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陶都,紫艺芳华,五百余年紫砂壶艺历久弥新。三大经典器型:光素器、花器、筋纹器,以及衍生出的花素结合的改良技法、融合雕塑技法的塑器、陶艺系列、仿青铜器壶型等紫砂壶艺,在继承传统的壶艺过程中不断融合创新,形成了紫砂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创作氛围,也成为手工艺创作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
诗句中“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说的是葫芦的成长过程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画作中“福禄图”常有寓意多子多孙,又谐音“福禄”,成为画中的仙物;葫芦也是佛家与道家的神物,聚仙气、蕴灵气,同样也成为紫砂壶艺创作的常用素材。
1 临自然清趣,得大道之理
在紫砂壶艺的创作过程中,大家都在讨论、探究、思考并深入研究紫砂艺术道法自然的真谛,以便更好地把握紫砂壶艺的创作思想内涵与艺术的深刻哲理,去参悟其中的奥妙,更好地指导紫砂艺术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光素器还是筋纹器抑或是花货作品,历经一代又一代紫砂前辈的摸索,在传统中继承创新、在创新中思索创作的传统精神。当然,“葫芦壶”(见图1)是沿着传统紫砂壶艺的创作技法,并深入自然葫芦的植株及果实,观其形、赏其意、探其神,变其轮廓,并融合紫砂的可塑性创作而成。
真正开始创作“葫芦壶”还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葫芦壶”在传统的器型中也是很多的,最经典的就是“曼生葫芦壶”,所以创作“葫芦壶”继承容易,创新难。在翻阅很多文献资料的同时,对比了花货葫芦的仿真艺术效果,“曼生葫芦壶”的精巧趣味,圆器的珠圆玉润,各取其妙而着手设计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紫砂壶艺原创的特殊性与艺术的生命活力。
所以,“葫芦壶”的创作是理论指导创作实践的过程,又是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的过程。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对史料的查阅、对前人紫砂壶艺的探究,塑壶成型。得大自然造物的清趣之趣,思考“道”中简而不单的艺术神韵,融于思想之中,运用在实践之中。
2 大道至简而久,传器至精而远
“葫芦壶”与其说是个人的原创作品,不如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辈们的优秀紫砂壶艺并根据自我的感悟与思考创作而成之果。整件作品以“圆”为身,柔润挺括而又气度不凡,壶身扁润饱满,外轮廓神似一只大葫芦,一气呵成;弯嘴在处理的过程中,其实是依据真实的葫芦生长时与藤蔓连接处的自然形态为原型创作的,小嘴朝上,流露出的是生命向上的积极思想;嵌盖与壶身一气呵成,纹丝合缝,考验着创作时的耐心与细心,也是整件作品能否完美完成的重要一部分;壶钮直接塑形一颗小葫芦,灵秀轻盈,斜向上45°角,与整件作品的比例搭配恰到好处,毅然保持着整体的平衡性与艺术的欣赏性,恰巧将紫砂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完美无缺;环柄是简化了葫芦藤蔓的柔韧与美感,又若耳状,继承了传统壶型壶柄的创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端把的舒适,在壶柄的右上方添加了柱形装饰,与顾景舟大师“上新桥壶”柄上的装饰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整件作品线条简约而不简单,工艺灵妙而不粗拙,透着对自然的憧憬,对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诉于一壶之中,是将传统的文化艺术融于一体,而有突破固有的“葫芦壶”的创作技法。“为道日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去繁求简,懂得舍弃,是追求紫砂壶艺过程中的感悟,也只有这样的紫砂壶艺追求,才会有更多的紫砂艺术精品在思想之外、又在思想之中存留长久。
3 不依葫芦画瓢,应得葫芦大美
所谓“术业有专攻”,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与艺术理解不一,文化水平不同,性情眼光不一样,而又通过手中的创作,将思想之中的“虚拟存在”转化为物体的“真实存在”,而这个过程中又会因为每个人的传承技法、创作手法、自我技能高低而表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也是艺术品个性化、多样化的表现。正是如此,“葫芦壶”除了模仿其原作壶型的外形,而不可能作出与“葫芦壶”一模一样的作品,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与用力不一样,因此个人的创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在原创的作品与创新的作品之别谈论中,任何作品都是创作者当时的思想、手法力度、周边环境决定了一件真正的作品的唯一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通过对“葫芦壶“的构思、设计、创作、烧制以及个人的思考,艺术的创作不能依葫芦画瓢,而要深思其中的思想与内涵,探究“功在壶外”的“外”在关联,才能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4 结 语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一句既唯美、又充满现实色彩的诗句,蕴于“葫芦壶”中,是有人文关怀的浪漫情怀,兼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实主义收获的喜悦。对于紫砂壶艺创作者来说,任何形态的紫砂壶,都是通过创作者思想的不断拓展,眼界的不断打开,技法技艺的不断摸索,在这过程中接受前辈们的文论著作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个人的艺术创作走向更高、更远、更有思想的境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一味“依葫芦画瓢”。
诗句中“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说的是葫芦的成长过程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画作中“福禄图”常有寓意多子多孙,又谐音“福禄”,成为画中的仙物;葫芦也是佛家与道家的神物,聚仙气、蕴灵气,同样也成为紫砂壶艺创作的常用素材。
1 临自然清趣,得大道之理
在紫砂壶艺的创作过程中,大家都在讨论、探究、思考并深入研究紫砂艺术道法自然的真谛,以便更好地把握紫砂壶艺的创作思想内涵与艺术的深刻哲理,去参悟其中的奥妙,更好地指导紫砂艺术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光素器还是筋纹器抑或是花货作品,历经一代又一代紫砂前辈的摸索,在传统中继承创新、在创新中思索创作的传统精神。当然,“葫芦壶”(见图1)是沿着传统紫砂壶艺的创作技法,并深入自然葫芦的植株及果实,观其形、赏其意、探其神,变其轮廓,并融合紫砂的可塑性创作而成。
真正开始创作“葫芦壶”还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葫芦壶”在传统的器型中也是很多的,最经典的就是“曼生葫芦壶”,所以创作“葫芦壶”继承容易,创新难。在翻阅很多文献资料的同时,对比了花货葫芦的仿真艺术效果,“曼生葫芦壶”的精巧趣味,圆器的珠圆玉润,各取其妙而着手设计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紫砂壶艺原创的特殊性与艺术的生命活力。
所以,“葫芦壶”的创作是理论指导创作实践的过程,又是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的过程。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对史料的查阅、对前人紫砂壶艺的探究,塑壶成型。得大自然造物的清趣之趣,思考“道”中简而不单的艺术神韵,融于思想之中,运用在实践之中。
2 大道至简而久,传器至精而远
“葫芦壶”与其说是个人的原创作品,不如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辈们的优秀紫砂壶艺并根据自我的感悟与思考创作而成之果。整件作品以“圆”为身,柔润挺括而又气度不凡,壶身扁润饱满,外轮廓神似一只大葫芦,一气呵成;弯嘴在处理的过程中,其实是依据真实的葫芦生长时与藤蔓连接处的自然形态为原型创作的,小嘴朝上,流露出的是生命向上的积极思想;嵌盖与壶身一气呵成,纹丝合缝,考验着创作时的耐心与细心,也是整件作品能否完美完成的重要一部分;壶钮直接塑形一颗小葫芦,灵秀轻盈,斜向上45°角,与整件作品的比例搭配恰到好处,毅然保持着整体的平衡性与艺术的欣赏性,恰巧将紫砂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完美无缺;环柄是简化了葫芦藤蔓的柔韧与美感,又若耳状,继承了传统壶型壶柄的创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端把的舒适,在壶柄的右上方添加了柱形装饰,与顾景舟大师“上新桥壶”柄上的装饰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整件作品线条简约而不简单,工艺灵妙而不粗拙,透着对自然的憧憬,对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诉于一壶之中,是将传统的文化艺术融于一体,而有突破固有的“葫芦壶”的创作技法。“为道日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去繁求简,懂得舍弃,是追求紫砂壶艺过程中的感悟,也只有这样的紫砂壶艺追求,才会有更多的紫砂艺术精品在思想之外、又在思想之中存留长久。
3 不依葫芦画瓢,应得葫芦大美
所谓“术业有专攻”,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与艺术理解不一,文化水平不同,性情眼光不一样,而又通过手中的创作,将思想之中的“虚拟存在”转化为物体的“真实存在”,而这个过程中又会因为每个人的传承技法、创作手法、自我技能高低而表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也是艺术品个性化、多样化的表现。正是如此,“葫芦壶”除了模仿其原作壶型的外形,而不可能作出与“葫芦壶”一模一样的作品,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与用力不一样,因此个人的创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在原创的作品与创新的作品之别谈论中,任何作品都是创作者当时的思想、手法力度、周边环境决定了一件真正的作品的唯一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通过对“葫芦壶“的构思、设计、创作、烧制以及个人的思考,艺术的创作不能依葫芦画瓢,而要深思其中的思想与内涵,探究“功在壶外”的“外”在关联,才能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4 结 语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一句既唯美、又充满现实色彩的诗句,蕴于“葫芦壶”中,是有人文关怀的浪漫情怀,兼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实主义收获的喜悦。对于紫砂壶艺创作者来说,任何形态的紫砂壶,都是通过创作者思想的不断拓展,眼界的不断打开,技法技艺的不断摸索,在这过程中接受前辈们的文论著作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个人的艺术创作走向更高、更远、更有思想的境界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一味“依葫芦画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