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题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出一辙的观念
  有一种看法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体现了古代人崇尚文化、看重文化人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过于笼统的解读,应该作具体的分析。
  首先,崇尚文化,看重文化人,确是包括古代人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譬如在明清时期,若是哪个地方出了一个举人、秀才之类与文化有关的人,人们普遍认为那是光宗耀祖、光耀乡里的事情。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在乡村和城镇,学校教师,书香门第、耕读之家那些老先生和上过多年学堂的人,那些拿起锄头是农夫、放下锄头会唱戏或会唱影的人,说唱艺人,乃至做财粮工作的人,普遍被人们所看重。他们被看重,是因为他们常为乡亲们做些文化上的事(譬如写信,记账,写对联,办红白喜事),或者为乡亲们带来文化的滋养和快乐。即是说,人们看重他们是有条件的。如果他们中的哪个人以为自己了不起,不能放下架子,怠慢了求助者,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或者有其他劣迹,无论他们有多高的文化,人们照样会瞧不起他们。对于极少数死心踏地为凶恶反动势力或外敌效劳的“文化人”(如反动报刊的记者之类,日本鬼子的翻译官之类),人民群众是嗤之以鼻,以至切齿痛恨的。
  其次,在旧时代,普通老百姓与统治阶级在崇尚文化、看重文化人的事情上,并非是一样的。统治阶级更看重的,是文化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他们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所起的作用如何。像洪秀全那样的发动和领导农民起义,以推翻封建制度为宗旨的知识分子(广义的文化人),封建统治者是必欲尽快除之而后快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时代知识阶层近乎一种本能的观念,它有利于封建统治,而与当时广大的民众特别是穷苦人并无多大关系,与我们新时代舆论所倡导的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的新风尚,更是格格不入的。
  我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与孔子鄙视“学稼”、“学圃”的思想倒是挺配套的,可说是如出一辙。
  “读书无用论“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现在就连只看小人书的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不会赞同读书无用的。可是,若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移到今天来用,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双目时将秋水洗
  北宋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其所作《劝学文》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过去上过旧学的,很多人都知道此《劝学文》,至少能背诵它的一些句子,其中尤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最为有名。上世纪50年代,在我离家到远方去上中学前,父亲就向我提起过这两句。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又有些人特别青睐于这两句话。
  有一天,某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主持人把两位嘉宾请上台,以赞赏的口吻背诵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后,叫两位嘉宾发言。其中一位颇有资历的老年嘉宾说:我当年在上海上学,学的就是这个,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黄金屋”在哪里。我想,这位老年嘉宾真是直率,他怎么不懂得捧场呢?
  又一天,我在一位年轻女作家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的话:“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觉得都不对,都太世俗太势利化了读书,使之成为功名利禄的探宝器”。看,她也是个意见相左的人。
  我也补充一点意见: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产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只体现男性话语权的观点,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其实,真宗皇帝所说的那一套,包括上文提到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它们大都是早已失了光泽的“旧货”和今又泛起的“沉滓”。鲁迅先生说过:“但因为泛起来的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们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后的命运,也还是仍旧沉下去。”(见鲁迅1931年所作《沉滓的泛起》一文)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不能要求古人说出今人的话。可是正由于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新了。新的思想观念在适应着新的时代,有不少古人的话是不宜拿来就用的,应先作些具体的分析辨其真义,分清糟粕和精华,然后再决定弃取。清代诗人袁子才有两句诗我很喜欢,他写道:“双目时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这当然是他的自勉之语,他是否做到了,我不得而知。我只是觉得,我们今人在读古典时,心中记着这两句诗,是很有益的。
其他文献
一周房县之旅很快结束了。我,穿梭、游离、探寻这个古城,企图找到不知何时被我遗失的所有。  喜欢暮色时徜徉,感受空气的湿润和皮肤的微凉。闲散地沿着老城区走着,倚着江边的围栏,倾听台阶似的湍急河水奏鸣。岸边的垂柳早已卸去了妆扮不再摇曳顾盼,亭中空白的石凳提醒着我莫名的忧伤。  倒映在斑驳陆离夜色中的老街,剃头匠的身影投射在镜面和现实中,古老的职业,穿越过千年万年,却依然沉淀其中,吐露着芳华。  而酒好
期刊
一  俺想给你敬个礼,交警大叔  你不认识我,我却在人流车流中注视了你很久  你总是戴着墨镜  把身子站成一棵树  把手臂伸展成路标  披星、戴月、迎风、傲雪  左转、右转、快行、减速  像柳林路上的指挥家  演奏着且行且唱的交响乐  这条路不宽,却是十堰的交通咽喉  这条路不长,但车流滚滚时空拥堵  那天黄昏,一辆小货车在路中突然熄火  只见你快步上前  没有想象中的喝令和罚单  而是一转身退到
期刊
有多少座山,就有多少条山沟。在十堰,连片连片紧紧相依的大山里,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条紧紧相连的山沟。  春日里,出去爬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乐趣。雨过天晴,从一个山口进去,远远就能听见峡谷溪流在引吭高歌,清澈的阳光穿透翠绿的山林,空气温暖湿滑。古人说,“高山仰止”。面对大山,人往往有折服之感,但是在春天的十堰,面对眼前高耸矗立的山峦屏障,没有丝毫这种感觉。徜徉在大山的深处,一棵棵苍老的古树,一丝丝色彩斑
期刊
从门帘泄出的灯光,像伸着粉粉的手儿,昧得有些醉人。  良家女子走近这条巷子时,就会“呸”上一口。  男人们走进这条巷子,眼光里带着钩儿,抽不出来的样子。  小青,是这条巷子的名牌,吹拉弹唱样样拿手。甚至有男人醉后嚷着“去小青街”,硬是把这条巷子改了个名儿。  来找小青耍的,不是达官,就是贵人。小青要看心情好坏,才决定是否和他们游戏。  小青有自己的客房——春宵阁,任何时候都干干净净的。  这是整条
期刊
父亲走得很突然,一向硬朗的他,从发病到去世,只一个月的时间。唯其如此,我的心间创痛更深,失落更长。  整理父亲的遗物,那些熟悉的物什如衣物、茶杯、笔记本、荣誉证等等,无不让我触景生情,感伤丛生。回到襄阳,关于父亲的记忆,非但没有一丝的黯淡,反而有一种透彻入骨的感伤,父爱的精髓见于细节,有两个画面此生难忘:  父亲在外地小镇上班,他总是忙于工作而极少回家。孩童时代最大的乐趣就是到那个叫但店的小镇过寒
期刊
烽火连天的1937年10月,在北京书斋里著书立说的沈从文迫于日军炮火,随北京大学迁往昆明,途经土匪如毛的老家湘西时遭沈老二的喽啰劫持。  土匪沈老二与沈从文同是湘西酉水畔人,论辈份沈老二该称沈从文表兄。  众喽啰将沈从文押上山寨,沈老二一见大吃一惊,来不及斥骂喽啰就单腿跪地向表兄请罪。沈老二占山为王,“天是老大,爷是老二”,却崇敬两个人,一是靠刀枪“杀”出湘西的将军贺龙,二是靠笔杆子“写”出湘西的
期刊
每当夏天来临,  我就想起奶奶的蒲扇。  在那闷热的夜晚,  我和奶奶乘凉在庭院,  我睡在竹床上,  奶奶坐在我身边,  手拿着蒲扇轻轻地轻轻地给我搧。  奶奶的蒲扇搧啊搧,搧啊搧,  赶跑了讨厌的蚊虫,送来阵阵清凉的风;  奶奶的蒲扇搧啊搧,搧啊搧,  搧出了好多好听的故事,搧睡了月亮,搧睡了星星;  奶奶的蒲扇搧啊搧,搧啊搧,  搧出了一个凉爽的夏天,搧出了一个惬意的童年。  啊——  奶奶
期刊
奶奶特别疼爱小朋,经常是小朋一放学就跑到奶奶跟前,有时候奶奶笑着说:“光来找奶奶,奶奶死了你可怎么办啊?”  小朋在村子里见过死人,脸上盖着黄表纸,任是亲人怎么呼天抢地哭叫,怎么也不会再动一动,然后被放进棺材,抬到林地,然后用一锨锨黄土掩埋进预先挖好的坑里,从此这个人再也不会在村子里出现。  奶奶一说自己死,小朋小脸吓得煞白,眼泪就包住了眼珠,哽咽着说:“我不让奶奶死,我不让奶奶死。”  奶奶脸色
期刊
一只被吃掉的猪  星期天跟论坛里朋友往山里走了一趟,确切地说,我们愧对“走”这个词。七八十号人聚集在一处,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一股脑儿地上。把人运到一个叫做方滩乡的汪姓农民家里。  汪老爹家租住在方滩乡的半山上,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网友拎着两只土鸡,在商量着是炖还是烧了。猪还在猪圈里,杀猪匠已经磨刀霍霍跃跃欲试了。  几个年轻的男士被安排下到猪圈里驱赶预备送到案板上的猪。然后一个人将铮亮的铁钩
期刊
游秦皇岛  长城起点老龙边,山海城楼第一关。  城外渤海滔滔浪,馆内华居万万千。  近视还有丘坡地,远望无边不见山。  莫道秦皇风景好,还有江南色更鲜。  无题  辛卯年,久病未愈。秋晓出篱门,院前寒霜压菊,薄雾罩远山,遂有感,作此小诗以寄怀  人生如梦月边云,忆昔花鲜柳又青。  转眼古稀该大限,秋深从此再无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