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动画业的振兴之策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艺术作为一种广泛受到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影动画已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并已形成为十分庞大的、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产业。而中国的动画业却在各方面与发达国家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差距,甚至在许多领域存在空白。回顾过去,中国的动画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上的辉煌时期,但为什么却在八十年代之后,国家的改革取得较大成功,经济文化取得长足发展的新时期,动画业却大大滞后于时代,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动画事业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振兴当年“中国学派”的辉煌,成为每一个动画从业者及关心动画事业发展者的责任,本人在这里根据自己对动画业的认识和思考,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和见解。
  要发展我国的动画事业,首先应从人才培养入手。美国防大学和日本能成为动画大国,走在动画发展的前沿,先进的科技和专业的人才是重要因素。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之所以能在国际屡屡获奖,并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取得了“中国学派”的盛誉,正是由于其汇聚了万氏三兄弟等一批著名动画家、文学家,而且吸收了许多毕业于艺术院校的青年才干、动画精英,形成了一支具有我国最高水准的动画创作队伍。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水平和观众欣赏层次的提高,对动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相应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电视台、动画专业机构以及广告、网络、教育、游戏等行业急需动画制作的专业人才,但从业人员多未受过动画艺术专业系统教育,难以适应高水平作品的制作。高素质的动画专门人才培养,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和正规系统的专业训练完成。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动画高等院校和专业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较大提高。积极探索,研究动画人才培养的道路、教学规律和方法,将我国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提到较高水平,已成为动画艺术学科所担负的紧迫重任。只有培育出大量艺术素质良好的,能将先进技术与艺术集于一身,既精通动画艺术又懂得科技的高级复合人才队伍, 中国的动画业才有可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二,要在观念上革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动画理念,挖掘其成功经验以发展中国动画。当今在美、日等许多国家,动画作为一种现代产业,已由影视片的出品延伸到书刊画册、CD等音像制品,进而发展到以动画人物、形象为依托的文具、玩具、服装、游戏等其它衍生产品,甚至扩大到与此相关的主题公园、游乐园,广泛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动画既是一种艺术创作,又是商品生产,而我们长期以来却将动画仅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要在国际文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振兴中国动画,无论是创作还是营销,只有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才能弥补自身不足,最大限度缩小差距。在这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厂1999年推出《宝莲灯》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可贵的探索。该片投资额达1200万元,采用了国际惯用的先期音乐和全数码立体录音技术,配音与主题歌、插曲演唱均由娱乐界炙手可热的明星担当,剧本创作上增加了许多人物形象,尤其是“嘎妹”形象的加入在片中刻画出一段离奇的爱情故事来迎合现代动画欣赏心理。除了在创作领域的借鉴,《宝莲灯》在发行环节的努力也是不应忽视的。首先,在上映时机上选择暑假档期,宣传方式上主动介入市场,强调明星配音和流行音乐歌星在市场的号召力,还在电影上映前发行包含刘欢等三首主题歌的电影原声大碟,以至于许多观众走入影院就是为了听主题歌或明星配音。其次,在衍生品开发上也填补了原创动画的空白,同步发行了卡通电影图书,文具、音像产品也进入市场,获得一定成功。《宝莲灯》虽然在创作上有许多不足,如剧本结构散乱、美术设计粗糙、音乐风格不统一等问题,但毕竟收回了巨额投资,票房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宝莲灯》作为第一次按照国际先进电影市场运作程序进行操作的影院动画片应是一次寻求突破的成功尝试,并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希望。
  其三,中国动画要继承和创新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才能在世界动画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无数经典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造就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和优秀传统艺术形式,这些都成为我们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上海美术电影厂于1964年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即取材于名著《西游记》,并积极借鉴了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精华。其美术设计中将京剧脸谱,民间版画进行动画的组合,创造出了全新的孙悟空形象。场景设计则吸收了古代壁画、建筑传统,又充分发挥想象,使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并与人物相得益彰。音乐上突出强调京剧配乐,动作上具有京剧等舞台艺术中的程式化处理,举手投足都十分讲究,甚至京剧中人物常见的出场动作“亮相”也在片中经常出现。人物对白在传统戏曲对白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处理,如孙悟空的配音就结合了京剧念白和白话,语调丰富多变,“孩儿们操练起来!”和“俺老孙……”等经典台词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该片在总体把握上强调出了一种可贵的创新意识,造型、动作上将迪斯尼动画的流畅与京剧艺术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格,奇特、新鲜,又生趣盎然,给观众带来崇高的审美感受。《大闹天宫》在继承发扬传统艺术和民族化道路上达到了高峰,大大提高了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虽然今天由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我们不能照搬那时的经验,而无创新,但该片依然为我们今天发展国产动画提供了不该遗忘的探索经验。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越是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继承与创新民族优秀传统,应是我们动画大国的成功经验与发展历程上看,面向市场,走产业化道路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动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是今后动画发展的趋势。动画业在我国作为一种刚刚开始孕育的产业,实际上面临的是一次全新的创业,需要政府及相关行业的大力支持,这包括政策上的扶植,经济上的投入及高新科技的支持。韩国近来在短短几年时间影视业和动画业就取得了迅猛发展,不仅电影得以迅速复苏和大力发展,动画和网络游戏的势头也非常强劲。目前已由承接外来动画加工转向原创,并以二维动画制作为中心迅速发展为三维动画制作或是二维与三维结合。一些大的动画公司开始进一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通过与先进动画国家合作,开发国际市场,其动画产品已进入美、日、中和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究其原因,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植,自身科技的发展与本土从业人员的努力。韩国动画快速发展的经验再一次证明,动画作为一种商品生产,经济规律是其不容忽视的原则。在当今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创作出广泛传播并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动画产品,实现艺术和经济良性互动发展,不单是动画本体所能做到的。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经济、科技等相关行业,我国的动画才可能走上快速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动画既是一种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文化,又是一个能够为国家创造经济奇迹的巨大产业。我国的动画片市场潜力巨大,有三亿多儿童,这即是动画片的观众群体,也是动画片相关产品的消费群,有了这样庞大的市场需求作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努力,只要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中国的动画行业无疑必能进入世界前列。
其他文献
在写本文的时候,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尚未首映,但是其所走的大片路子,不会有很大的悬念。这儿说说冯小刚。    大抵暴发户的第一愿望,就是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前面张艺谋、陈凯歌已经吃撑过一回了,这回轮到冯小刚。此前,冯小刚擅长拍一些无伤大雅的搞笑片,作为平民百姓逢年过节的笑料。就跟过年放炮仗一样,虽然颇费些钱财,也有些吵闹,但好歹也图个热闹,添些喜庆。但冯导演似乎并不满足于扮演“文化炮仗”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