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本文从电子实习这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及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电子实习;教学改革
一、普通高校转型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务院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推动高校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促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积极向应用型转变。我校在2016年作为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确立了发展目标,着力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建材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实习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科技人才的大学生,面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除了要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实际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做“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欠缺,电子实训部的教师要对电子实习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为适应我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和示范校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自身缺乏工程经验和专业应用能力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地为应用型教学服务。首先应转变教师思想观念,邀请专家做关于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报告,提高教师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变课程实训为工程能力训练。
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相关部门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查找不足,积极参加固高(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培训。申请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了解工艺流程,学习相关知识,接触工程实际。带着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学习,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导师。同时,在企业中可以搜集和整理到相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学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快教学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实践锻炼,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和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做些工作。将工程实际和工程理念转化到应用型教学上,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
三、打破学科界限,深化实习内容改革
电子技术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工程基础知识,在参加电子实习前,有的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也有非电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知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尽量将电子技术原理的内容压缩,或者以浅显的方式授课,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应用能力的提升。
电子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典型电子线路调试环节,对典型电子线路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具有各个功能模块,涵盖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现代复杂的电子系统都是由若干子系统、子模块组成,各功能模块可以分级调试,最后整体调试。我们把原先现成的电子秒表调试测量,改为了给学生发组合面包板、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接插线,自己安装调试电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继续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识别,同时由于包含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时钟震荡电路、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闸门电路等各功能模块,可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安装调试,可帮助其建立起分级调试、整体统调的思想。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清楚了,如果出现了故障,才能根据故障现象缩小故障范围,使用仪器仪表找到故障并排除之。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初步进行故障排查的能力,培养其工程基础能力。实习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电路进行安装调试。随着学生的成长,其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是一些科技制作的竞赛中,要自己设计、安装调试电路,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電子线路设计制作环节,把原先使用的EDA软件Protel99更新为了较新版本Altium Designer,让学生了解电子线路层次化、一体化设计的思想。设计好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使用热转印机将电路转印到覆铜板上再腐蚀、钻孔得到PCB,自己再插装、焊接元器件,通过调试得到最后的电路板。这样一个流程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PCB从设计到制作有一个体验式的认知。
四、创建开放实验平台,拓展创新能力
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打破以往实验室的封闭状态,实现了一定条件下的资源共享。通过对已有的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式利用,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以开放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性、研究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为主,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实验室参与实验、制作和创新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电子实验室是我校第一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使教学资源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开放的形式有三个层次,其一是基础性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在教师指导下选做一些实验项目。电子实习、实验教学过程逐步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比如学生设计安装电子秒表、数字直流电压表、简易信号发生器、简易数字频率计、编码电子锁、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等。学生通过努力做好小电路,不仅增强了兴趣,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其二是学生具备了电子元件的识别检测能力和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技能,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课程理论知识,可以借助实验室的器材自主完成一些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项目,比如课程设计、科技制作竞赛等实验。通过竞赛,学生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为今后的学习注入动力。再者,学生可以申请跟着教师参与一些科研课题研究,在实验室里完成课题实验,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 开放实验室不仅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大大增强了其独立创新和工程意识。
五、对接企业生产,提升应用能力
在電子工艺实训中,学生需要自己拆装电子元件,焊接组装电子产品。我们把很多大专院校都做的实习内容焊接组装超外差式收音机,改为了每人焊接组装DT830B数字万用表为必做内容,收音机组装作为选做内容或是开放实验项目。
现代电子制造主流工艺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是无需对PCB钻插装孔,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直接贴焊到PCB表面规定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表面贴装技术一经问世,就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是传统通孔组装技术无法比拟的。SMT具有组装密度高、可靠性高、高频特性好、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势,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逐步向着微型化、高集成度、小型便携式方向发展。将现代电子制造主流工艺SMT引入实习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电子工艺不仅仅停留在手工焊接上,还了解了锡膏印刷机、自动贴片机、再流焊机等先进设备,以及先进制造工艺流程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六、总结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给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应用型本科“示范校”建设单位应该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认真做好转型发展的工作,培养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通过电子实习教学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参加实习后的学生在各类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科技制作比赛、毕业设计过程中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大家普遍觉得在电子实习中受益匪浅,而且用人单位也对我校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张男星,桂庆平.高校转型发展:决策与践行——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J].大学(研究版),2017(5):4-15.
[2]高玉娜,胡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50).
[3]李军,朱方明.依托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6(38):32-34.
[4]刘琳,苏寒松,谢亚利.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工艺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3):85-87.
[5]唐如龙,张迅.SMT小型教学系统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41-142.
基金项目:洛阳理工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13JY-030,15JY-005)。
作者简介:李广宏,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关键词: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电子实习;教学改革
一、普通高校转型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务院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推动高校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促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积极向应用型转变。我校在2016年作为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确立了发展目标,着力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建材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电子实习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科技人才的大学生,面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除了要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实际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做“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欠缺,电子实训部的教师要对电子实习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为适应我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和示范校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自身缺乏工程经验和专业应用能力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地为应用型教学服务。首先应转变教师思想观念,邀请专家做关于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报告,提高教师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变课程实训为工程能力训练。
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相关部门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查找不足,积极参加固高(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培训。申请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了解工艺流程,学习相关知识,接触工程实际。带着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学习,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导师。同时,在企业中可以搜集和整理到相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学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快教学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实践锻炼,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和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做些工作。将工程实际和工程理念转化到应用型教学上,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
三、打破学科界限,深化实习内容改革
电子技术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工程基础知识,在参加电子实习前,有的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也有非电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知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尽量将电子技术原理的内容压缩,或者以浅显的方式授课,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应用能力的提升。
电子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典型电子线路调试环节,对典型电子线路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具有各个功能模块,涵盖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现代复杂的电子系统都是由若干子系统、子模块组成,各功能模块可以分级调试,最后整体调试。我们把原先现成的电子秒表调试测量,改为了给学生发组合面包板、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接插线,自己安装调试电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继续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识别,同时由于包含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时钟震荡电路、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闸门电路等各功能模块,可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安装调试,可帮助其建立起分级调试、整体统调的思想。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清楚了,如果出现了故障,才能根据故障现象缩小故障范围,使用仪器仪表找到故障并排除之。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初步进行故障排查的能力,培养其工程基础能力。实习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电路进行安装调试。随着学生的成长,其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是一些科技制作的竞赛中,要自己设计、安装调试电路,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電子线路设计制作环节,把原先使用的EDA软件Protel99更新为了较新版本Altium Designer,让学生了解电子线路层次化、一体化设计的思想。设计好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使用热转印机将电路转印到覆铜板上再腐蚀、钻孔得到PCB,自己再插装、焊接元器件,通过调试得到最后的电路板。这样一个流程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PCB从设计到制作有一个体验式的认知。
四、创建开放实验平台,拓展创新能力
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打破以往实验室的封闭状态,实现了一定条件下的资源共享。通过对已有的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式利用,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以开放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性、研究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为主,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实验室参与实验、制作和创新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电子实验室是我校第一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使教学资源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开放的形式有三个层次,其一是基础性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在教师指导下选做一些实验项目。电子实习、实验教学过程逐步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比如学生设计安装电子秒表、数字直流电压表、简易信号发生器、简易数字频率计、编码电子锁、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等。学生通过努力做好小电路,不仅增强了兴趣,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其二是学生具备了电子元件的识别检测能力和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技能,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课程理论知识,可以借助实验室的器材自主完成一些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项目,比如课程设计、科技制作竞赛等实验。通过竞赛,学生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为今后的学习注入动力。再者,学生可以申请跟着教师参与一些科研课题研究,在实验室里完成课题实验,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 开放实验室不仅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大大增强了其独立创新和工程意识。
五、对接企业生产,提升应用能力
在電子工艺实训中,学生需要自己拆装电子元件,焊接组装电子产品。我们把很多大专院校都做的实习内容焊接组装超外差式收音机,改为了每人焊接组装DT830B数字万用表为必做内容,收音机组装作为选做内容或是开放实验项目。
现代电子制造主流工艺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是无需对PCB钻插装孔,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直接贴焊到PCB表面规定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表面贴装技术一经问世,就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是传统通孔组装技术无法比拟的。SMT具有组装密度高、可靠性高、高频特性好、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势,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逐步向着微型化、高集成度、小型便携式方向发展。将现代电子制造主流工艺SMT引入实习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电子工艺不仅仅停留在手工焊接上,还了解了锡膏印刷机、自动贴片机、再流焊机等先进设备,以及先进制造工艺流程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六、总结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给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应用型本科“示范校”建设单位应该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认真做好转型发展的工作,培养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通过电子实习教学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不仅在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参加实习后的学生在各类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科技制作比赛、毕业设计过程中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大家普遍觉得在电子实习中受益匪浅,而且用人单位也对我校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张男星,桂庆平.高校转型发展:决策与践行——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J].大学(研究版),2017(5):4-15.
[2]高玉娜,胡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50).
[3]李军,朱方明.依托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6(38):32-34.
[4]刘琳,苏寒松,谢亚利.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工艺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3):85-87.
[5]唐如龙,张迅.SMT小型教学系统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41-142.
基金项目:洛阳理工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13JY-030,15JY-005)。
作者简介:李广宏,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