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以及家畜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化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牧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關键词:气候变化;牧草;家畜;影响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骤变,其降水以及温度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进而给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草原生态资源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农业基础资源,近年来因温度上升以及降水减少的问题,其草地生产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研究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及家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
一、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包括草原面积总体增加、生态退化突出,家畜结构可能改变。未来内蒙古草原区气温升高,降水量西南部增加、东北部减少,但总降水量增加较少,暖干化趋势仍较为明显。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面积可能会增加,草甸草原面积将会减少,草原家畜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可能发生改变。未来气候暖干化,有利于天生喜欢干燥的鼠类繁殖、过冬和成活,鼠类危害将可能加重。加之草原干旱缺水的矛盾仍较明显,草原生态退化问题突出。华北农牧交错带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农牧交错带边界东段西移,中西段北移。但气温大幅上升,加大牧草需水胁迫,草场生产力将下降,牲畜的体能体质也将下降。具体分述如下:
1.长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病虫危害的影响
作为畜牧业的基础资源,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极容易导致草地中病虫害的增加,使得大量的牧草遭受虫害的影响,因灭虫方法有限,同时为了不对家畜的食用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牧草产量的急剧减少。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牧草病虫害主要包括蝗虫、白粉病、蝉以及草地螟等。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分别为鼠害以及蝗虫,其概率约占所有病虫害的2/3。
2.长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种类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牧草种类逐渐减少。这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草种因对气候的改变无法适应而最终导致消失;另一方面,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其植被因遭到破坏而变成了荒漠,因而这一地区独有的草种就会消失,进而导致牧草种类的逐渐减少。
二、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家畜的影响
作为畜牧业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草原植被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牧草的生产,因而可以说草原是草地载畜能力的基础。而长期的气候变化会对草原植被的生产力造成影响,进而对家畜造成影响。
1.长期气候变化对家畜结构的影响
从家畜结构来看,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畜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小畜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家畜的结构主要受到年平均温度的影响,其变化规律直接决定着家畜长膘期的长短。而近年来,由于气温上升以及降水量减少,牧草的生长受到了影响,小型家畜由于其饲养期以及收益期均较短,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益,因而与大型家畜相比,小型家畜的数量逐渐增加。
2.长期气候变化对家畜适应能力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降水量的减少,草原气候逐渐干旱,这种情况导致马以及牛等因无法获得充足的饮水以及草料,其产量急剧下降,而山羊、绵羊以及骆驼等动物由于耐旱性,适宜于在少水条件下生存,因而逐渐成为了牧民的选择对象。
3.长期气候变化对幼崽成活率的影响
由于幼崽体质较差,对外界不良环境并不具备较强的抵抗能力,因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一方面,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逐渐上升,降雪量逐渐减少,雪灾发生的次数更是明显减少,这种情况非常适宜于家畜的越冬度春,进而减少了家畜的死损率;另一方面,暖冬气候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幼畜的健康。
三、气候变化的具体应对措施
针对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所造成的影响,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1.对现代科技进行充分利用,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大力推广智能以及互联网技术以及平台,将其应用于饲草料以及家畜的养殖业,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其管理水平。
2.由于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各有利弊,因而应对其有利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趋利避害,进而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饲料配方以及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做好家畜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而减少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沼气工程的推广应用,使自然植被的消耗有效减少,对风能以及太阳能大力推广,从而尽可能减少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3.在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过程中,与种植业相比,养殖业的难度较大。因而,政府应做好引导以及扶持工作,通过奖励、补贴以及保险等对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业进行引导。
4.加强对草牧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通过针对性的育种工作,研发出一系列全新的饲草品种,对家畜的养殖技术进行改进,进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此外,全新绿色能源的运用,也可以有效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5.加强草原生态保护。(1)加快草原功能区划,科学划定草原、林地、耕地等项用地。(2)因地制宜控制畜牧承载量。(3)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建设。(4)推广防控风蚀沙化技术。
6.转变传统放牧方式。(1)加强饲草料基地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草牧场经营规模。(2)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良种比重。(3)鼓励农牧区合作实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易地育肥模式。
7.提高草原灾害防御能力。(1)加强草原蝗灾和鼠害发生的成因研究,建立草原蝗虫虫害和鼠害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推广草原蝗灾和鼠害的生物防治技术。(2)加强草原区干旱、暴风雪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气候变化会对草原畜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造成牧草病虫危害的增加以及牧草种类的减少,还会对家畜的结构、适应能力以及幼畜的成活率造成影响。因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采取措施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进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牧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芷铭.基于弹性视角下的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2]孟和.蒙古国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2016.
[3]魏玉荣,武铁明.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6(3):78-80.
關键词:气候变化;牧草;家畜;影响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骤变,其降水以及温度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进而给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草原生态资源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农业基础资源,近年来因温度上升以及降水减少的问题,其草地生产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研究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及家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
一、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包括草原面积总体增加、生态退化突出,家畜结构可能改变。未来内蒙古草原区气温升高,降水量西南部增加、东北部减少,但总降水量增加较少,暖干化趋势仍较为明显。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面积可能会增加,草甸草原面积将会减少,草原家畜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可能发生改变。未来气候暖干化,有利于天生喜欢干燥的鼠类繁殖、过冬和成活,鼠类危害将可能加重。加之草原干旱缺水的矛盾仍较明显,草原生态退化问题突出。华北农牧交错带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农牧交错带边界东段西移,中西段北移。但气温大幅上升,加大牧草需水胁迫,草场生产力将下降,牲畜的体能体质也将下降。具体分述如下:
1.长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病虫危害的影响
作为畜牧业的基础资源,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极容易导致草地中病虫害的增加,使得大量的牧草遭受虫害的影响,因灭虫方法有限,同时为了不对家畜的食用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牧草产量的急剧减少。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牧草病虫害主要包括蝗虫、白粉病、蝉以及草地螟等。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分别为鼠害以及蝗虫,其概率约占所有病虫害的2/3。
2.长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种类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牧草种类逐渐减少。这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草种因对气候的改变无法适应而最终导致消失;另一方面,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其植被因遭到破坏而变成了荒漠,因而这一地区独有的草种就会消失,进而导致牧草种类的逐渐减少。
二、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家畜的影响
作为畜牧业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草原植被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牧草的生产,因而可以说草原是草地载畜能力的基础。而长期的气候变化会对草原植被的生产力造成影响,进而对家畜造成影响。
1.长期气候变化对家畜结构的影响
从家畜结构来看,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畜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小畜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家畜的结构主要受到年平均温度的影响,其变化规律直接决定着家畜长膘期的长短。而近年来,由于气温上升以及降水量减少,牧草的生长受到了影响,小型家畜由于其饲养期以及收益期均较短,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益,因而与大型家畜相比,小型家畜的数量逐渐增加。
2.长期气候变化对家畜适应能力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降水量的减少,草原气候逐渐干旱,这种情况导致马以及牛等因无法获得充足的饮水以及草料,其产量急剧下降,而山羊、绵羊以及骆驼等动物由于耐旱性,适宜于在少水条件下生存,因而逐渐成为了牧民的选择对象。
3.长期气候变化对幼崽成活率的影响
由于幼崽体质较差,对外界不良环境并不具备较强的抵抗能力,因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一方面,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逐渐上升,降雪量逐渐减少,雪灾发生的次数更是明显减少,这种情况非常适宜于家畜的越冬度春,进而减少了家畜的死损率;另一方面,暖冬气候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幼畜的健康。
三、气候变化的具体应对措施
针对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所造成的影响,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
1.对现代科技进行充分利用,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大力推广智能以及互联网技术以及平台,将其应用于饲草料以及家畜的养殖业,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其管理水平。
2.由于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各有利弊,因而应对其有利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趋利避害,进而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饲料配方以及饲养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做好家畜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而减少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沼气工程的推广应用,使自然植被的消耗有效减少,对风能以及太阳能大力推广,从而尽可能减少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3.在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过程中,与种植业相比,养殖业的难度较大。因而,政府应做好引导以及扶持工作,通过奖励、补贴以及保险等对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业进行引导。
4.加强对草牧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通过针对性的育种工作,研发出一系列全新的饲草品种,对家畜的养殖技术进行改进,进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此外,全新绿色能源的运用,也可以有效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5.加强草原生态保护。(1)加快草原功能区划,科学划定草原、林地、耕地等项用地。(2)因地制宜控制畜牧承载量。(3)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建设。(4)推广防控风蚀沙化技术。
6.转变传统放牧方式。(1)加强饲草料基地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草牧场经营规模。(2)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良种比重。(3)鼓励农牧区合作实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易地育肥模式。
7.提高草原灾害防御能力。(1)加强草原蝗灾和鼠害发生的成因研究,建立草原蝗虫虫害和鼠害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推广草原蝗灾和鼠害的生物防治技术。(2)加强草原区干旱、暴风雪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气候变化会对草原畜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造成牧草病虫危害的增加以及牧草种类的减少,还会对家畜的结构、适应能力以及幼畜的成活率造成影响。因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采取措施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进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牧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芷铭.基于弹性视角下的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2]孟和.蒙古国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2016.
[3]魏玉荣,武铁明.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6(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