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二五”规划教育部中规划课题“少教多学”作为教学策略和方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实践与运用。在教学中,教师以生为本,采取多种形式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借以充分体现“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展示充满艺术魅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回归本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少教多学;“学导式”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要解决学生如何去学习的问题。当前,我们基础教育存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高等教育阶段不会学习。由此可见“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问题。“少教多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理念与目标。
  一、“少教多学”理念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少教多学理念,并不是要教师尽可能减少投入或者是减少知识的传授量,这里的少指的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性。这样才可以尽最大的可能去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理解新知识,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之中,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对于新知识的探索,这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时间,也可以最大化发挥学生们的智慧。
  二、“少教多学”教学形式
  1.马蹄形式
  鼓励同学们利用分组讨论过程中的空闲时间来进行表演,每一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表演课文中某一角色在某一自然段的语言动作,这样有助于学生们身临其境,帮助他们体会作者当时的内心思想,从而加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
  2.四人小组模式
  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座位的安排则要相对集中,将四个学生划分成为一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之中都挑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由组长为每个学生安排任务,组长要凝聚整个小组,让大家分工合作,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学习之余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3.其他形式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分组学习的方式。不过不论使用的是哪一种小组讨论模式,都要把学生们的兴趣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少教多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少教多学
  在小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工作的需要来制定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从而引导学生们进行多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自行朗读课文,如果在朗读过程中发现了生字就查字典,然后用拼音标注在教材上。在消除了生字之后再朗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们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们理清课文的结构,引导他们去体会课文包含的情感,把自己觉得看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进行分组讨论。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组学习作为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全班教学的中介与纽带,其重要性和优越性是明显的。就学生而言,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能够得到伙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合作的能力。就教师而言,因为有小组合作学习做基础,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把小组学习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进一步开展组际交流或全班教学,使全班同学共同获益。并在探索及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也就自然达到了“少教多学”的效果。
  3.使学生学会质疑
  质疑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懈的追寻与探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是否真正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质疑优先”的教学原则,学生在学习中一有疑问提出,我会根据学生的疑问去进行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学生追寻探究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质疑的自由,学习的热情就会调动起来。我们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求的热望就会得到维持。学习的兴趣也自然提高了。
  4.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主动学习是一个人良好的素质,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承认,学生也如此。但由于习惯、兴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说话,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的学生不愿意被人家指名回答,因此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的亮点与优点,适时加以肯定和推动,让全体学生都能觉得语文课堂是一片自由的天地。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创造条件使其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言语的自由,思维的自由,保证了学生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有自由活泼的空间。
  四、“少教多学”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
  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
  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之中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以及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强弱,以便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对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委派一些难度较高的工作,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委派一些基础的工作,这样可以在保证学生自信心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引導学生们进行少教多学。
  2.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得创建一个图文并茂渲染力强的教学课堂成为可能,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学生一般意义上是配角,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之中的教学内容、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知识的讲授顺序都是教师一手操纵,更有甚者某些情况下连作业都是教师在课堂之前的安排,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老师安排的学习过程。而在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创建的学习环境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
  五、结束语
  “少教多学”是一种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语文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秉持“少教多学”,恰当的处理“少教”与“多学”的关系,逐步形成一种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教风和学风,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语文学习小组是语文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语文老师要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活动,关键部分就是小组的组建。因为小组的组建是语文学习的必然需要,是高效课堂的机制保障,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时代要求,所以要加强语文学习小组的建设,力求科学化、机制化、实用化。  关键词:小组;机制;小组建设  语文学习的效率来自于什么?这是个大问题。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努力革新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是关键环节。
摘 要:职业中学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避免因为抽象的法律条文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融合到具体的事例当中,来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词:职业中学;案例;法律  职业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改进,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讲授式教学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得不到锻炼和发展。而法律常识部分的内
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应结合教材,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准确性、广阔性和独创性。通过估算教学加强学生数学的建模意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估算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测量中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判断时所
课堂教学坚持“三为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析问题为主线,课堂内大部分时间要留给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整个课堂在教师引导下,完全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思维  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
活动准备  (1)培养两位学生当小主持人,并配四个小助手。  (2)故事《习惯的力量》;《小猫找吃的》、小品《竹竿和猪肝》、儿童诗朗诵、拍手歌及传话游戏:《我说·你传》。  活动目标  了解到倾听的重要性并懂得倾听的技巧。  活动过程  课堂开始,主持人敬队礼。  甲:它不是你的影子,但它和你最亲密。  乙:它不是你的手脚,但它最听你的话。  甲:对成功的人来说,它是功臣。  乙:它到底是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单位并用等号将他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加上元、角、
目的:肝纤维化是多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的中间阶段,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各种因子如肝炎病毒、血吸虫病、酒精、药物及毒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