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生而言,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如图1)算是“老熟人”了,从机械功到电功,从热到能,这些物理量都是用“焦耳(J)”作为国际单位的。
焦耳1818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啤酒厂厂主家庭,从童年时代起,焦耳就在家里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后来父亲把年近70的著名化学家道尔顿请到家中,给16岁的焦耳当家庭教师,指导他学习初等数学、自然哲学和化学。从1837年开始,焦耳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不断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19世纪中叶正值“永动机”热风行整个欧洲,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都幻想能制造出“永动机”(指不消耗能量,却能永远做功的机器),焦耳也曾深陷此道,他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设计方案,制作机件,但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为什么看来好像无懈可击的设计,并不能让机器“永动”呢?焦耳意识到“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他认定,“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条自然的普遍规律。
1840年,焦耳发表了论文《论伏打电所产生的热》,提出了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的一条定律:将通电的金属丝放入水中,水会发热,通过精密的测试发现,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Q=PRt),随后,他又发现无论化学能、电能所产生的热都相当于做了一定的功,1845年,他带上自己的实验仪器及报告参加在剑桥举行的学术会议,他当场做完实验并宣布:自然界的力(能)是不能毁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力(能),总得到相当的热,听到这个结论,台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纷纷摇头,连法拉第也说:“这不太可能吧,”更有一个叫威廉,汤姆孙的教授非常不礼貌地当场退出会场。
焦耳并没有把人们的不理解放在心上,他回家继续做着实验。两年后,他带着自己新设计的实验又来到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现场,焦耳一边当众演示他的新实验,一边解释:“你们看,机械能是可以定量地转化为热的,反之,热也可以转化为功……”突然,台下有人大叫道:“胡说,热是一种物质,他与功毫无关系。”说这话的人正是汤姆孙,焦耳非常冷静地回答到:“热不能做功,那蒸汽机的活塞为什么会动?能量要是不守恒,‘永动机’为什么总也造不成?”焦耳平淡的几句话顿时让全场鸦雀无声,台下的教授们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
汤姆孙碰了钉子后,也开始思考起来,他开始做实验,找资料,终于发现的确是自己错了。于是,他带上自己的实验成果去找焦耳,请焦耳共同探讨这个发现,看着焦耳实验室里各种自制的仪器,他深深为焦耳的坚韧不拔而感动。他说:“真的对不起,过去,我们这些人给了您多大的压力呀,请您原谅,一个科学家在新观点面前有时也会表现得很无知。”一切都变得光明了,两人并肩而坐,开始研究起实验来。
1853年,两人终于共同完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精确表述: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作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成为全部自然科学的基石。
焦耳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曾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奖章,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
责任编辑 程哲
焦耳1818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啤酒厂厂主家庭,从童年时代起,焦耳就在家里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后来父亲把年近70的著名化学家道尔顿请到家中,给16岁的焦耳当家庭教师,指导他学习初等数学、自然哲学和化学。从1837年开始,焦耳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不断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19世纪中叶正值“永动机”热风行整个欧洲,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都幻想能制造出“永动机”(指不消耗能量,却能永远做功的机器),焦耳也曾深陷此道,他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设计方案,制作机件,但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为什么看来好像无懈可击的设计,并不能让机器“永动”呢?焦耳意识到“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他认定,“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条自然的普遍规律。
1840年,焦耳发表了论文《论伏打电所产生的热》,提出了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的一条定律:将通电的金属丝放入水中,水会发热,通过精密的测试发现,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Q=PRt),随后,他又发现无论化学能、电能所产生的热都相当于做了一定的功,1845年,他带上自己的实验仪器及报告参加在剑桥举行的学术会议,他当场做完实验并宣布:自然界的力(能)是不能毁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力(能),总得到相当的热,听到这个结论,台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纷纷摇头,连法拉第也说:“这不太可能吧,”更有一个叫威廉,汤姆孙的教授非常不礼貌地当场退出会场。
焦耳并没有把人们的不理解放在心上,他回家继续做着实验。两年后,他带着自己新设计的实验又来到英国科学协会的会议现场,焦耳一边当众演示他的新实验,一边解释:“你们看,机械能是可以定量地转化为热的,反之,热也可以转化为功……”突然,台下有人大叫道:“胡说,热是一种物质,他与功毫无关系。”说这话的人正是汤姆孙,焦耳非常冷静地回答到:“热不能做功,那蒸汽机的活塞为什么会动?能量要是不守恒,‘永动机’为什么总也造不成?”焦耳平淡的几句话顿时让全场鸦雀无声,台下的教授们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
汤姆孙碰了钉子后,也开始思考起来,他开始做实验,找资料,终于发现的确是自己错了。于是,他带上自己的实验成果去找焦耳,请焦耳共同探讨这个发现,看着焦耳实验室里各种自制的仪器,他深深为焦耳的坚韧不拔而感动。他说:“真的对不起,过去,我们这些人给了您多大的压力呀,请您原谅,一个科学家在新观点面前有时也会表现得很无知。”一切都变得光明了,两人并肩而坐,开始研究起实验来。
1853年,两人终于共同完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精确表述: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作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成为全部自然科学的基石。
焦耳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曾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奖章,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
责任编辑 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