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江阴市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连续7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江阴,正站在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拐点”上。过去,是荣耀也是包袱;未来,孕育着新的辉煌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站在这个关键的时代节点,江阴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市委书记朱民阳告诉记者: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就是转型大赢家。企业家办起了研究院。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移步换位”,让江阴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转型之路。截至2010年上半年,江阴已累计引进海外领军型留学归国人才创业项目97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600个。与此同时,全市7个行业的500多家重点企业,与200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结成了长期技术合作,建成省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家、省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0家。
如果说,乡镇企业时代“老板+星期天工程师”的组合,是为了把技术变为产品、卖个好价钱;那么,今天,江阴一大批迅速崛起的科技创业家,同样将创业之手紧紧搭在了市场的脉搏上。截至2009年底,落户江阴的87个“530”项目中,已有43个实现了销售,远景能源、迈康升华、力博医药、凯路威等一批科学家企业已成为全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新领军。与此同时,全市规模企业今年以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11项,已形成产品销售30亿元。
2010年春节刚过,以“小老板”众多闻名全国的江阴市周庄镇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该镇10名企业家共同筹资2.5亿元,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创投基金——中科双盈创业投资基金。周庄因此被称为“中国PE(私募股权投资)第一镇”。中科双盈创投基金的成立,标志着周庄的民间资本告别了低成本竞争和扩张,闯出了一条实业转型与资本转型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转型”的民间资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科双盈基金成立不到6个月就实现了赢利,累计对外投资额超2亿元。2010年8月,总投资额达4.7亿元的中科双盈(二期)成立,参与的民资除了周庄一镇外,周边地区的资本也蜂拥而至。
一面是本土民資争相走出去,一面是全球资本悉数引进来。9月8日,总部位于江阴的扬子江船业成为首家在台上市的大陆企业——其台湾存托凭证在台湾成功上市。至此,江阴已有28家公司的29只股票先后在境内外上市,募集资金215亿元。“江阴板块”,全球瞩目。
让有条件的企业家成为资本家,以资本转型推动经济转型,这是江阴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有效的转型路径。江阴市上市办主任李建国向记者介绍,江阴引导企业突破单一的股权结构,使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齐头并进。全市提出一系列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改制重组收费按下限25%收取;技术改造贷款政府给予贴息;企业上市成功,财政给予奖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海达、扬子江、圣马、浚鑫等公司成功搭上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快车;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热情高涨,预计全年新增上市企业将超过5家,上市后备企业达到100家。
资本转型与实业转型“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江阴的知名度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而且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2010年上半年江阴举行的一次高科技项目产业化推进会上,97家江阴民营企业争相与“530”高科技项目对接,希望通过资金、股权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实现“借船出海”。海澜集团与中科英特雅光合作,将带有纳米光催化技术的“不用清洗的衬衫”推向市场,平均单价提高了300多元;江天高新与尚德太阳能共同开发太阳能行业污水零排放技术;圣马科技有限公司与留美归国博士张权钦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年产10亿件新型电子管和2亿件触摸屏显示器项目,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轨道……
与此同时,海内外各类资本也纷纷看好江阴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5亿元的江阴光大创投基金、30亿元的光大新能源产业基金相继成立,中科招商、美国湾区、硅谷天堂、新加坡ICH等国内外著名风投基金、产业基金也竞相在江阴落户。
江阴市设立了创业投资平台,鼓励企业或自然人以资本投资形式参与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从而突破实体经济障碍,实现资金增值最大化。一系列政策瓶颈的打通,打造了“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这条转型链条上最坚硬的一环。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三“家”合一,江阴转型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市委书记朱民阳告诉记者: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就是转型大赢家。企业家办起了研究院。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移步换位”,让江阴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转型之路。截至2010年上半年,江阴已累计引进海外领军型留学归国人才创业项目97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600个。与此同时,全市7个行业的500多家重点企业,与200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结成了长期技术合作,建成省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家、省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0家。
如果说,乡镇企业时代“老板+星期天工程师”的组合,是为了把技术变为产品、卖个好价钱;那么,今天,江阴一大批迅速崛起的科技创业家,同样将创业之手紧紧搭在了市场的脉搏上。截至2009年底,落户江阴的87个“530”项目中,已有43个实现了销售,远景能源、迈康升华、力博医药、凯路威等一批科学家企业已成为全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新领军。与此同时,全市规模企业今年以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11项,已形成产品销售30亿元。
2010年春节刚过,以“小老板”众多闻名全国的江阴市周庄镇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该镇10名企业家共同筹资2.5亿元,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创投基金——中科双盈创业投资基金。周庄因此被称为“中国PE(私募股权投资)第一镇”。中科双盈创投基金的成立,标志着周庄的民间资本告别了低成本竞争和扩张,闯出了一条实业转型与资本转型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转型”的民间资本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科双盈基金成立不到6个月就实现了赢利,累计对外投资额超2亿元。2010年8月,总投资额达4.7亿元的中科双盈(二期)成立,参与的民资除了周庄一镇外,周边地区的资本也蜂拥而至。
一面是本土民資争相走出去,一面是全球资本悉数引进来。9月8日,总部位于江阴的扬子江船业成为首家在台上市的大陆企业——其台湾存托凭证在台湾成功上市。至此,江阴已有28家公司的29只股票先后在境内外上市,募集资金215亿元。“江阴板块”,全球瞩目。
让有条件的企业家成为资本家,以资本转型推动经济转型,这是江阴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有效的转型路径。江阴市上市办主任李建国向记者介绍,江阴引导企业突破单一的股权结构,使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齐头并进。全市提出一系列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改制重组收费按下限25%收取;技术改造贷款政府给予贴息;企业上市成功,财政给予奖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海达、扬子江、圣马、浚鑫等公司成功搭上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快车;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热情高涨,预计全年新增上市企业将超过5家,上市后备企业达到100家。
资本转型与实业转型“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江阴的知名度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而且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2010年上半年江阴举行的一次高科技项目产业化推进会上,97家江阴民营企业争相与“530”高科技项目对接,希望通过资金、股权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实现“借船出海”。海澜集团与中科英特雅光合作,将带有纳米光催化技术的“不用清洗的衬衫”推向市场,平均单价提高了300多元;江天高新与尚德太阳能共同开发太阳能行业污水零排放技术;圣马科技有限公司与留美归国博士张权钦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年产10亿件新型电子管和2亿件触摸屏显示器项目,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轨道……
与此同时,海内外各类资本也纷纷看好江阴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5亿元的江阴光大创投基金、30亿元的光大新能源产业基金相继成立,中科招商、美国湾区、硅谷天堂、新加坡ICH等国内外著名风投基金、产业基金也竞相在江阴落户。
江阴市设立了创业投资平台,鼓励企业或自然人以资本投资形式参与科技企业的创业投资,从而突破实体经济障碍,实现资金增值最大化。一系列政策瓶颈的打通,打造了“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这条转型链条上最坚硬的一环。企业家、科学家、资本家,三“家”合一,江阴转型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