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芸芸众“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特征、认知起点和表达方式。如何源自儿童需要又创造儿童需要?如何基于儿童现实又发展儿童可能?如何使得学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需要教师始终坚守儿童立场,从“童心”出发,用“童眼”观照,让学习过程顺应儿童的思维,帮助其实现通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及无限可能的生长。2014年9月下旬,苏州市教科院举行了苏州市小学数学“使用新教材、建构新课堂、推进新课改”专题研讨活动,笔者承担了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一课。下面以此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1.主题情境校本化设置。
(1)出示学校“怡然庭”一角(如图1),引导学生观察架子上摆放了哪些物品,随后从“无序”中抽取出“有序”(如图2)。
(图1) (图2)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生动的“森林舞会”画面——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列,该图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巧合的是,在我校的校园里有一处场景与此主题图表达的意思极其吻合,我们稍加修饰,在教材文本与儿童现实的巧妙结合中,对主题情境进行了校本化处理,找准了教学行进中更接地气的切入点。
(2)继续观察图2:每一层两种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风车和绿植是一个又一个的。
生2:一个小扫把一条清洁鱼,一个小扫把一条清洁鱼……
师:恩,说得多有节奏啊!我们也像他一样有节奏地说一说,小扫把清洁鱼……
生3:它们的前面一个和后面一个是一样的。
…………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每一层摆放的两种物体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这在数学上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学习过程没有排练,每次都是现场直播,“童言”不可预设。在这里,学生对规律的感悟与教材上的呈现不太一样,更具独特性,尤其是第二位学生的表达,稚嫩直观中富含“组”的意蕴。认同学生的既有现状,可以给数学知识在不经意间赋予儿童因子,添加儿童元素,让课堂既见数学又见儿童。
2.“一一对应”个性化表达。
(学生填表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交流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师:如果不去数,你能一眼看出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吗?(稍停片刻,有些学生举手跃跃欲试)你能把你的想法在图上画一画,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吗?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象,要关注现象里的数学内容:“数”能得出物体的数量,“比”能找到相同与不同。教材在学生统计填表、发现规律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会相差1呢?讨论这个问题,一是为了引导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二是引出用“一一对应”的分组方法,使学生确认已经发现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如何找到适合学生表达的最佳路径?笔者顺应儿童的思维,采用上述避重就轻的发问,“一一对应”的思想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中轻轻地靠近、慢慢地浸入。
3.数学模型符号化呈现。
师: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你能用喜欢的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吗?请你任选一幅图,试着在图下面的空白部分画一画。
(生交流,有的用“√”“×”,有的用“☆”“○”,有的用“ ”“-”……表示方法多种多样。)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简单的好方法,真了不起!徐老师是这样表示的(出示三幅图全部用○△表示),可以吗?这时候,○分别代表什么?△呢?(感悟:同一种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物体。)
设疑:每一排的两种物体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生交流: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往下画,画得完吗?有什么好办法?(生提议用省略号表示)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前面一个呢?(逐步出示:○△○△○△……△○)
讨论:○一共有多少个,你能数得出来吗?△呢?○和△哪个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交流时重点质疑:最后一个△和谁是一组?为什么?)如果○有20个,那△有几个?如果△有20个,○有几个?
师(出示变式:○△○△○△……○△):现在○和△哪个多?为什么?比较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它们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生2:第一幅图○比△多1个,第二幅图○和△一样多。
生3:第一幅图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是一样的;第二幅图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不一样。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发现到森林舞会去瞧一瞧。和同桌说一说:每一排两种物体是怎么排列的?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怎么看出来的?
数学模型是现实与数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它既体现了现实世界蕴含的独特的数学规律和模式,也体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固有的意义。所谓建模,就是用数学图像语言或符号语言刻画某种实际问题的数学结构。貌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如何与儿童思维无缝对接呢?“画数学”不失为一项好举措。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达规律,并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异同后,呈现经过创编的教材主题图,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符号再到深化应用的过程。
儿童,永远是学习过程的原点。“不论何时,人,总在中央”,他们的发展情状理应始终处于我们的视野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关注其学习状态,依据儿童的学习状态重新发现其思维起点,因为,只有发现可能,才会生发可能的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1.主题情境校本化设置。
(1)出示学校“怡然庭”一角(如图1),引导学生观察架子上摆放了哪些物品,随后从“无序”中抽取出“有序”(如图2)。
(图1) (图2)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生动的“森林舞会”画面——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列,该图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巧合的是,在我校的校园里有一处场景与此主题图表达的意思极其吻合,我们稍加修饰,在教材文本与儿童现实的巧妙结合中,对主题情境进行了校本化处理,找准了教学行进中更接地气的切入点。
(2)继续观察图2:每一层两种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风车和绿植是一个又一个的。
生2:一个小扫把一条清洁鱼,一个小扫把一条清洁鱼……
师:恩,说得多有节奏啊!我们也像他一样有节奏地说一说,小扫把清洁鱼……
生3:它们的前面一个和后面一个是一样的。
…………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每一层摆放的两种物体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这在数学上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学习过程没有排练,每次都是现场直播,“童言”不可预设。在这里,学生对规律的感悟与教材上的呈现不太一样,更具独特性,尤其是第二位学生的表达,稚嫩直观中富含“组”的意蕴。认同学生的既有现状,可以给数学知识在不经意间赋予儿童因子,添加儿童元素,让课堂既见数学又见儿童。
2.“一一对应”个性化表达。
(学生填表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交流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师:如果不去数,你能一眼看出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吗?(稍停片刻,有些学生举手跃跃欲试)你能把你的想法在图上画一画,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吗?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象,要关注现象里的数学内容:“数”能得出物体的数量,“比”能找到相同与不同。教材在学生统计填表、发现规律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会相差1呢?讨论这个问题,一是为了引导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二是引出用“一一对应”的分组方法,使学生确认已经发现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如何找到适合学生表达的最佳路径?笔者顺应儿童的思维,采用上述避重就轻的发问,“一一对应”的思想在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中轻轻地靠近、慢慢地浸入。
3.数学模型符号化呈现。
师: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你能用喜欢的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吗?请你任选一幅图,试着在图下面的空白部分画一画。
(生交流,有的用“√”“×”,有的用“☆”“○”,有的用“ ”“-”……表示方法多种多样。)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简单的好方法,真了不起!徐老师是这样表示的(出示三幅图全部用○△表示),可以吗?这时候,○分别代表什么?△呢?(感悟:同一种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物体。)
设疑:每一排的两种物体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生交流: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往下画,画得完吗?有什么好办法?(生提议用省略号表示)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前面一个呢?(逐步出示:○△○△○△……△○)
讨论:○一共有多少个,你能数得出来吗?△呢?○和△哪个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交流时重点质疑:最后一个△和谁是一组?为什么?)如果○有20个,那△有几个?如果△有20个,○有几个?
师(出示变式:○△○△○△……○△):现在○和△哪个多?为什么?比较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它们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生2:第一幅图○比△多1个,第二幅图○和△一样多。
生3:第一幅图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是一样的;第二幅图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不一样。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发现到森林舞会去瞧一瞧。和同桌说一说:每一排两种物体是怎么排列的?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怎么看出来的?
数学模型是现实与数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它既体现了现实世界蕴含的独特的数学规律和模式,也体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固有的意义。所谓建模,就是用数学图像语言或符号语言刻画某种实际问题的数学结构。貌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如何与儿童思维无缝对接呢?“画数学”不失为一项好举措。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达规律,并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异同后,呈现经过创编的教材主题图,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符号再到深化应用的过程。
儿童,永远是学习过程的原点。“不论何时,人,总在中央”,他们的发展情状理应始终处于我们的视野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关注其学习状态,依据儿童的学习状态重新发现其思维起点,因为,只有发现可能,才会生发可能的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