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学阅读的目的
关于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这样的认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基面,觇文辄见其心。”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基础上,总是先有情感、思想的酝酿,然后用言辞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有“诗缘情而绮靡”的说法。艺术的创作总是源于艺术家对人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是艺术家个体经验的艺术表述。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放飞着人类向往自由的翅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营造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凝聚了无数的哀、怨、情、仇、兴、衰、荣、枯,杜甫的诗篇述说着一个社会在历史中的飘摇……每一个经典的作品都是一个奇特的精神世界,都是作家生命体验的述说。在作家笔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家用自己细腻的感情、丰富的想像力、高度的聪明和智慧描绘着一卷卷生活的画面,述说着一段段情感,讲述着一条条哲理。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要领会作家的情感,触摸其生命的脉搏。阅读中只有通过心灵的碰撞,才能进入到作家的世界,融入到人类生命历史的河流中,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加自身的阅历,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二)对“披文人情”的理解
“披文人情”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所谓“披文”就是对文字障碍的扫除,对篇章结构和艺术内容的理解;“人情”即融入文本对象的情感之中,是对文本中思想情感的体会、领悟和理解。“披文”是“人情”的前提和基础, “人情”则是“披文”的目的和归宿。披文人情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介入,是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和道理,是一种主客体情感体验的融合。语文教学中强调披文人情,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建构学生的人格,促成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披文人情、理解文本时,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做到知人论世,把握多元解读的有限性。文本在体验中生成,总是带有作家个性化的感受特征,因此,对作品的解读首先要学会“知人论世”,也就是了解文本创作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作者自身的特点。哲学解释学虽然强调对解释主体前理解的尊重,强调多元解读的可能性,然而不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不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对文本的解读很可能就是一种误解。如果不了解文言白话的论争,就难以理解胡适白话诗的价值;不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难以理解他“为人生”而创作的真正价值;不了解封建社会习俗,就会对真挚的宝黛爱情产生曲解;不知道李白的经历,就很难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多元解读是在掌握材料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多方位思考,不是摒弃一切出场语境而去胡思乱想。对真理的引导是教师的责任,虽然应该鼓励学生的批判反思精神,但绝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教学中更应使学生掌握批判反思的能力,不但要学会掌握材料,占有材料,组织材料,还要学会进行严密逻辑论证的能力。知人论世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理解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必要途径。
二是做到“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相结合。“人情”是全身心投入以便对文本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领会和理解,然而,“人情”的目的不是对他人思想、主张、观点的全盘接受,而是在主客体双方视界的融合中形成新的认识和见解,是对文本的超越,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我国古人读书讲究“出入”法,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人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人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眼下。惟知出知人,乃尽得读书之法”。“人”是“出”的基础, “人”是要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体察作者的思想和内在情致,是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我国传统上提倡通过“涵泳”、“讽吟”、“熟读”等欣赏手法去融入、理解和品味作品。“出”是对作品的超脱,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不但融会作品思想,而且在联系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拘于文本,是对文本的一种超越。关于“出”和“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认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对我们的阅读审美活动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出”是“人”的目的,是审美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是一种灵魂的升华。阅读活动首先是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但理解内涵只是阅读活动的基础要求,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还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味”捕捉,是要在审美体验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一种主客体间的视界融合,视界融合是对主客体各自前理解的一种超越,“只有进人作品,解读者才能真切地感受作品源源不断的生命;同时也只有跳出作品,解读者才会对作品产生高情至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入乎其内”,更要具有“出乎其外”的超越意识;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人类生命的不同色彩和情趣,又要从中领悟和追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要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现在,又要为自己的生命筹划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于文学的创作和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这样的认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基面,觇文辄见其心。”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基础上,总是先有情感、思想的酝酿,然后用言辞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有“诗缘情而绮靡”的说法。艺术的创作总是源于艺术家对人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是艺术家个体经验的艺术表述。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放飞着人类向往自由的翅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营造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凝聚了无数的哀、怨、情、仇、兴、衰、荣、枯,杜甫的诗篇述说着一个社会在历史中的飘摇……每一个经典的作品都是一个奇特的精神世界,都是作家生命体验的述说。在作家笔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家用自己细腻的感情、丰富的想像力、高度的聪明和智慧描绘着一卷卷生活的画面,述说着一段段情感,讲述着一条条哲理。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要领会作家的情感,触摸其生命的脉搏。阅读中只有通过心灵的碰撞,才能进入到作家的世界,融入到人类生命历史的河流中,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加自身的阅历,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二)对“披文人情”的理解
“披文人情”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所谓“披文”就是对文字障碍的扫除,对篇章结构和艺术内容的理解;“人情”即融入文本对象的情感之中,是对文本中思想情感的体会、领悟和理解。“披文”是“人情”的前提和基础, “人情”则是“披文”的目的和归宿。披文人情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介入,是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和道理,是一种主客体情感体验的融合。语文教学中强调披文人情,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建构学生的人格,促成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披文人情、理解文本时,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做到知人论世,把握多元解读的有限性。文本在体验中生成,总是带有作家个性化的感受特征,因此,对作品的解读首先要学会“知人论世”,也就是了解文本创作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作者自身的特点。哲学解释学虽然强调对解释主体前理解的尊重,强调多元解读的可能性,然而不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不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对文本的解读很可能就是一种误解。如果不了解文言白话的论争,就难以理解胡适白话诗的价值;不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难以理解他“为人生”而创作的真正价值;不了解封建社会习俗,就会对真挚的宝黛爱情产生曲解;不知道李白的经历,就很难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多元解读是在掌握材料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多方位思考,不是摒弃一切出场语境而去胡思乱想。对真理的引导是教师的责任,虽然应该鼓励学生的批判反思精神,但绝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教学中更应使学生掌握批判反思的能力,不但要学会掌握材料,占有材料,组织材料,还要学会进行严密逻辑论证的能力。知人论世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理解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必要途径。
二是做到“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相结合。“人情”是全身心投入以便对文本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领会和理解,然而,“人情”的目的不是对他人思想、主张、观点的全盘接受,而是在主客体双方视界的融合中形成新的认识和见解,是对文本的超越,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我国古人读书讲究“出入”法,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人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人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眼下。惟知出知人,乃尽得读书之法”。“人”是“出”的基础, “人”是要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体察作者的思想和内在情致,是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我国传统上提倡通过“涵泳”、“讽吟”、“熟读”等欣赏手法去融入、理解和品味作品。“出”是对作品的超脱,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不但融会作品思想,而且在联系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拘于文本,是对文本的一种超越。关于“出”和“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认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对我们的阅读审美活动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出”是“人”的目的,是审美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是一种灵魂的升华。阅读活动首先是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但理解内涵只是阅读活动的基础要求,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还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味”捕捉,是要在审美体验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一种主客体间的视界融合,视界融合是对主客体各自前理解的一种超越,“只有进人作品,解读者才能真切地感受作品源源不断的生命;同时也只有跳出作品,解读者才会对作品产生高情至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入乎其内”,更要具有“出乎其外”的超越意识;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人类生命的不同色彩和情趣,又要从中领悟和追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要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现在,又要为自己的生命筹划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