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降临,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为恢复经济帮助破产农民,美国农业部实施了文献摄影工程(FSA)——聘请11名专业摄影师记录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境遇,他们共拍摄了27万张图片,以阐述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随着美国出版业的印刷技术和画报期刊发行的高速发展,这些图片和相关报道在社会民众间广泛传播,由此而生的“文献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也影响到了整个摄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降临,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为恢复经济帮助破产农民,美国农业部实施了文献摄影工程(FSA)——聘请11名专业摄影师记录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境遇,他们共拍摄了27万张图片,以阐述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随着美国出版业的印刷技术和画报期刊发行的高速发展,这些图片和相关报道在社会民众间广泛传播,由此而生的“文献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也影响到了整个摄影格局的发展。本期所介绍的人物中,兰格和艾温斯就是这11人中的两位。
邮票:陷如困境(兰格,摄于1935年)
兰格·多萝西亚(Dorothea Lange 1895—1965),因拍摄了大量极富感情的、记录大萧条时期的失业者和流离失所的农民的图片,而成为FSA中最著名的文献摄影师。通过她的视角,不光记录了人们贫困的生活,更表现了人们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屈的精神。再来看看另一幅摄影史上最有名的作品《漂泊的母亲》——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寄宿在别人屋外的临时草棚中,母亲以扒下废旧轮胎卖掉换取食物,而孩子们在收割后的菜地里拣拾菜叶和打些野鸟充饥,母亲坚毅的面容、深邃凝望的眼神,以及孩子们背转过去的身影,无不触动人的心灵,FSA的组织者罗伊·斯特赖克认为这幅图片代表了该文献摄影工程的精髓。
漂泊的母亲 1936
邮票:洗手间 (艾温斯,摄于1936年),
同样作为FSA的文献摄影师,艾温斯·渥克斯(Walker Evans 1903-1975)更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并把新古典主义的摄影表现手法引入了文献摄影。
在1936年的整个夏季,他同美国亚拉巴马州海尔县巴洛一家一起生活,记录和再现这一个美国典型佃农家庭的生活。最后他将图片集结成册,出版了名为《让我们颂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的画册,让人们真切地认识到美国的大萧条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艾温斯使用一台8×10英寸的大型照相机,以最大限度地记录景象的细节,或许他想以最丰富的影调去表现那些最贫乏的生活,这种创作风格也使他有别于其他的文献摄影师,并获得了更多摄影领域内的声誉。
阿拉巴马州的孩子 1936
邮票:我的花束(范德纪,摄于1931年)
范德纪·詹姆斯(James VanDerZee 1886—1983),是一名卓越的非裔美国摄影师。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生活在纽约。他一视同仁地接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贫民的委托为他们拍摄肖像,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或是团体。
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他也有特别的关注——在美黑人和他们的生活。从20世纪20年代起,非裔美国黑人文化开始在全美展露头角,而活动的中心就位于纽约的哈莱姆街区——黑人聚居区。黑人中的知识分子以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达自己的特色文化及文化间的融合,历史上称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范德纪·詹姆斯也以他的镜头融入这一运动,他的此类图片大量以海报、招贴的形式出现,展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
邮票:喝水的战士(史密斯,摄于1944年)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 1918—1978),如果说他是最富声誉的、令人尊敬的报道摄影家决不为过。在拍摄邮票所体现的二战太平洋战争中,他一方面声名四起,同时也为此付出代价——身负重伤恢复了两年。但由此他也体会到了报道摄影的力量——人文关怀。战后他又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生活》(LIFE)杂志,但他不再去拍摄那些时髦的题材,而转向平凡人生的报道摄影,其间他完成了58次摄影报道。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他的那些不朽之作:《水俣》、《乡村医生》、《西班牙村落》、《助产士》、《史怀哲医生》……
1955年,史密斯离开《生活》进入玛格南图片社,但由于他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在杂志上编排图片报道,而经常与编辑意见不一,使得合作期很短。晚年的史密斯性格更加固执。但在他逝世的当年,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为纪念他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鼓励那些在此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
其他文献
摄影从诞生之时起便同风光结下不解之缘,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phore Nipce)用暗箱拍摄到摄影史上能长久保存下来的第一张面对自然界的照片就是自家庭院的自然景象,当然,选择自然景观来拍摄也是同当时曝光时间需要长达8个小时有关。在此后的170多年中,相机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1839年由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
很难说清楚对上海的态度:喜欢或者不喜欢,但肯定上海是我熟悉和最习惯的。离得近了,很多东西看不见;看见了,那种新鲜感常常胜过初到异地时的那种激动。 几年前,朋友为我找了一架CONTAX TVS的二手傻瓜机,原本是想旅游时拍留念照的;十分偶然地装上了黑白胶卷,在大街上拍也只是为试一下机器,可是这样就不再停下来了。 人有观看的癖好。影像总会让人看见比现实中更多的东西,我说的不只是照片,因为在按下快门
禄来6008是一种不断发展壮大的120相机系列,无论是操作的方便性,亦或它自身的品质,都越来越为我国众多的职业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所关注。这是一种方便易用而且品质卓越的名牌照相机,但是它也同样如其他的很多个性极强的中画幅相机一样,若有操作不慎之时,仍有可能出现令人尴尬的非典型性不良症状。 1安装手柄时一不小心就会触动快门,导致浪费一张宝贵的胶片,原因是在安装手柄前没有关闭主开关,规范的操作应
当我们翻看影集的时候,时常会把自己的思绪带入到往日的时空中。然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岁月的痕迹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也体现在一张张旧日的照片上。看着那些珍贵照片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褪去的色彩和挥之不掉的尘埃,我们往往在惋惜之余,更加增添了一份光阴一去不复还的伤感。如果这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既能够保持住当年的清晰,又能够重现往昔的光彩,那么这种压抑的心情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化解呢?在
我们常把由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以及相应的图像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等构成的基本的电子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称之为电子暗房系统,或电脑暗房系统、数码暗房系统,目前习惯简单地称为数码暗房。 目前,由于数码技术日臻完善,数码冲印和数码相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业余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者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数码暗房来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并逐步尝到绿色环保的数码暗房带来的方便和乐趣。然而,他们
有一种装置可以将胶片上的影像直接转换成电子文件,这种装置叫底片扫描仪,简称低扫或透扫。透扫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用于扫描胶片的,如中晶的这款120tf。 另一种是平板扫描仪,通过添加一个透扫适配器,也可以用来扫描胶片,如紫光的这款UniscanD3000。 从字面的意思看,也许您会觉得专门用于扫描胶片的扫描仪一定更加专业,而平板加透扫的扫描仪,透扫只不过是它的一个附加的功能,扫描的效果一定很业余。
最初接触数码相机是1996年,当时数码相机还是属于奢侈品范围,一次到中关村闲逛,看到一些商店张贴出出售数码相机的广告,随意走进一家,发现数码相机真的很神奇,当时就能看到拍摄效果,用打印机就可以出片,接着又走了几家,经几番咨询、比较后,决定买一部最便宜的试试。于是花2700元买了一部卡西欧QV-100数码相机,当时像素是30万,但试拍后感觉不错,至少当时就能看到影像而且可以删除,比用胶卷划算。当然成
在今年的九月份,有关照相机的事情特别多,九月七日在北京的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规模庞大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而在这次的博览会之前,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大知名厂家争相发布的新一代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九月五日,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在北京将型号为E-1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推向市场,引得众多摄影者的极大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陈仲元与《中国计算机报》以及《计算机世界》的同行共同采访了奥
相机的品牌种类实在太多了,而对于许多第一次想要选择相机的朋友来说,第一句话好象总是“买佳能还是买尼康”?无论是虚拟的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中的器材行里,好象“C、N大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吸引着许许多多圈里圈外人们的争议。其实无论“C”还是“N”,亦或是其他品牌的相机,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不过针对以上提到的购机问题,今日华山绝顶,“C”、“N”大侠将以“华山论见”一决高低,通过他们似乎有些偏激的观
1890年在德国的慕尼黑由 Valentin Linhof 制造的一台商标标为 “V. LINHOF MUNCHEN”的折叠式使用120卷片的照相机问世了。这就是第一台林好夫照相机。 1929年 Valentin Linhof 逝世,他留下了厂房设备和七名技工。1930年年青的技术工程师 Nikolaus Karpf执掌林好夫。他以他天才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了一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