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随之而来的老年病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精神状况的特殊性,患病后的治疗和护理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心理护理更为重要。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感知觉减退,记忆能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趋向不稳定。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大致包括对健康及经济问题的不安;由生活上的不完全适应所造成的焦虑感;在精神上由于兴趣范围变小而造成孤独感;对身体舒适的兴趣增大;活动性减退;对新的情景学习和适应都有困难;一个人孤零零地感到寂寞;猜疑心、嫉妒心加重等。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恐惧:多数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慢性病,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同时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医学知识。尤其是在他们患病住院后,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往往顾虑重重、心神不安,情绪极为不稳定,伴有血压波动、食欲不佳、睡眠不宁和容易疲劳等不适症状。②悲哀、沮丧心理: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对象,往往由于病情迁延不愈,经济条件的优劣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抗病能力,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忧郁沮丧的负性情绪。③孤独心理:多见于子女不在身边,或虽共处一室,但由于代沟,家庭成员之间共同语言少,缺乏沟通,家庭关系趋于松散。另外,丧偶等原因也会造成老年人的孤独感。以致造成这类老年患者心情沉闷、郁郁寡欢,极易产生孤独感,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疾病。④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自尊心增强:人平时性格就较固执,生病后更是固执己见,情绪多不稳定,稍不如意,就会发火。⑤行为退化依赖心理:这类患者一般变得被动、顺从,因此他们的情感十分脆弱,依赖性很强。
我们在对老年病人护理中体会到,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老年病人创造宽敞、明亮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保持床铺及被褥整洁、柔软、舒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障碍物绊倒患者。将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药物放在易取的地方,减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己”,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孤独猜疑的老年患者及自尊心极强的老年病人沟通时,要加倍关心体贴他们,多采用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提倡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体会,这更有利于心情恢复正常心理。对于心情急迫的老年患者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老年病的原理特征。使其能正视自身的疾病,逐渐走向康复。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和视力等功能减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在与病人交流时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年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讲解常用病症等抽象医学理论时要结合实际病例加以说明。针对不同老年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用同情引导启发鼓励安慰等方法与患者交流。对老年患者要细心有耐心。
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
护士要在现有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科普知识和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良好的语言向老年病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用心观察,最大限度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掌握病人年龄、职业、工作经历及家庭成员家庭关系情况。弄清楚疾病的病因及家庭病史。入院前治疗情况、体质状况、心理状态,包括性格特点、爱好、饮食习惯规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确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且要经常开导劝解病人,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护士应该做到对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文雅,耐心向患者解答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一些内心的苦衷,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向患者告知收费情况,征求治疗意见,这样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医院的治疗。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用心、精心。由于老人免疫力、视力、听力等功能减退,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患者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需要我们给老年人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与其聊天,多听他们倾诉。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和蔼的言行去关怀体贴病人。
护理人员不能因工作量大而表现出不耐烦的工作情绪,应经常巡视病房,耐心疏导和安慰病人,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结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细心照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病情早日好转。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细化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情况值班人员少时酌情安排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上助班,以确保单独值班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护士长应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
加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
随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逐年增加,要注意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关键是健全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入院护理制度、住院陪伴制度、外出检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操作常规制度以此来规范护理行为。针对高龄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利用护理会诊提前进行分析与防范。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总之,老年患者因年龄增大,身体有疾病,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常出现多疑、敏感、焦虑、恐惧、忧郁等的心理问题。护士要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还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满足其情感寄托及心理需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疾病早日好转,所以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在康复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感知觉减退,记忆能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趋向不稳定。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大致包括对健康及经济问题的不安;由生活上的不完全适应所造成的焦虑感;在精神上由于兴趣范围变小而造成孤独感;对身体舒适的兴趣增大;活动性减退;对新的情景学习和适应都有困难;一个人孤零零地感到寂寞;猜疑心、嫉妒心加重等。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恐惧:多数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慢性病,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同时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医学知识。尤其是在他们患病住院后,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往往顾虑重重、心神不安,情绪极为不稳定,伴有血压波动、食欲不佳、睡眠不宁和容易疲劳等不适症状。②悲哀、沮丧心理: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对象,往往由于病情迁延不愈,经济条件的优劣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抗病能力,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忧郁沮丧的负性情绪。③孤独心理:多见于子女不在身边,或虽共处一室,但由于代沟,家庭成员之间共同语言少,缺乏沟通,家庭关系趋于松散。另外,丧偶等原因也会造成老年人的孤独感。以致造成这类老年患者心情沉闷、郁郁寡欢,极易产生孤独感,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疾病。④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自尊心增强:人平时性格就较固执,生病后更是固执己见,情绪多不稳定,稍不如意,就会发火。⑤行为退化依赖心理:这类患者一般变得被动、顺从,因此他们的情感十分脆弱,依赖性很强。
我们在对老年病人护理中体会到,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老年病人创造宽敞、明亮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保持床铺及被褥整洁、柔软、舒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障碍物绊倒患者。将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药物放在易取的地方,减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己”,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孤独猜疑的老年患者及自尊心极强的老年病人沟通时,要加倍关心体贴他们,多采用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提倡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体会,这更有利于心情恢复正常心理。对于心情急迫的老年患者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老年病的原理特征。使其能正视自身的疾病,逐渐走向康复。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和视力等功能减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在与病人交流时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年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讲解常用病症等抽象医学理论时要结合实际病例加以说明。针对不同老年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用同情引导启发鼓励安慰等方法与患者交流。对老年患者要细心有耐心。
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
护士要在现有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科普知识和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良好的语言向老年病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用心观察,最大限度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掌握病人年龄、职业、工作经历及家庭成员家庭关系情况。弄清楚疾病的病因及家庭病史。入院前治疗情况、体质状况、心理状态,包括性格特点、爱好、饮食习惯规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确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且要经常开导劝解病人,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护士应该做到对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文雅,耐心向患者解答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一些内心的苦衷,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向患者告知收费情况,征求治疗意见,这样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医院的治疗。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用心、精心。由于老人免疫力、视力、听力等功能减退,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患者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需要我们给老年人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与其聊天,多听他们倾诉。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和蔼的言行去关怀体贴病人。
护理人员不能因工作量大而表现出不耐烦的工作情绪,应经常巡视病房,耐心疏导和安慰病人,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结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细心照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病情早日好转。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细化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情况值班人员少时酌情安排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上助班,以确保单独值班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护士长应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
加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
随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逐年增加,要注意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关键是健全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入院护理制度、住院陪伴制度、外出检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操作常规制度以此来规范护理行为。针对高龄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利用护理会诊提前进行分析与防范。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总之,老年患者因年龄增大,身体有疾病,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常出现多疑、敏感、焦虑、恐惧、忧郁等的心理问题。护士要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还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满足其情感寄托及心理需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疾病早日好转,所以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在康复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