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管理思维在我国行政管理中体现出较高的参考价值,发挥经济管理思维所具有的优势,能够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使行政管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本文针对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提出提升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水平的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管理思维;行政管理;发展
1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始终在经济发展上,可以说经济职能愈来愈成为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这都给政府行政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相较于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迫切的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和方式,建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而在行政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思维至关重要,其对于促进行政管理高效、合理、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行政管理发展过程中融入经济管理思维,不仅仅能够让行政管理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历程
2.1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
在我国建国初期,处于历史因素及各种客观因素,我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以恢复国民经济,稳定国民生活,因此,我国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一直是一种政府几圈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市场秩序基本依靠政府维持,市场缺乏活性,政企没有分离,“看得见的手”没有发挥“守门人”的作用,而是进入市场过度干预,这就模糊了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推动,如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也已经转向了经济职能,政府履行的经济职能包括了市场监管、宏观经济调解以及公共服务等,逐渐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思维。
2.2从权力导向到服务导向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在这种行为上附着的权力的大小,也正因为此,在过去的市场经济中,权力使我国行政体系运作的关键所在,这也就导致了政府所采取的行政管理行为往往效率低下。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加上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所催生的众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这不仅促进了过敏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也促使了公共权力的社会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成为行政管理的核心,服务型政府逐渐建立起来,企业和民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逐渐变高。
2.3从效率导向到绩效导向
所谓的行政效率,通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之间比例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行政效率都是衡量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是否完善、某地区行政系统运作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尺,但也正是由于对这种行政效率的追求使得政府在从事行政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忽视了公平、责任以及社会效益。比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就是在这种追求行政效率的背景下产生的。而如今所采取的绩效导向则不同于行政效率导向,其虽然一行政效率为基础,但是却以实现公共责任的程度、效果以及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绩效导向很好地提升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3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提升措施
3.1提高对经济行为的关注度
由于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需要提高对经济行为及影响程度的关注度。一般经济行为都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特点,所以经济管理思维的影响也是持续性的。无论是哪一种行政管理行为,都要充分考虑经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基礎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行政行为。在行政管理发展中,需要提高对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视性,并在落实行政管理的时候充分体现出经济性。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要采用经济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相关的运营问题更要采取经济行为进行调整,以此防止出现行为管理上的片面性、迟滞性等问题。在行政管理发展中,需要结合定性、定量的方式开展管理活动,不能出现过于侧重定性的管理问题,以量进行观察,能够提高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及科学性,使管理对象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进而完成自我调节,充分满足行政管理的需求。
3.2提高行政管理行为的效率
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要将提高效率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将效率作为行政管理发展的动力。就目前来看,行政管理的效率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是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所体现出的效率,其次是实施行政管理行为之后,对管理对象的效率影响。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该行为的产出及成本投入,防止出现行政管理资源的过度浪费情况,整个过程要关注人力投入,以此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益。为实现目标,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实现经济型的行政管理效果。
3.3提高行政管理的市场意识
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要保持较强的对象意识及市场意识,即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时候,要重视对管理对象的影响,关注管理对象的发展情况。行政管理对象包括直接管理对象和行政管理实施者要面对的重要往来对象,前者是系统内的人员,后者是群众、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等等。因此,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时候,既要包括管理对象,也要包括服务对象,以此保证行政管理的完整性。为提高行政管理的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管理对象及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将服务对象作为主要依归,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其次,需要在了解服务对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便于更好的提供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思维下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中,只有保持较强的市场意识,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及科学性,才能使行政管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发挥行政管理的功能效用。
参考文献
[1]吴摄天.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164-165.
[2]郝帅.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探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0(03):38-40.
[3]周海琴.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J].经贸实践,2017(11):212.
关键词:经济管理思维;行政管理;发展
1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始终在经济发展上,可以说经济职能愈来愈成为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这都给政府行政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相较于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迫切的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和方式,建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而在行政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思维至关重要,其对于促进行政管理高效、合理、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行政管理发展过程中融入经济管理思维,不仅仅能够让行政管理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历程
2.1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
在我国建国初期,处于历史因素及各种客观因素,我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以恢复国民经济,稳定国民生活,因此,我国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一直是一种政府几圈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市场秩序基本依靠政府维持,市场缺乏活性,政企没有分离,“看得见的手”没有发挥“守门人”的作用,而是进入市场过度干预,这就模糊了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推动,如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也已经转向了经济职能,政府履行的经济职能包括了市场监管、宏观经济调解以及公共服务等,逐渐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思维。
2.2从权力导向到服务导向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在这种行为上附着的权力的大小,也正因为此,在过去的市场经济中,权力使我国行政体系运作的关键所在,这也就导致了政府所采取的行政管理行为往往效率低下。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加上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所催生的众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这不仅促进了过敏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也促使了公共权力的社会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成为行政管理的核心,服务型政府逐渐建立起来,企业和民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逐渐变高。
2.3从效率导向到绩效导向
所谓的行政效率,通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之间比例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行政效率都是衡量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是否完善、某地区行政系统运作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尺,但也正是由于对这种行政效率的追求使得政府在从事行政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忽视了公平、责任以及社会效益。比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就是在这种追求行政效率的背景下产生的。而如今所采取的绩效导向则不同于行政效率导向,其虽然一行政效率为基础,但是却以实现公共责任的程度、效果以及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绩效导向很好地提升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3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提升措施
3.1提高对经济行为的关注度
由于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需要提高对经济行为及影响程度的关注度。一般经济行为都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特点,所以经济管理思维的影响也是持续性的。无论是哪一种行政管理行为,都要充分考虑经济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基礎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行政行为。在行政管理发展中,需要提高对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视性,并在落实行政管理的时候充分体现出经济性。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要采用经济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相关的运营问题更要采取经济行为进行调整,以此防止出现行为管理上的片面性、迟滞性等问题。在行政管理发展中,需要结合定性、定量的方式开展管理活动,不能出现过于侧重定性的管理问题,以量进行观察,能够提高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及科学性,使管理对象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进而完成自我调节,充分满足行政管理的需求。
3.2提高行政管理行为的效率
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要将提高效率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将效率作为行政管理发展的动力。就目前来看,行政管理的效率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是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所体现出的效率,其次是实施行政管理行为之后,对管理对象的效率影响。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该行为的产出及成本投入,防止出现行政管理资源的过度浪费情况,整个过程要关注人力投入,以此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益。为实现目标,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实现经济型的行政管理效果。
3.3提高行政管理的市场意识
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要保持较强的对象意识及市场意识,即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时候,要重视对管理对象的影响,关注管理对象的发展情况。行政管理对象包括直接管理对象和行政管理实施者要面对的重要往来对象,前者是系统内的人员,后者是群众、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等等。因此,在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时候,既要包括管理对象,也要包括服务对象,以此保证行政管理的完整性。为提高行政管理的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管理对象及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将服务对象作为主要依归,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其次,需要在了解服务对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便于更好的提供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思维下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中,只有保持较强的市场意识,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及科学性,才能使行政管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发挥行政管理的功能效用。
参考文献
[1]吴摄天.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164-165.
[2]郝帅.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探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0(03):38-40.
[3]周海琴.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J].经贸实践,2017(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