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邮基金权益团队的继任者们似乎也没有太过亮眼的表现:Wind显示,截至最新收盘,在公司的25只混合型基金中,开年迄今仅有两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达到50%一线,同时多只产品年内的收益大约仅有两成,而目前排名内地公募首位的产品已经实现年内涨幅翻番。
与此同时,《红周刊》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中邮发行成立的權益类新基仅有两只,以3月发行成立的中邮沪港深精选为例,基金成立时的募集份额约为2.57亿,但根据基金三季报的数据,9月30日时基金的最新份额仅剩0.11亿,基金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此外,作为素来注重权益产品的中邮基金,公司固收团队表现乏善可陈似乎也在情理之中,11月19日,固收团队的一员大将、中邮旗下一拖六基金经理刘凡离职。
新三板挂牌公司中邮基金在2018年的成绩单就不太理想:营业总收入同比2017年下降21.67%,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下降40.99%。
而这或许与去年股市的表现惨淡有关。Wind表明,中邮目前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27只,规模约为193.58亿元;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合计为14只,规模约为132.79亿元,权益明显压倒固收。
就规模而言,数据显示,除去今年首季较上一季度末提升约29.4亿外,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基本涨幅为零,而一季度上涨或许和股市回暖有关。
从公司权益新品来看,3月发行的中邮沪港深精选几乎踩线成立才募集到2.57亿,9月期间成立的中邮研究精选也不过募到大约5.42亿。且中邮沪港深基金在二季度遭遇大幅赎回,季末规模缩水至大约2212万份;第三季度基金继续进一步瘦身,季度末缩水至约1109万份,其在未来或有快速谢幕的可能。
作为成交不久的基金新品,中邮沪港深缘何迅速遭到投资人的抛弃呢?查阅基金季报发现,十大重仓股均来自于港股市场,基金季报中也明确表示“基金在报告期末未投资境内股票”;第三季度末,该基金仍然选择清一色的十只港股作为重仓标的,相关的标的悉数表现平平,开年迄今涨幅最高的一只也不到40%。
以其中蝉联头号重仓股的电能实业为例,该股从年初迄今的涨幅仅约7.60%。同时,港股的龙头股之一腾讯控股并未出现在二季报中,其在三季报时才杀入重仓三甲之列。此外,或许是忌惮基金规模过小的缘故,基金经理在三季度重仓配置了大量港股中的大金融概念,包括恒生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银香港等,但上述标的的股价表现均较为平庸。
基金经理为何似乎选择了重仓避开A股的策略呢?
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问题的症结或许是出在了中邮沪港深精选这款新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根据基金的契约显示:“该基金的整体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10%。”对比分析,实际多只主流的沪港深基金都将港股的比例限制较低,例如东证资管旗下的东方红睿满沪港深,在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中,恒生指数收益率的占比仅为20%。
此外,庄正则补充判断:“过往很多中邮基金新基金发行的主渠道是邮储银行,也就是它的第二大股东中邮集团的关联方;但是该基金由招行托管,所以该基金可能主渠道就不在银行,而是其他的销售渠道,该渠道对中邮的长期投资能力并不认可,只是作为帮忙资金参与首募,封闭期结束就撤走了。”
不仅是权益新品面临着种种问题,实际中邮基金的多只权益存续产品也是近况堪忧,特别是昔日由三驾马车掌舵的产品迅速从神坛滑落,境地冰火两重天。
天天基金网的统计表明,任泽松任职中邮期间,曾经先后管理过公司的八只产品,其中的代表作无疑是曾经夺魁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其任职的五年半时间取得的任职回报约为208.97%;许进财曾先后管理过公司的七只产品,最好的任职回报是中邮中小盘灵活的95.59%;此次公开受审的邓立新曾先后管理过公司的五只产品,最好的任职回报是中邮核心优势的124.88%。
就以这三只基金为例来看,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盘灵活目前基本位于同类产品的中游水平,而核心优势则无疑成为表现最惨的产品。Wind表明,截至最新收盘,中邮核心优势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仅为13.90%,其在同类产品中排在后二分之一之列;不仅是2019年,实际此前两年该基金的同类排名亦不佳,特别是2017年几近垫底。从现任的基金经理来看,昔日邓立新的搭档张腾如今独自担纲。
从今年以来的逐季季报来看,中邮核心优势最大的问题或许是长期偏防御型的投资思路,而其直观的表现就是对避险功能的黄金股加以重配。第二季度末,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赤峰黄金、银泰黄金、湖南黄金、紫金矿业占据了十大重仓中的第二到第七位,基金经理也坦言较一季度更进一步重点配置了受益于全球竞争性宽松和避险情绪提升的黄金板块;第三季度末,虽然十大重仓中黄金股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赤峰、中金、紫金、湖南四只黄金股,其中中金黄金和湖南黄金开年迄今的涨幅均为负值,基金经理亦承认剩余的贵金属持仓对基金净值造成相当大的拖累。
公开的数据显示,中邮核心优势是基金经理张腾目前唯一掌舵的产品,此前他还曾管理过中邮低碳配置混合大约两年半的时间,但其所取得的任职回报仅约为-44.70%。作为中邮权益团队掌舵人中的一员,张腾或许也是后三驾马车时代明星“紧缺”的一个缩影。
来自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中邮基金旗下目前的基金经理人数约为22人,平均的任职年限约为3.23年。根据《红周刊》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其中掌管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包括了张腾、杨欢、任慧峰、刘田、国晓雯、尚杰、周楠、吴尚、王喆、武志晓、陈鸿平、许忠海等人,至少占据全部基金经理阵营中的半壁江山。 若以2019年以来的基金产品业绩来看,目前在公司权益阵营收益处于领先的分别为中邮新思路和中邮健康文娱,两只产品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均已突破50%,产品目前的基金经理分别是国晓雯和许忠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今年的业绩也是两位基金经理分别所管过的产品中,各自所取得的最好回报,而某种程度上今年的业绩也是沾了基金规模船小好掉头的光。特别是对于中邮健康文娱来说,去年几近垫底的年度业绩也极大地抵消掉了今年迄今的“好成绩”。
如是分析,任泽松的接班人还要耐心等待。多位基金分析师直言中邮权益团队的风格变化颇大。长量基金分析师王骅指出:“在任泽松等人离开后,杨欢等基金经理似乎也不如當时那般激进,反而有些绝对收益的思想贯彻在其中,例如他管理的中邮未来新蓝筹除了集中配置以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为主的科技股外,也配置了部分大金融和地产股。”他进一步强调指出。
11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一系列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的基金包括纯债优选一年定期开放债、中邮货币市场基金、中邮乐享收益等六只产品,基金经理刘凡因个人原因离职。同时,纯债汇利三个月定开和稳健合赢两只债基也公告基金经理吴昊因业务发展需要离任。
Wind表明,中邮基金三季度末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29.3亿,其中权益类与固收类的规模比约为2:1,这一情况在内地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中也较为少见。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截至九月末,中邮旗下共42只基金(AC份额合并),其中规模小于5亿的就有27只,而这些规模较小的产品从去年以来规模就相对恒定,但其他规模稍大的产品的规模变化直接左右了公司的整体规模。
和一般基金公司通过货基债基累积规模不同,中邮的几只规模较大的产品均是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货基中邮现金驿站的规模出现明显波动,从一季度的36亿缩水至11.52亿,不过今年6月成立的中邮纯债优选一年募集规模达到27.39亿。但新发债基的成绩喜人并不能掩盖存续产品的业绩乏力,今年债基阵营同样缺乏独当一面的产品。
根据万得的排名显示,在债券型基金的分类排名中,中邮排名最好的是纯债恒利C,年初至今的净值增长率约为3.86%,但其排名已经是第900位;而从榜尾来看,中邮增力开年迄今的净值增长率约为-2.24%,其排在倒数第十二位。
对此,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贾志指出:“中邮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发展的一直不是特别顺利。首先中邮基金自身更重视权益基金发展,对固收产品不够重视。其次,中邮基金储备的固收人才也不足,债券基金经理人数远少于权益基金经理人数。”
除外,作为成立于2006年的老牌基金公司,中邮在产品线的建设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虽有另类投资的创新型产品,但是公司缺少养老FOF、科创主题基金、ETF、QDII等一众近年来颇为吸金的产品类型,姗姗来迟的沪港深新品还遭遇了滑铁卢。如是背景下,未来公司发展将选择怎样的产品策略是摆在新的管理层面前的首要课题。
与此同时,《红周刊》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中邮发行成立的權益类新基仅有两只,以3月发行成立的中邮沪港深精选为例,基金成立时的募集份额约为2.57亿,但根据基金三季报的数据,9月30日时基金的最新份额仅剩0.11亿,基金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此外,作为素来注重权益产品的中邮基金,公司固收团队表现乏善可陈似乎也在情理之中,11月19日,固收团队的一员大将、中邮旗下一拖六基金经理刘凡离职。
“豪赌”港股招来脚投票 中邮沪港深新品或迅速谢幕
新三板挂牌公司中邮基金在2018年的成绩单就不太理想:营业总收入同比2017年下降21.67%,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下降40.99%。
而这或许与去年股市的表现惨淡有关。Wind表明,中邮目前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27只,规模约为193.58亿元;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合计为14只,规模约为132.79亿元,权益明显压倒固收。
就规模而言,数据显示,除去今年首季较上一季度末提升约29.4亿外,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基本涨幅为零,而一季度上涨或许和股市回暖有关。
从公司权益新品来看,3月发行的中邮沪港深精选几乎踩线成立才募集到2.57亿,9月期间成立的中邮研究精选也不过募到大约5.42亿。且中邮沪港深基金在二季度遭遇大幅赎回,季末规模缩水至大约2212万份;第三季度基金继续进一步瘦身,季度末缩水至约1109万份,其在未来或有快速谢幕的可能。
作为成交不久的基金新品,中邮沪港深缘何迅速遭到投资人的抛弃呢?查阅基金季报发现,十大重仓股均来自于港股市场,基金季报中也明确表示“基金在报告期末未投资境内股票”;第三季度末,该基金仍然选择清一色的十只港股作为重仓标的,相关的标的悉数表现平平,开年迄今涨幅最高的一只也不到40%。
以其中蝉联头号重仓股的电能实业为例,该股从年初迄今的涨幅仅约7.60%。同时,港股的龙头股之一腾讯控股并未出现在二季报中,其在三季报时才杀入重仓三甲之列。此外,或许是忌惮基金规模过小的缘故,基金经理在三季度重仓配置了大量港股中的大金融概念,包括恒生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银香港等,但上述标的的股价表现均较为平庸。
基金经理为何似乎选择了重仓避开A股的策略呢?
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问题的症结或许是出在了中邮沪港深精选这款新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根据基金的契约显示:“该基金的整体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10%。”对比分析,实际多只主流的沪港深基金都将港股的比例限制较低,例如东证资管旗下的东方红睿满沪港深,在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中,恒生指数收益率的占比仅为20%。
此外,庄正则补充判断:“过往很多中邮基金新基金发行的主渠道是邮储银行,也就是它的第二大股东中邮集团的关联方;但是该基金由招行托管,所以该基金可能主渠道就不在银行,而是其他的销售渠道,该渠道对中邮的长期投资能力并不认可,只是作为帮忙资金参与首募,封闭期结束就撤走了。”
昔日明星掌舵产品辉煌难续 任泽松接班人或遥遥无期
不仅是权益新品面临着种种问题,实际中邮基金的多只权益存续产品也是近况堪忧,特别是昔日由三驾马车掌舵的产品迅速从神坛滑落,境地冰火两重天。
天天基金网的统计表明,任泽松任职中邮期间,曾经先后管理过公司的八只产品,其中的代表作无疑是曾经夺魁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其任职的五年半时间取得的任职回报约为208.97%;许进财曾先后管理过公司的七只产品,最好的任职回报是中邮中小盘灵活的95.59%;此次公开受审的邓立新曾先后管理过公司的五只产品,最好的任职回报是中邮核心优势的124.88%。
就以这三只基金为例来看,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盘灵活目前基本位于同类产品的中游水平,而核心优势则无疑成为表现最惨的产品。Wind表明,截至最新收盘,中邮核心优势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仅为13.90%,其在同类产品中排在后二分之一之列;不仅是2019年,实际此前两年该基金的同类排名亦不佳,特别是2017年几近垫底。从现任的基金经理来看,昔日邓立新的搭档张腾如今独自担纲。
从今年以来的逐季季报来看,中邮核心优势最大的问题或许是长期偏防御型的投资思路,而其直观的表现就是对避险功能的黄金股加以重配。第二季度末,山东黄金、中金黄金、赤峰黄金、银泰黄金、湖南黄金、紫金矿业占据了十大重仓中的第二到第七位,基金经理也坦言较一季度更进一步重点配置了受益于全球竞争性宽松和避险情绪提升的黄金板块;第三季度末,虽然十大重仓中黄金股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赤峰、中金、紫金、湖南四只黄金股,其中中金黄金和湖南黄金开年迄今的涨幅均为负值,基金经理亦承认剩余的贵金属持仓对基金净值造成相当大的拖累。
公开的数据显示,中邮核心优势是基金经理张腾目前唯一掌舵的产品,此前他还曾管理过中邮低碳配置混合大约两年半的时间,但其所取得的任职回报仅约为-44.70%。作为中邮权益团队掌舵人中的一员,张腾或许也是后三驾马车时代明星“紧缺”的一个缩影。
来自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中邮基金旗下目前的基金经理人数约为22人,平均的任职年限约为3.23年。根据《红周刊》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其中掌管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包括了张腾、杨欢、任慧峰、刘田、国晓雯、尚杰、周楠、吴尚、王喆、武志晓、陈鸿平、许忠海等人,至少占据全部基金经理阵营中的半壁江山。 若以2019年以来的基金产品业绩来看,目前在公司权益阵营收益处于领先的分别为中邮新思路和中邮健康文娱,两只产品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均已突破50%,产品目前的基金经理分别是国晓雯和许忠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今年的业绩也是两位基金经理分别所管过的产品中,各自所取得的最好回报,而某种程度上今年的业绩也是沾了基金规模船小好掉头的光。特别是对于中邮健康文娱来说,去年几近垫底的年度业绩也极大地抵消掉了今年迄今的“好成绩”。
如是分析,任泽松的接班人还要耐心等待。多位基金分析师直言中邮权益团队的风格变化颇大。长量基金分析师王骅指出:“在任泽松等人离开后,杨欢等基金经理似乎也不如當时那般激进,反而有些绝对收益的思想贯彻在其中,例如他管理的中邮未来新蓝筹除了集中配置以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为主的科技股外,也配置了部分大金融和地产股。”他进一步强调指出。
“一拖六”固收基金经理离职 债券类产品亮点寥寥
11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一系列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的基金包括纯债优选一年定期开放债、中邮货币市场基金、中邮乐享收益等六只产品,基金经理刘凡因个人原因离职。同时,纯债汇利三个月定开和稳健合赢两只债基也公告基金经理吴昊因业务发展需要离任。
Wind表明,中邮基金三季度末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29.3亿,其中权益类与固收类的规模比约为2:1,这一情况在内地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中也较为少见。综合《红周刊》记者的采访,截至九月末,中邮旗下共42只基金(AC份额合并),其中规模小于5亿的就有27只,而这些规模较小的产品从去年以来规模就相对恒定,但其他规模稍大的产品的规模变化直接左右了公司的整体规模。
和一般基金公司通过货基债基累积规模不同,中邮的几只规模较大的产品均是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货基中邮现金驿站的规模出现明显波动,从一季度的36亿缩水至11.52亿,不过今年6月成立的中邮纯债优选一年募集规模达到27.39亿。但新发债基的成绩喜人并不能掩盖存续产品的业绩乏力,今年债基阵营同样缺乏独当一面的产品。
根据万得的排名显示,在债券型基金的分类排名中,中邮排名最好的是纯债恒利C,年初至今的净值增长率约为3.86%,但其排名已经是第900位;而从榜尾来看,中邮增力开年迄今的净值增长率约为-2.24%,其排在倒数第十二位。
对此,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贾志指出:“中邮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发展的一直不是特别顺利。首先中邮基金自身更重视权益基金发展,对固收产品不够重视。其次,中邮基金储备的固收人才也不足,债券基金经理人数远少于权益基金经理人数。”
除外,作为成立于2006年的老牌基金公司,中邮在产品线的建设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虽有另类投资的创新型产品,但是公司缺少养老FOF、科创主题基金、ETF、QDII等一众近年来颇为吸金的产品类型,姗姗来迟的沪港深新品还遭遇了滑铁卢。如是背景下,未来公司发展将选择怎样的产品策略是摆在新的管理层面前的首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