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湾战争使以色列政府对敌国弹道导弹的发展势头产生警觉,而以军各种武器以及美军部署在以色列的“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对伊拉克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之低,也让以色列政府重新评估“先发制人”摧毁敌导弹的重要性,这直接加速了以色列F-15战斗机空对地作战能力的提升。
改变双座型的任务重点
以色列空军首先是对现役的F-15B/D双座战斗机实施改进,使之能携带本国拉斐尔公司研制的“瞪眼”空地导弹。事实上,早在1987~1988年,第106中队长阿蒙斯·亚德林曾提出在F-15上挂载“瞪眼”,但该提议一直被空军高层搁置,直到海湾战争后才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该导弹采用独特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2片鸭式稳定小前翼位于头部两侧水平面,4片前缘后掠切梢三角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稍后处,4片前缘后掠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呈X形配置,处于同一平面,鸭式前翼处于水平面。弹体头部带半圆形玻璃整流罩,两侧各有1个内装各舱段电气连接导线的长边条,尾部在发动机喷管下方装有后视数据链用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前舱、制导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
前舱内装可互换的电视或红外成像导引头。制导控制舱内装惯导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和电源。战斗部舱内装有爆破型和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该舱弹体外壳上装有前弹耳。发动机舱内装1台喷管穿过尾舱中央顶部的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该舱弹体外壳装有4片稳定弹翼和后弹耳。尾舱内在位于顶部的发动机尾喷管周围装有机电式伺服装置和控制舵机,在尾喷口下方装有由天线罩、接收机、发射机和双向线路组成的中段指令修正用的数据链系统,该舱弹体外壳装有4片控制舵面,尾舱与制导控制舱的电气连接通过位于弹体一侧的长边条内的电缆。
“瞪眼”现在已发展出1、2、3型,但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有“瞪眼”1。该导弹全长4.82米,弹径533毫米,翼展1.73米,弹重1360公斤,战斗部重340公斤,采用惯导+指令修正制导+电视末制导,最大射程80公里。“瞪眼”导弹装备给F-15,大幅提升了该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而就在“瞪眼”装备F-15后不久,拉斐尔公司研制的“怪蛇”4格斗空空导弹也于1994年列装F-15(在21世纪前,“怪蛇”4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格斗导弹)。
除了F-15战机升级外,海湾战争带给以色列F-15机群另一个喜讯是美国政府批准向以色列出售25架二手F-15A/B战斗机(19架为单座型F-15A,6架为双座型F-15B),作为对以色列在海湾战争中保持克制的犒赏。就在这笔军售合同完成数月后,为报复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以军在1993年7月25日发动代号为“问责”的空袭行动,新落户的25架F-15战斗机承担了大多数对地空袭任务,摧毁了大批真主党武装的地面目标。
“雷电”降临
尽管以色列空军的F-15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但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已经或正在拥有中远程弹道导弹,因此以色列痛感手头的F-15数量难以抗衡。于是,以色列在1993年又开始寻求一种新的可执行远程轰炸的多用途战斗机来弥补F-15的数量不足。
考虑到以色列空军已拥有13年使用F-16战斗机的经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希望进一步推销自己的F-16C/D战斗机,而以色列国内也有专家建议购买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生产的F/A-18C/D战斗攻击机。以色列空军对这两款战机进行了评估,但都不十分满意。1993年夏,以色列国防部对外公布了真正心仪的对象——美国麦道公司制造的F-15E“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同年8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撮合下,以色列与巴解终于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协定》。作为对以色列的报答,克林顿总统承诺将继续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优势,允许向其出售F-15E。
不过,F-15E的性能虽然满足以色列的要求,但价格却也不菲。以色列军方此次购机的总预算为18亿美元,这笔资金可购买55架F-16C/D或45架F/A-18C/D,却只能买28架F-15E,而以空军的计划是再组建两个F-15E战斗机中队,28架的数量显然不够。因此,以色列防务专家建议国防部购买10架F-15E,同时用剩下的钱购买F-16C/D或F/A-18C/D,以达到质量和数量上的平衡。
就在以色列为此犹豫不决之际,美以“特殊关系”再次发挥作用。鉴于以色列的财政压力,美国政府表示可以低价转让50架“过剩”的F-16A/B战机,这样以色列既可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第三代战机,又能用剩下的预算来购买一个编队的F-15E。
1994年1月,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宣布接受美国政府的提议,购买F-15E的以色列版本——F-15I。同年5月12日,双方签订一份总价值约20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合同,以色列将向美国购买21架F-15I和48架F-161(这并非美国过剩的F-16A/B改装版,而是专门根据以色列的需求发展的全新升级型号)。以色列急于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弥补两亿美元的预算空档,以色列空军甚至取消了拟议中购买美制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的计划。
为了和现役F-15A/B/C/D战机区别,以色列空军特意给F-15I起了一个希伯来语名字“Raam”,意为“雷电”。与过去引进的F-15不同,F-15I充满了以色列本土企业改造的痕迹。这主要体现在三处——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及武器系统。F-15I含有埃尔塔公司提供的加密通信系统,机上有4台左右无线电台,覆盖从短波到长波的所有通信波段,拉斐尔公司为其提供战术数据链系统,飞行员与领航员均配有以色列自制的头盔综合显示器。除此之外,F-15I战机上还装有以色列自行研制的RADA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保形油箱。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即将装备F-15I的第69“铁锤”中队。与最早两个F-15战斗机中队——第133和106中队不同,第69中队可谓“开国元勋”,它诞生于1948年7月,是以色列空军最初组建的4个作战单位之一。该中队曾参加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和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后一度解散,但在1969年以色列空军引进美制F-4E战斗机后,第69中队得以复活。1994年,第69中队再次暂时解散,并被部署到内格夫沙漠深处的哈兹姆基地,准备迎接F-15I的到来。
1997年12月12日,以色列空军采购的首架F-15I战斗机在美国圣路易斯进行了首飞。次年1月19日,2架F-15I战斗机飞抵哈兹姆基地,同日“铁锤”中队再度复活。至1999年9月前,所有F-15I全部交付给以 色列空军。
在哈兹姆基地里,以空军为F-15I配属了大量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一个专家小组、情报收集小组及由熟练机械师组成的场务人员。由于将F-15I定义为一种多用途作战平台,因此所有保障人员必须熟练应对“空对地”和“空对空”条件下的战机武器挂载和检修保障工作。
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F-15I在执行空战任务时使用的武器包括20毫米“火神”机炮、格斗型和拦射型空空导弹。在格斗空战中,F-15I飞行员更喜欢使用拉斐尔公司生产的“怪蛇”4和“怪蛇”5格斗导弹,而非美国原装的AIM-9L“响尾蛇”导弹。因为“怪蛇”4/5具有90度离轴发射能力,机动过载更大,制导能力和抗干扰更强,敌机更不容易逃脱。至于超视距作战环境下,F-15I主要使用美制AIM-120C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而半主动雷达制导的AIM-7M“麻雀”导弹则沦为次要角色。
在执行空对地作战任务时,可供F-15I选择的武器包括MK80系列普通炸弹,CBU-87集束炸弹,“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AGM-65“小牛”AGM-130及“瞪眼”空地导弹等。
2005年4月26日,美国国会又批准向以色列出售100枚GBU-28激光制导钻地弹,这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购买如此数量的GBU-28,主要目的就是欲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类似1981年“歌剧”行动那样的打击。
F-15I的机载航电设备除了以色列自制的一些之外,主要还是美国产品,包括雷神公司生产的AN/APG-70机载雷达,凯泽宽视场全息平视显示器,利顿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7具斯佩里单色和彩色显示器,诺斯罗普一格鲁曼、洛·马及雷神公司制造的多种内置式电子对抗设备,洛·马LANTIRN低空导航及瞄准吊舱等。
F-15I的最大燃油携带量可达16吨。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挂满武器后,燃油携带量都要相应减少,但F-15I即便在挂载4吨武器后,仍可满载16吨燃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加油机和生命维持设施的配合,F-15I的续航能力几乎是无限的。
迄今为止,F-15I已多次参加以色列国防军的境外征战行动,最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2006年的“变向”行动。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突然袭击一支以军巡逻队,绑走了2名士兵。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立即派兵进攻黎巴嫩南部。7月14日,第69中队长驾驶一架F-15I炸毁了利塔尼河与阿瓦里河上的两座大桥,这次行动是在夜间由一架F-15I单独完成的,充分显示了F-15I优异的夜战能力和强大的载弹能力(携带4枚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每座大桥扔下两枚)。外界据此推测,如果以色列今后决定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攻击,必然会选择F-15I战斗机作为攻击主力。
改变双座型的任务重点
以色列空军首先是对现役的F-15B/D双座战斗机实施改进,使之能携带本国拉斐尔公司研制的“瞪眼”空地导弹。事实上,早在1987~1988年,第106中队长阿蒙斯·亚德林曾提出在F-15上挂载“瞪眼”,但该提议一直被空军高层搁置,直到海湾战争后才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该导弹采用独特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2片鸭式稳定小前翼位于头部两侧水平面,4片前缘后掠切梢三角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稍后处,4片前缘后掠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呈X形配置,处于同一平面,鸭式前翼处于水平面。弹体头部带半圆形玻璃整流罩,两侧各有1个内装各舱段电气连接导线的长边条,尾部在发动机喷管下方装有后视数据链用的雷达天线整流罩。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前舱、制导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
前舱内装可互换的电视或红外成像导引头。制导控制舱内装惯导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和电源。战斗部舱内装有爆破型和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该舱弹体外壳上装有前弹耳。发动机舱内装1台喷管穿过尾舱中央顶部的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该舱弹体外壳装有4片稳定弹翼和后弹耳。尾舱内在位于顶部的发动机尾喷管周围装有机电式伺服装置和控制舵机,在尾喷口下方装有由天线罩、接收机、发射机和双向线路组成的中段指令修正用的数据链系统,该舱弹体外壳装有4片控制舵面,尾舱与制导控制舱的电气连接通过位于弹体一侧的长边条内的电缆。
“瞪眼”现在已发展出1、2、3型,但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有“瞪眼”1。该导弹全长4.82米,弹径533毫米,翼展1.73米,弹重1360公斤,战斗部重340公斤,采用惯导+指令修正制导+电视末制导,最大射程80公里。“瞪眼”导弹装备给F-15,大幅提升了该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而就在“瞪眼”装备F-15后不久,拉斐尔公司研制的“怪蛇”4格斗空空导弹也于1994年列装F-15(在21世纪前,“怪蛇”4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格斗导弹)。
除了F-15战机升级外,海湾战争带给以色列F-15机群另一个喜讯是美国政府批准向以色列出售25架二手F-15A/B战斗机(19架为单座型F-15A,6架为双座型F-15B),作为对以色列在海湾战争中保持克制的犒赏。就在这笔军售合同完成数月后,为报复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以军在1993年7月25日发动代号为“问责”的空袭行动,新落户的25架F-15战斗机承担了大多数对地空袭任务,摧毁了大批真主党武装的地面目标。
“雷电”降临
尽管以色列空军的F-15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但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已经或正在拥有中远程弹道导弹,因此以色列痛感手头的F-15数量难以抗衡。于是,以色列在1993年又开始寻求一种新的可执行远程轰炸的多用途战斗机来弥补F-15的数量不足。
考虑到以色列空军已拥有13年使用F-16战斗机的经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希望进一步推销自己的F-16C/D战斗机,而以色列国内也有专家建议购买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生产的F/A-18C/D战斗攻击机。以色列空军对这两款战机进行了评估,但都不十分满意。1993年夏,以色列国防部对外公布了真正心仪的对象——美国麦道公司制造的F-15E“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同年8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撮合下,以色列与巴解终于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奥斯陆协定》。作为对以色列的报答,克林顿总统承诺将继续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优势,允许向其出售F-15E。
不过,F-15E的性能虽然满足以色列的要求,但价格却也不菲。以色列军方此次购机的总预算为18亿美元,这笔资金可购买55架F-16C/D或45架F/A-18C/D,却只能买28架F-15E,而以空军的计划是再组建两个F-15E战斗机中队,28架的数量显然不够。因此,以色列防务专家建议国防部购买10架F-15E,同时用剩下的钱购买F-16C/D或F/A-18C/D,以达到质量和数量上的平衡。
就在以色列为此犹豫不决之际,美以“特殊关系”再次发挥作用。鉴于以色列的财政压力,美国政府表示可以低价转让50架“过剩”的F-16A/B战机,这样以色列既可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第三代战机,又能用剩下的预算来购买一个编队的F-15E。
1994年1月,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宣布接受美国政府的提议,购买F-15E的以色列版本——F-15I。同年5月12日,双方签订一份总价值约20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合同,以色列将向美国购买21架F-15I和48架F-161(这并非美国过剩的F-16A/B改装版,而是专门根据以色列的需求发展的全新升级型号)。以色列急于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弥补两亿美元的预算空档,以色列空军甚至取消了拟议中购买美制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的计划。
为了和现役F-15A/B/C/D战机区别,以色列空军特意给F-15I起了一个希伯来语名字“Raam”,意为“雷电”。与过去引进的F-15不同,F-15I充满了以色列本土企业改造的痕迹。这主要体现在三处——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及武器系统。F-15I含有埃尔塔公司提供的加密通信系统,机上有4台左右无线电台,覆盖从短波到长波的所有通信波段,拉斐尔公司为其提供战术数据链系统,飞行员与领航员均配有以色列自制的头盔综合显示器。除此之外,F-15I战机上还装有以色列自行研制的RADA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保形油箱。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即将装备F-15I的第69“铁锤”中队。与最早两个F-15战斗机中队——第133和106中队不同,第69中队可谓“开国元勋”,它诞生于1948年7月,是以色列空军最初组建的4个作战单位之一。该中队曾参加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和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后一度解散,但在1969年以色列空军引进美制F-4E战斗机后,第69中队得以复活。1994年,第69中队再次暂时解散,并被部署到内格夫沙漠深处的哈兹姆基地,准备迎接F-15I的到来。
1997年12月12日,以色列空军采购的首架F-15I战斗机在美国圣路易斯进行了首飞。次年1月19日,2架F-15I战斗机飞抵哈兹姆基地,同日“铁锤”中队再度复活。至1999年9月前,所有F-15I全部交付给以 色列空军。
在哈兹姆基地里,以空军为F-15I配属了大量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一个专家小组、情报收集小组及由熟练机械师组成的场务人员。由于将F-15I定义为一种多用途作战平台,因此所有保障人员必须熟练应对“空对地”和“空对空”条件下的战机武器挂载和检修保障工作。
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F-15I在执行空战任务时使用的武器包括20毫米“火神”机炮、格斗型和拦射型空空导弹。在格斗空战中,F-15I飞行员更喜欢使用拉斐尔公司生产的“怪蛇”4和“怪蛇”5格斗导弹,而非美国原装的AIM-9L“响尾蛇”导弹。因为“怪蛇”4/5具有90度离轴发射能力,机动过载更大,制导能力和抗干扰更强,敌机更不容易逃脱。至于超视距作战环境下,F-15I主要使用美制AIM-120C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而半主动雷达制导的AIM-7M“麻雀”导弹则沦为次要角色。
在执行空对地作战任务时,可供F-15I选择的武器包括MK80系列普通炸弹,CBU-87集束炸弹,“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AGM-65“小牛”AGM-130及“瞪眼”空地导弹等。
2005年4月26日,美国国会又批准向以色列出售100枚GBU-28激光制导钻地弹,这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购买如此数量的GBU-28,主要目的就是欲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类似1981年“歌剧”行动那样的打击。
F-15I的机载航电设备除了以色列自制的一些之外,主要还是美国产品,包括雷神公司生产的AN/APG-70机载雷达,凯泽宽视场全息平视显示器,利顿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7具斯佩里单色和彩色显示器,诺斯罗普一格鲁曼、洛·马及雷神公司制造的多种内置式电子对抗设备,洛·马LANTIRN低空导航及瞄准吊舱等。
F-15I的最大燃油携带量可达16吨。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挂满武器后,燃油携带量都要相应减少,但F-15I即便在挂载4吨武器后,仍可满载16吨燃料。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加油机和生命维持设施的配合,F-15I的续航能力几乎是无限的。
迄今为止,F-15I已多次参加以色列国防军的境外征战行动,最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2006年的“变向”行动。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突然袭击一支以军巡逻队,绑走了2名士兵。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立即派兵进攻黎巴嫩南部。7月14日,第69中队长驾驶一架F-15I炸毁了利塔尼河与阿瓦里河上的两座大桥,这次行动是在夜间由一架F-15I单独完成的,充分显示了F-15I优异的夜战能力和强大的载弹能力(携带4枚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每座大桥扔下两枚)。外界据此推测,如果以色列今后决定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攻击,必然会选择F-15I战斗机作为攻击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