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身披“黄金战甲”,手握“屠龙宝刀”时,或许仍不会忘记自己在新手村面对的第一只怪物——在一些RPG游戏中,新手村给玩家留下的印象或许比最终Boss还要深。
如果将创业比喻成游戏,6年多时间里,吕良带领茶颜悦色在“新手村”长沙不断练级。如今,即将走出去的他,既有担心与思考,又有着无比的期待。
支点财经:你算不算一个很懂茶的人?
吕良:我觉得自己不算特别懂茶,不过,有时“不太懂”反而是好事,不会拘泥于一些传统的条条框框,更加敢于尝试。比如,一些传统茶的爱好者可能会觉得将茶、奶、坚果放一起是糟蹋了茶文化,但我不会有这类想法。
支点财经:很多人说茶颜悦色是长沙的“标签”,你有何感触?
吕良:心里肯定很“爽”,但也特别惶恐,会害怕自己做得不够,配不上这个称号。
支点财经:走出长沙,你最担心什么?
吕良:去了武汉,我们就不算“长沙特色”了,地域稀缺性就没了。但是,除非只想做一辈子长沙“土霸王”,否则就一定要走出去。
我特别佩服喜茶、奈雪这些得到了全国市场验证的企业,不管模式、口感还是服务标准,它们在每个城市都能做到不错的、至少是及格的输出。我们是没有经历这些验证的,去外地后,既不知道团队能否适应当地环境,也不知道脱离了“地区保护”后能不能发挥实力——这些都是挑战。
支点财经:武汉、长沙、常德都是二三线城市,公司未来会不会进入更下沉的市场?
吕良:应该不会考虑,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经济与人口、消费水平、发展潜力都不太符合茶颜悦色的定位。
支点财经:你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
吕良:从门店规模、产品价格等方面综合来看,我认为茶颜悦色的对手不是喜茶或奈雪,而是CoCo与一点点。
支点财经:公司哪类门店生意最好?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什么?
吕良:商场里的门店生意相对更好,也是我们布局的重点。长沙、武汉都位于中部,气候相对复杂,天气炎热、寒冷或雨雪天时,都会严重降低临街店的人流量,商场客流量会更加稳定。
至于最火的产品,则是最早推出的“幽兰拿铁”“声声乌龙”这两款,一个浓郁,一个清淡,一个适合男生,一个适合女生。这两款成为经典,只能说很走运。就像一个餐厅刚开张时可能会做很多菜,后来发现只有两三道菜最火,于是成了主打。至于这两款产品累计卖出多少杯,我还真没算过。
支点财经:喜茶、奈雪都推出了“茶饮+面包”的搭配,你们是否也会考虑?
吕良:暂时不考虑。茶颜悦色最大的概念店可达到200多平方米,但最主流小店大概不到30平方米,店面规模还不适合多品类产品的推出。
支点财经:大部分茶饮品牌每季度推出2-3个新品,你们推出新品的节奏如何?
吕良:茶颜悦色一般每年只推两款新品,而且有增有减。一张菜单,SKU一直都在20個左右。
支点财经:茶颜悦色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吕良:其实挺多。我们名气是有了,基本功其实还不到位,供应链、信息化、管理都还要磨一磨。在很多方面,我们要向一点点、CoCo这些做了二十几年的品牌学习。
支点财经:管理方面,是否考虑找职业经理人,自己慢慢退居幕后?
吕良:现在谈这个还太早。当然,不排除在某个阶段,老板发现自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这时确实发现了比自己更适合管理企业的人,他才可能主动退出。
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协调好,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破坏。所以,未来就算找,我也得慢慢接触,觉得合适才会让他去分担一些工作。不过,国内绝大部分老板都是恋战的,不会选择主动退出。
支点财经:有观点认为,国内茶饮行业存在标准化不足、严重依赖人工的短板,星巴克这类咖啡品牌则更为标准化、自动化,你是否认同?
吕良:确实如此。但有个重要背景,就是原料问题——茶叶的标准化程度还远不如咖啡豆,如果再加上水果,标准化难度就更大了。针对这一点,茶颜悦色也在不断改进,同时也会加大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在部分环节用机器替代人工。
支点财经:目前茶饮行业良莠不齐、集中度较低,未来是否会变为五六家头部品牌的状态?
吕良:一定会的。任何行业一定是强者更强、弱者淘汰,资金与资源也会向头部企业集中。而且,集中度提高,也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支点财经:武汉似乎没有诞生头部茶饮品牌,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吕良:我觉得武汉也有不错的茶饮品牌,比如泡沫剧。其实现在说这些还很早,看一个企业不能看短期的曝光率,还是要看能不能跨越周期,能不能十年、二十年后还是活得很好,这才是关键。这个行业里资格最老的就是CoCo、一点点,做了二十多年,我希望我们也能做久一点。
如果将创业比喻成游戏,6年多时间里,吕良带领茶颜悦色在“新手村”长沙不断练级。如今,即将走出去的他,既有担心与思考,又有着无比的期待。
不做长沙“土霸王”
支点财经:你算不算一个很懂茶的人?
吕良:我觉得自己不算特别懂茶,不过,有时“不太懂”反而是好事,不会拘泥于一些传统的条条框框,更加敢于尝试。比如,一些传统茶的爱好者可能会觉得将茶、奶、坚果放一起是糟蹋了茶文化,但我不会有这类想法。
支点财经:很多人说茶颜悦色是长沙的“标签”,你有何感触?
吕良:心里肯定很“爽”,但也特别惶恐,会害怕自己做得不够,配不上这个称号。
支点财经:走出长沙,你最担心什么?
吕良:去了武汉,我们就不算“长沙特色”了,地域稀缺性就没了。但是,除非只想做一辈子长沙“土霸王”,否则就一定要走出去。
我特别佩服喜茶、奈雪这些得到了全国市场验证的企业,不管模式、口感还是服务标准,它们在每个城市都能做到不错的、至少是及格的输出。我们是没有经历这些验证的,去外地后,既不知道团队能否适应当地环境,也不知道脱离了“地区保护”后能不能发挥实力——这些都是挑战。
支点财经:武汉、长沙、常德都是二三线城市,公司未来会不会进入更下沉的市场?
吕良:应该不会考虑,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经济与人口、消费水平、发展潜力都不太符合茶颜悦色的定位。
最大对手是CoCo、一点点
支点财经:你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
吕良:从门店规模、产品价格等方面综合来看,我认为茶颜悦色的对手不是喜茶或奈雪,而是CoCo与一点点。
支点财经:公司哪类门店生意最好?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什么?
吕良:商场里的门店生意相对更好,也是我们布局的重点。长沙、武汉都位于中部,气候相对复杂,天气炎热、寒冷或雨雪天时,都会严重降低临街店的人流量,商场客流量会更加稳定。
至于最火的产品,则是最早推出的“幽兰拿铁”“声声乌龙”这两款,一个浓郁,一个清淡,一个适合男生,一个适合女生。这两款成为经典,只能说很走运。就像一个餐厅刚开张时可能会做很多菜,后来发现只有两三道菜最火,于是成了主打。至于这两款产品累计卖出多少杯,我还真没算过。
支点财经:喜茶、奈雪都推出了“茶饮+面包”的搭配,你们是否也会考虑?
吕良:暂时不考虑。茶颜悦色最大的概念店可达到200多平方米,但最主流小店大概不到30平方米,店面规模还不适合多品类产品的推出。
支点财经:大部分茶饮品牌每季度推出2-3个新品,你们推出新品的节奏如何?
吕良:茶颜悦色一般每年只推两款新品,而且有增有减。一张菜单,SKU一直都在20個左右。
不满意的地方“挺多”
支点财经:茶颜悦色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吕良:其实挺多。我们名气是有了,基本功其实还不到位,供应链、信息化、管理都还要磨一磨。在很多方面,我们要向一点点、CoCo这些做了二十几年的品牌学习。
支点财经:管理方面,是否考虑找职业经理人,自己慢慢退居幕后?
吕良:现在谈这个还太早。当然,不排除在某个阶段,老板发现自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这时确实发现了比自己更适合管理企业的人,他才可能主动退出。
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协调好,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破坏。所以,未来就算找,我也得慢慢接触,觉得合适才会让他去分担一些工作。不过,国内绝大部分老板都是恋战的,不会选择主动退出。
支点财经:有观点认为,国内茶饮行业存在标准化不足、严重依赖人工的短板,星巴克这类咖啡品牌则更为标准化、自动化,你是否认同?
吕良:确实如此。但有个重要背景,就是原料问题——茶叶的标准化程度还远不如咖啡豆,如果再加上水果,标准化难度就更大了。针对这一点,茶颜悦色也在不断改进,同时也会加大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在部分环节用机器替代人工。
行业集中度一定会提高
支点财经:目前茶饮行业良莠不齐、集中度较低,未来是否会变为五六家头部品牌的状态?
吕良:一定会的。任何行业一定是强者更强、弱者淘汰,资金与资源也会向头部企业集中。而且,集中度提高,也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支点财经:武汉似乎没有诞生头部茶饮品牌,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吕良:我觉得武汉也有不错的茶饮品牌,比如泡沫剧。其实现在说这些还很早,看一个企业不能看短期的曝光率,还是要看能不能跨越周期,能不能十年、二十年后还是活得很好,这才是关键。这个行业里资格最老的就是CoCo、一点点,做了二十多年,我希望我们也能做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