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盛世花城小区的张大爷今年63岁。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的他,日前为买一件衣服而感到烦恼。“我想买一件时尚一点的白衬衫,因为人老了体形变化很大,现在给年轻人做的衬衫我穿不了,而给老年人做的衬衫样式又太单一,不够时尚。”他几乎跑遍了所有商场,都买不到适合他且时尚——点的白衬衫。
“我相信我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上了岁数的老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老年人用品市场,应该引起更多企业的注意。”张大爷说起这话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近11%,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2.84亿。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市场已经发展充分。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2010将达到1万亿,而目前我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
纵观现阶段老龄产业的发展,不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赶不上其他产业的发展。
潜力巨大却不温不火的老年产业市场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而中国的老龄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也预测,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达到8383亿元;到2020年时将达到28,145亿元;到2030年,将增加到73,219亿元。
早在1997年5月,全国老龄协会等单位召开了老龄产业研讨会。随后,各个地方开始关注和研究老龄产业,企业界也开拓老年市场,开发老年用品,拓展老年服务项目。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与之相关的老龄产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注点。老龄产业这几年逐渐升温,乃至被称为“朝阳产业”,上海等城市近年来已举办多届老龄产业国际博览会。但就整体而言,老龄产业仍处于“温而不火”的困境。
老龄产业长久以来存在的“启而不动”、“温而不火”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在于老年人需求特点自身。比如,老年人在消费上表现出较为理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不受攀比心理的影响,使老年市场的“示范作用”减弱。在消费观念上,老人清心寡欲,俭朴自持、知足常乐、去奢从俭,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欲望。此外,近年来我国的退休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继进行改革,社会转型时期增加了老年消费的不确定性。老年人消费的能力也相对较低,他们除了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费外,不善于、更不精于通过交换来获取自己满意的商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睛昏花了、耳朵不灵了、腿脚不便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窄了,而这些变化都增加了老年人购物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低下。
和巨大的老年需求相比,老年产品的供给存在经营老年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老年产品个性不突出,价格定价不合理,促销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商业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昧着良心赚黑心钱,使老年人对购物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他们害怕上当受骗的想法十分普遍,因而减少、甚至放弃自己的购买行为。在另一方面,由于老年市场一般不存在高利、更不存在暴利的机会,因而为急功近利的企业所不顾,从根本上缺乏发展老龄产业的动力。这也正是目前我国企业很少进入老龄产业,即使有少量企业进入,也很快退出的根本原因。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滞后的根还是在于需求,但不是老年需求不大,而是老年人的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老年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是潜在的,并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和激励出来。
发达国家老年产业给我们的启示
目标消费群体是产业、产品定位的核心,而消费群体的数量和消费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引发产业的聚集。针对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正在这一背景之下受到投资界的关注。
国内老年人产业目前大多以老年人生理老化、需要调理、保健为出发点,因此,老年产品的发展更多的聚集在保健品行业,这显然是对老年产业过于狭窄的定位。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老年用品的开发,厂商千方百计地生产迎合老年人需要的各种产品。从药品到宠物食品、家居安全防盗系统、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等等,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2004年10月在日本东京的一个高科技展会上,TU-KA集团与京瓷联合发布了只有拨打和接听功能的手机“TU-KA S”。TU-KA S的设计思想是用手机的形式再现家用电话机的功能,只配备了接听、拨打功能,省略了一切复杂的手机功能设置。考虑到老年人听力衰退,受话器、扬声器采用了尺寸比普通手机更大的型号,TU-KA S不需调节音量就能听到饱满的声音。由于功能简化,TU-KA S的零售价约合人民币384元。而TU-KA S上市半年在日本的销售就超过50万台。
TU-KA S的设计人员表示,“在手机的市场定位中,高龄用户确实很难定位。很多老年人需要手机,但市场上的手机因为功能过于复杂而令很多老年人望而生畏,有些老年人反映说,手机电源怎么打开都不知道,操作起来很难。TU-KA S就在于向老年人提供操作方法非常直观而且价格适宜的产品。”
TU-KA S的成功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老年人一样需要享受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带来的便利。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产业类别中都可以将老年人锁定为其目标消费群体。
法国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祖母牌黑咖啡广告,满头银丝的老人代替了美貌的年轻女郎,成为品尝酸奶的广告模特。在纽约繁华的商业街上已有多家老年人商店,老人玩具公司、老人旅游公司、老年教育中心。
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在当地商场都会发现相当“另类”的产品:比如市场上卖的口香糖,戴假牙的老人多数不敢问津,可国外就开发出适合老年人戴假牙时咀嚼的口香糖。方便老人使用的粗杆笔,加木柄的餐刀或是老年人玩具,还有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可自由调节音量的增音电话机,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比一般乒乓球大一倍的休闲乒乓球等等。
除了在产品开发上需要借鉴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这外,对于国内老年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之上区别对待。
从发达国家来看,老年产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分散到聚集,然后再到全面渗透的过程。而中国老年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由分散走向聚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慈勤英教授分析说。
老年产业如何进入“深水区”
与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相比,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只在“浅水区”。业内人士指出,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整体性政策没有到位。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对自身定位尚存疑惑。
以国内老年产业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为例,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介绍:“市政府提出了对每家机构的养老床位补贴5000元,区县1:1 的配比,通过这几年努力,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非常高。到现在为止,整个上海的养老机构是560家,社会办的养老机构达到了260家,这几年每年都在增加。从2007年的数字统计来看,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已经占到了总量的69.9%,也就是将来社会办的养老机构每年在递增,这与我们这几年的政府政策引导有关。”但对于老年用品生产商、养老服务提供商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尚不充分。高菊兰并不讳言:“目前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存在很多空白。”
的确,目前我国老龄产业中的知名品牌不多,老年服饰、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保险、老年电视节目、老年报刊等均存在很大市场空白。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不强,缺乏资金和手段来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
老年人购买力不强,消费观念落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保障不够完善。为防止因病致贫,绝大多数老人都选择积蓄。虽然在政府支持下,部分商业保险公司也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银发无忧”意外险。但总体而言,社会保险的结算网络仍需扩大,为老年人设计的商业保险产品仍十分缺乏。
此外,老龄市场有待规范。老年人经济实力相对较低、信息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一些旅行社对60岁以上的旅行者加收旅费和保险费,抬高了老年旅游的门槛。一些假冒伪劣保健产品也盯住了老年人,利用其法律知识不足、防范手段落后等弱点,以免费体检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
业内专家还建议,当前要优先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养老服务和特需用品,切实做好老年人迫切需要、与他们生活最为贴近的工作,如空巢家庭、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和医疗护理,老年人特需用品等。
多管齐下加速老龄产业“升温”
为加速老龄产业的“升温”,专家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政府建立一整套专门针对老龄产业的激励和倡导机制,搭建良好的市场平台。一方面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另一方面也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合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从而来激活老年人的消费热情,熟悉商品交换规律;这样也能品尝到现代生活的乐趣,促使巨大的老年潜在需求尽快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是要鼓励老年人对高科技消费的向往。政府可通过无偿提供培训、实习等手段,提高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能力,让他们迅速汇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这样,一方面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扩大老年市场的规模,同时鼓励老年人通过公共服务网络实现消费行为。政府可以通过组建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服务网络,以减轻老年人的购物困难,重新燃起老年人的消费热情。上海实施的“安康通”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年人只要在家里按一下“安康通”,就会有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或代购商品,让老年人能极其便利、快速地实现消费。如果上海的“安康通”网络提供的服务范围能从目前的病残、孤独老人扩展到普通老人,那非常有利于老人相关行业的快速成长。
再次,要鼓励老年专用品和服务的市场专业化、连锁化供应方式,改变“散”而“少”的局面,方便老年消费者,扩大其消费选择余地,诱导消费。政府对从事老年用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和专业销售企业可以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先或鼓励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还应适当提高贫困老人补助标准,对孤寡、生活困难和身体残障等特殊老人群体给予特殊补贴、补助或救济,适当提高他们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水平。另外,在条件具备的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在适度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金标准。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说:“如果说过去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我认为,21世纪将会是老龄产业和少儿产业平分秋色甚至老龄产业更加辉煌的时代。”
“我相信我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上了岁数的老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老年人用品市场,应该引起更多企业的注意。”张大爷说起这话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近11%,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2.84亿。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市场已经发展充分。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2010将达到1万亿,而目前我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
纵观现阶段老龄产业的发展,不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赶不上其他产业的发展。
潜力巨大却不温不火的老年产业市场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而中国的老龄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也预测,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达到8383亿元;到2020年时将达到28,145亿元;到2030年,将增加到73,219亿元。
早在1997年5月,全国老龄协会等单位召开了老龄产业研讨会。随后,各个地方开始关注和研究老龄产业,企业界也开拓老年市场,开发老年用品,拓展老年服务项目。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速,与之相关的老龄产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注点。老龄产业这几年逐渐升温,乃至被称为“朝阳产业”,上海等城市近年来已举办多届老龄产业国际博览会。但就整体而言,老龄产业仍处于“温而不火”的困境。
老龄产业长久以来存在的“启而不动”、“温而不火”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在于老年人需求特点自身。比如,老年人在消费上表现出较为理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不受攀比心理的影响,使老年市场的“示范作用”减弱。在消费观念上,老人清心寡欲,俭朴自持、知足常乐、去奢从俭,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欲望。此外,近年来我国的退休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继进行改革,社会转型时期增加了老年消费的不确定性。老年人消费的能力也相对较低,他们除了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费外,不善于、更不精于通过交换来获取自己满意的商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睛昏花了、耳朵不灵了、腿脚不便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窄了,而这些变化都增加了老年人购物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低下。
和巨大的老年需求相比,老年产品的供给存在经营老年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老年产品个性不突出,价格定价不合理,促销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商业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昧着良心赚黑心钱,使老年人对购物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他们害怕上当受骗的想法十分普遍,因而减少、甚至放弃自己的购买行为。在另一方面,由于老年市场一般不存在高利、更不存在暴利的机会,因而为急功近利的企业所不顾,从根本上缺乏发展老龄产业的动力。这也正是目前我国企业很少进入老龄产业,即使有少量企业进入,也很快退出的根本原因。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滞后的根还是在于需求,但不是老年需求不大,而是老年人的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老年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是潜在的,并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和激励出来。
发达国家老年产业给我们的启示
目标消费群体是产业、产品定位的核心,而消费群体的数量和消费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引发产业的聚集。针对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正在这一背景之下受到投资界的关注。
国内老年人产业目前大多以老年人生理老化、需要调理、保健为出发点,因此,老年产品的发展更多的聚集在保健品行业,这显然是对老年产业过于狭窄的定位。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老年用品的开发,厂商千方百计地生产迎合老年人需要的各种产品。从药品到宠物食品、家居安全防盗系统、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等等,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2004年10月在日本东京的一个高科技展会上,TU-KA集团与京瓷联合发布了只有拨打和接听功能的手机“TU-KA S”。TU-KA S的设计思想是用手机的形式再现家用电话机的功能,只配备了接听、拨打功能,省略了一切复杂的手机功能设置。考虑到老年人听力衰退,受话器、扬声器采用了尺寸比普通手机更大的型号,TU-KA S不需调节音量就能听到饱满的声音。由于功能简化,TU-KA S的零售价约合人民币384元。而TU-KA S上市半年在日本的销售就超过50万台。
TU-KA S的设计人员表示,“在手机的市场定位中,高龄用户确实很难定位。很多老年人需要手机,但市场上的手机因为功能过于复杂而令很多老年人望而生畏,有些老年人反映说,手机电源怎么打开都不知道,操作起来很难。TU-KA S就在于向老年人提供操作方法非常直观而且价格适宜的产品。”
TU-KA S的成功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老年人一样需要享受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带来的便利。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产业类别中都可以将老年人锁定为其目标消费群体。
法国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祖母牌黑咖啡广告,满头银丝的老人代替了美貌的年轻女郎,成为品尝酸奶的广告模特。在纽约繁华的商业街上已有多家老年人商店,老人玩具公司、老人旅游公司、老年教育中心。
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在当地商场都会发现相当“另类”的产品:比如市场上卖的口香糖,戴假牙的老人多数不敢问津,可国外就开发出适合老年人戴假牙时咀嚼的口香糖。方便老人使用的粗杆笔,加木柄的餐刀或是老年人玩具,还有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可自由调节音量的增音电话机,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比一般乒乓球大一倍的休闲乒乓球等等。
除了在产品开发上需要借鉴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这外,对于国内老年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之上区别对待。
从发达国家来看,老年产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分散到聚集,然后再到全面渗透的过程。而中国老年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由分散走向聚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慈勤英教授分析说。
老年产业如何进入“深水区”
与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相比,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只在“浅水区”。业内人士指出,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整体性政策没有到位。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对自身定位尚存疑惑。
以国内老年产业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为例,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介绍:“市政府提出了对每家机构的养老床位补贴5000元,区县1:1 的配比,通过这几年努力,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非常高。到现在为止,整个上海的养老机构是560家,社会办的养老机构达到了260家,这几年每年都在增加。从2007年的数字统计来看,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已经占到了总量的69.9%,也就是将来社会办的养老机构每年在递增,这与我们这几年的政府政策引导有关。”但对于老年用品生产商、养老服务提供商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尚不充分。高菊兰并不讳言:“目前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存在很多空白。”
的确,目前我国老龄产业中的知名品牌不多,老年服饰、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保险、老年电视节目、老年报刊等均存在很大市场空白。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不强,缺乏资金和手段来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
老年人购买力不强,消费观念落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保障不够完善。为防止因病致贫,绝大多数老人都选择积蓄。虽然在政府支持下,部分商业保险公司也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银发无忧”意外险。但总体而言,社会保险的结算网络仍需扩大,为老年人设计的商业保险产品仍十分缺乏。
此外,老龄市场有待规范。老年人经济实力相对较低、信息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一些旅行社对60岁以上的旅行者加收旅费和保险费,抬高了老年旅游的门槛。一些假冒伪劣保健产品也盯住了老年人,利用其法律知识不足、防范手段落后等弱点,以免费体检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
业内专家还建议,当前要优先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养老服务和特需用品,切实做好老年人迫切需要、与他们生活最为贴近的工作,如空巢家庭、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和医疗护理,老年人特需用品等。
多管齐下加速老龄产业“升温”
为加速老龄产业的“升温”,专家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政府建立一整套专门针对老龄产业的激励和倡导机制,搭建良好的市场平台。一方面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另一方面也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合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从而来激活老年人的消费热情,熟悉商品交换规律;这样也能品尝到现代生活的乐趣,促使巨大的老年潜在需求尽快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是要鼓励老年人对高科技消费的向往。政府可通过无偿提供培训、实习等手段,提高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能力,让他们迅速汇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这样,一方面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扩大老年市场的规模,同时鼓励老年人通过公共服务网络实现消费行为。政府可以通过组建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服务网络,以减轻老年人的购物困难,重新燃起老年人的消费热情。上海实施的“安康通”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年人只要在家里按一下“安康通”,就会有专业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或代购商品,让老年人能极其便利、快速地实现消费。如果上海的“安康通”网络提供的服务范围能从目前的病残、孤独老人扩展到普通老人,那非常有利于老人相关行业的快速成长。
再次,要鼓励老年专用品和服务的市场专业化、连锁化供应方式,改变“散”而“少”的局面,方便老年消费者,扩大其消费选择余地,诱导消费。政府对从事老年用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和专业销售企业可以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先或鼓励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还应适当提高贫困老人补助标准,对孤寡、生活困难和身体残障等特殊老人群体给予特殊补贴、补助或救济,适当提高他们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水平。另外,在条件具备的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在适度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金标准。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说:“如果说过去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我认为,21世纪将会是老龄产业和少儿产业平分秋色甚至老龄产业更加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