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联合臀中肌支大转子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为临床应用大转子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及手术方式.方法:在52侧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对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升支的臀中肌支走行、分布及臀中肌的形态、血供来源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起始点外径(2.5±0.8)mm,其上行支分布于大转子前外侧部,供血范围4.0 cm×2.0 cm×3.5 cm,下行支分布于股骨前外侧的骨膜,供血范围9.7cm×4.6 cm.臀中肌支起点至入肌点的距离为(3.5±0.8)cm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方法测定炎性肌病(PM/DM)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穿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56例,其中有出血性转化的共32例(男18例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50例患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
目的:探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方法和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乙酰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