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地方志作为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是展示当代中国风范的载体,其科学性是勿须置疑的。诚然,什么是志书的科学性?有人说“科学性就是利用现代科学观念,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也有人说“科学性实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这些说法固然不能说错,但太笼统,不够贴切。学术界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其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据此,我认为“科学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的理解是较准确和贴切的。
2、这样,就把科学性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因而也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般说来,只要将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各要素横陈出来,再以时间顺序叙其变化,将观点与规律寓于记述之中的資料性著述,都应视其为地方志。有了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新编方志就会在实践中突飞猛进地向纵深发展。
3、如果这样来认识科学性不为不当的话,我觉得当前有些新编地方志中,存在一些对科学性注意不够的顷向。为了提高志书的质量,就必须象注重思想性和资料性那样,充分重视科学性。这里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是:一要注意客观事物的全面性,防止地方志书的片面性;二要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防止把地方志书编成流水账式的“资料汇编”。这样做,就冲淡了志书的科学性,那就毫无意义了。
4、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的地方志堪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与国史、家谱一起,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显著,在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们需要加深对地方志科学性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编纂地方志这一科学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从客观存在的事实来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无不披荆斩棘,同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作斗争,遭遇过艰难险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但当前看到的一些志稿,甚至已经正式出版的志书,往往只写胜利,不写挫折;只写成就,不写失误;只写正面,不写不足。这就使得一些志稿和志书有了很大的片面性。
6、大家知道,地方志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科学文化传统。地方志,也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所载大量地情,堪补国史之阙,早在古代便称为“一方之全史”,在保存历史、鉴古知今、明察地情、裨益民生、褒正抑邪,教化风尚,乡土亲情、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来被视为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瑰宝。
7、因此,编纂志书,就不能从简单片面性角度去看问题,不能只注意到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差的一面。这里我们不妨引用邓小平同志曾经在全国党的代表会议上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我们编写志书的科学性。邓小平深刻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广大人民群众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但这样深刻的科学总结,在我们的志稿中却很少用当地的史实来证实。人们都饱尝其苦的这个“大亏”,难道不值得入志?
8、求证历史事实,《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开来。”这些沉痛教训,集中说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要求过高,过急,就会欲速而不达。人们对这些历史都记忆犹新。但在一些志稿和志书中,对此很少记载。似乎那里的工作一贯正确,未曾受到‘左’的和右的干扰,这如何叫存真求实?这种带片面性的志书,它的社会价值也就相应降低了。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修志工作者应当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尤其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地、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应该再有什么顾虑和忌讳了。
10、我们清楚地看到,连绵不断的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文化传统。这一传统源远流长,至于起源何时,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周初的“古国史即古方志”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种是以汉代的“图经”算起,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隋、唐确立史志官修制度以来,历代都把修志作为一种官职、官责,并颁布政令对修志进行统一规范,至宋大体定型,至清而称极盛。
11、我们编史修志的根本目的在于鉴往明今,在于提醒人们:在走向明天的征途中,不要忘记昨天的成功与失败、光荣和耻辱,以使人们吸取经验教训,增长知识才干。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变得更聪明,才会不断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鉴别力,才会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如果人们对昨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胜利和成就,看不到挫折和失误,这样怎能使人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伟大意义呢?又怎能认识今天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必要性呢?《决议》早给我们指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因此,要保证地方志书的科学性,首要的是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片面性从根本上说是背离真实性的。
12、千百年来,地方志编修代代延续,连绵不衰,产生了难以精确统计的方志著作,流传至今的方志数量叹为观止。据统计,仅国内大陆至今尚存的府志、县志、乡土志、卫所志等各类志书,就有近万种之多,共11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10强。这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3、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就根本没有科学性。但,科学性比真实性更高,科学性不仅要反映历史的真实过程,而且要阐明其本质联系及其内在规律,要阐明客观真理。几年来我们方志学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不多、强调的不够。无形中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探求规律、阐明真理和地方志无关。
14、是这样的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编地方志说明,赋予其科学性的地方志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甚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概括来讲,地方志所阐明的真理及其功能主要有资治、存史、教化、认同等。
15、资治。地方志作为地情书,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的资治作用,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读志、用志、修志,历来是地方官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南宋时期,朱熹赴任江西,下车伊始,就问迎接官员图经(志书)带来了没有?“下车问志”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美谈。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编修和利用地方志,早在1941年《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把搜集和研究地方志作为了解中国国情和地情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今地方志已成为地方领导干部的案头必备之书,不仅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兴建大型项目提供依据,还为开发地方资源、拯救传统工艺和恢复历史景观提供线索,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牵线搭桥。
16、存史。地方志保存一地史料,是“一方之全史”。因此,地方志往往被史学家看作从事地方史研究和国史研究的珍贵史料,“补史之阙,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唐代云南地方志《蛮书》,是宋祁撰《新唐书》、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记载南诏历史的主要依据。清初顾炎武在查阅1000余种地方志的基础上撰写了《天下郡国利弊书》。由于地方志中记载着一地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关系民生的重要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即从历代方志中收集材料辑成《祖国两千年铁研开采和锻冶》、《中国古今铜矿录》;中央气象台亦利用大量方志材料辑成《五百年来我国旱涝史料》。
17、教化。古人云:“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懔懔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地方志的教化作用,有些已不合时宜,我们应采取分析的态度,客观评价,取其精华。新编地方志的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庭伦理教育等方面。其中汇集的英雄模范、革命先烈以及各行业的杰出人物,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8、认同。地方志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是地情书、国情书;对普通百姓来讲,是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生动教材,是联系人们乡土情感的重要纽带。自新地方志编修出版以来,大量海外华人、华侨通过家乡志书,回国寻根问祖,联络家乡亲人,投资兴业,资助教育。实践证明,地方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有着独特作用。
19、地方志作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信息平台,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修志要“让事实说话”、“寓褒贬于记事之中”、“记而不论”、“述而不作。”这些说法在前几年对我们克服假、大、空、套话的毛病,端正志书的文风,确实起了积极作用。但无可否认,它也束缚了修志人员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手脚,致使一些志稿,该总结的不总结,该阐述的不阐述,该点睛的不点睛。把地方志写成了“流水账”、“纯资料书。”人们通读之后,看不出事业的盛衰起伏,得不出经验教训,难以看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这些道理,悟不出规律性,这样下去,势必削弱了志书的功用,降低了志书的价值。
20、固然史志有别,但志毕竟属于史的范畴。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家吴宗慈特别强调修志“须于比次之学外,尚贵有独断之学。”他说的独断之学,用今天的说法就是科学的论断。因此,我们现在编修地方志,就不仅仅是排比类辑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理论思维,进行抽象、概括,断定其是非、疏通其因果,确认其性质,阐明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方志书的质量,充分发挥地方志的社会效益。
21、的确,当代方志学已将其赋予科学性并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然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必须首先促成方志学体系的开放,这是方志科学性所必须的。没有向外界开放和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学科的综合性便难以名副其实,或者流于空谈,满足于桂冠。地方志作为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世界性文化现象之一。就一种文化“格局”而言,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在时间上是这样,在空间上应当这样。并且,它要求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的文化心理也是这样。如果某一学科系统长期处于自我封闭,自已不能破门而出,其它学科总有一天要破门而入,事实上,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在本世纪造就更大伟绩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在叩击着方志学的大门。可喜的是,正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把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问题提到了醒目的地位,方志学研究方法必须进一步开拓新的路子。
22、如今在我国,赋予其科学性的新编地方志工作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全面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模之大、涉及领域之广、记述跨度之长,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史上的壮举。与历史上的旧方志相比,新方志在科学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如指导思想、体例结构、内容重点、功能和应用等都有新的超越。目前,新编地方志工作已进行到第二轮修志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首轮省、市、县三级新编地方志过程中,共出版老书约6000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约2万部,地情书约7000部。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启动的第二轮修志中,已有900余部省、市、县三级志书出版面市。与此同时,各地修志机构还开展了历代旧志的整理与出版工作。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整理影印的历代旧志已有2000部左右。60多年来,方志工作者结合修志实践,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有关学科理论、积极开展方志理论研究。现已形成了方志基础理论、方志编纂理论、方志发展史、方志管理理论、旧志整理与研究、方志学学科建设等学科理论,撰写发表了数万篇论文,出版了800余部专著和论文集,为总结修志经验,推动修志实践,加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方志事业迎来“盛世修志”的大好局面。特别是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由制度化進入法制化轨道,开创了依法修志的新时期。科学赋志唱千古,盛世修志传文明。我们更期待这一创造性奇迹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1、地方志作为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是展示当代中国风范的载体,其科学性是勿须置疑的。诚然,什么是志书的科学性?有人说“科学性就是利用现代科学观念,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也有人说“科学性实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这些说法固然不能说错,但太笼统,不够贴切。学术界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其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据此,我认为“科学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的理解是较准确和贴切的。
2、这样,就把科学性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因而也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般说来,只要将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各要素横陈出来,再以时间顺序叙其变化,将观点与规律寓于记述之中的資料性著述,都应视其为地方志。有了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新编方志就会在实践中突飞猛进地向纵深发展。
3、如果这样来认识科学性不为不当的话,我觉得当前有些新编地方志中,存在一些对科学性注意不够的顷向。为了提高志书的质量,就必须象注重思想性和资料性那样,充分重视科学性。这里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是:一要注意客观事物的全面性,防止地方志书的片面性;二要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防止把地方志书编成流水账式的“资料汇编”。这样做,就冲淡了志书的科学性,那就毫无意义了。
4、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的地方志堪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与国史、家谱一起,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显著,在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们需要加深对地方志科学性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编纂地方志这一科学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从客观存在的事实来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无不披荆斩棘,同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作斗争,遭遇过艰难险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但当前看到的一些志稿,甚至已经正式出版的志书,往往只写胜利,不写挫折;只写成就,不写失误;只写正面,不写不足。这就使得一些志稿和志书有了很大的片面性。
6、大家知道,地方志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科学文化传统。地方志,也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所载大量地情,堪补国史之阙,早在古代便称为“一方之全史”,在保存历史、鉴古知今、明察地情、裨益民生、褒正抑邪,教化风尚,乡土亲情、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来被视为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瑰宝。
7、因此,编纂志书,就不能从简单片面性角度去看问题,不能只注意到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差的一面。这里我们不妨引用邓小平同志曾经在全国党的代表会议上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我们编写志书的科学性。邓小平深刻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广大人民群众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但这样深刻的科学总结,在我们的志稿中却很少用当地的史实来证实。人们都饱尝其苦的这个“大亏”,难道不值得入志?
8、求证历史事实,《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开来。”这些沉痛教训,集中说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要求过高,过急,就会欲速而不达。人们对这些历史都记忆犹新。但在一些志稿和志书中,对此很少记载。似乎那里的工作一贯正确,未曾受到‘左’的和右的干扰,这如何叫存真求实?这种带片面性的志书,它的社会价值也就相应降低了。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修志工作者应当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尤其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地、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应该再有什么顾虑和忌讳了。
10、我们清楚地看到,连绵不断的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文化传统。这一传统源远流长,至于起源何时,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周初的“古国史即古方志”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种是以汉代的“图经”算起,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隋、唐确立史志官修制度以来,历代都把修志作为一种官职、官责,并颁布政令对修志进行统一规范,至宋大体定型,至清而称极盛。
11、我们编史修志的根本目的在于鉴往明今,在于提醒人们:在走向明天的征途中,不要忘记昨天的成功与失败、光荣和耻辱,以使人们吸取经验教训,增长知识才干。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变得更聪明,才会不断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鉴别力,才会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如果人们对昨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胜利和成就,看不到挫折和失误,这样怎能使人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伟大意义呢?又怎能认识今天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必要性呢?《决议》早给我们指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因此,要保证地方志书的科学性,首要的是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片面性从根本上说是背离真实性的。
12、千百年来,地方志编修代代延续,连绵不衰,产生了难以精确统计的方志著作,流传至今的方志数量叹为观止。据统计,仅国内大陆至今尚存的府志、县志、乡土志、卫所志等各类志书,就有近万种之多,共11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10强。这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3、真实性是科学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就根本没有科学性。但,科学性比真实性更高,科学性不仅要反映历史的真实过程,而且要阐明其本质联系及其内在规律,要阐明客观真理。几年来我们方志学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不多、强调的不够。无形中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探求规律、阐明真理和地方志无关。
14、是这样的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编地方志说明,赋予其科学性的地方志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甚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概括来讲,地方志所阐明的真理及其功能主要有资治、存史、教化、认同等。
15、资治。地方志作为地情书,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的资治作用,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之说。读志、用志、修志,历来是地方官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南宋时期,朱熹赴任江西,下车伊始,就问迎接官员图经(志书)带来了没有?“下车问志”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美谈。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编修和利用地方志,早在1941年《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把搜集和研究地方志作为了解中国国情和地情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今地方志已成为地方领导干部的案头必备之书,不仅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兴建大型项目提供依据,还为开发地方资源、拯救传统工艺和恢复历史景观提供线索,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牵线搭桥。
16、存史。地方志保存一地史料,是“一方之全史”。因此,地方志往往被史学家看作从事地方史研究和国史研究的珍贵史料,“补史之阙,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唐代云南地方志《蛮书》,是宋祁撰《新唐书》、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记载南诏历史的主要依据。清初顾炎武在查阅1000余种地方志的基础上撰写了《天下郡国利弊书》。由于地方志中记载着一地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关系民生的重要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即从历代方志中收集材料辑成《祖国两千年铁研开采和锻冶》、《中国古今铜矿录》;中央气象台亦利用大量方志材料辑成《五百年来我国旱涝史料》。
17、教化。古人云:“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懔懔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地方志的教化作用,有些已不合时宜,我们应采取分析的态度,客观评价,取其精华。新编地方志的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庭伦理教育等方面。其中汇集的英雄模范、革命先烈以及各行业的杰出人物,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8、认同。地方志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是地情书、国情书;对普通百姓来讲,是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生动教材,是联系人们乡土情感的重要纽带。自新地方志编修出版以来,大量海外华人、华侨通过家乡志书,回国寻根问祖,联络家乡亲人,投资兴业,资助教育。实践证明,地方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有着独特作用。
19、地方志作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信息平台,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修志要“让事实说话”、“寓褒贬于记事之中”、“记而不论”、“述而不作。”这些说法在前几年对我们克服假、大、空、套话的毛病,端正志书的文风,确实起了积极作用。但无可否认,它也束缚了修志人员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手脚,致使一些志稿,该总结的不总结,该阐述的不阐述,该点睛的不点睛。把地方志写成了“流水账”、“纯资料书。”人们通读之后,看不出事业的盛衰起伏,得不出经验教训,难以看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这些道理,悟不出规律性,这样下去,势必削弱了志书的功用,降低了志书的价值。
20、固然史志有别,但志毕竟属于史的范畴。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家吴宗慈特别强调修志“须于比次之学外,尚贵有独断之学。”他说的独断之学,用今天的说法就是科学的论断。因此,我们现在编修地方志,就不仅仅是排比类辑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理论思维,进行抽象、概括,断定其是非、疏通其因果,确认其性质,阐明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方志书的质量,充分发挥地方志的社会效益。
21、的确,当代方志学已将其赋予科学性并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然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必须首先促成方志学体系的开放,这是方志科学性所必须的。没有向外界开放和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学科的综合性便难以名副其实,或者流于空谈,满足于桂冠。地方志作为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世界性文化现象之一。就一种文化“格局”而言,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在时间上是这样,在空间上应当这样。并且,它要求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的文化心理也是这样。如果某一学科系统长期处于自我封闭,自已不能破门而出,其它学科总有一天要破门而入,事实上,如何面向现代化,如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在本世纪造就更大伟绩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在叩击着方志学的大门。可喜的是,正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把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问题提到了醒目的地位,方志学研究方法必须进一步开拓新的路子。
22、如今在我国,赋予其科学性的新编地方志工作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全面开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模之大、涉及领域之广、记述跨度之长,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史上的壮举。与历史上的旧方志相比,新方志在科学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如指导思想、体例结构、内容重点、功能和应用等都有新的超越。目前,新编地方志工作已进行到第二轮修志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首轮省、市、县三级新编地方志过程中,共出版老书约6000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约2万部,地情书约7000部。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启动的第二轮修志中,已有900余部省、市、县三级志书出版面市。与此同时,各地修志机构还开展了历代旧志的整理与出版工作。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整理影印的历代旧志已有2000部左右。60多年来,方志工作者结合修志实践,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有关学科理论、积极开展方志理论研究。现已形成了方志基础理论、方志编纂理论、方志发展史、方志管理理论、旧志整理与研究、方志学学科建设等学科理论,撰写发表了数万篇论文,出版了800余部专著和论文集,为总结修志经验,推动修志实践,加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方志事业迎来“盛世修志”的大好局面。特别是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由制度化進入法制化轨道,开创了依法修志的新时期。科学赋志唱千古,盛世修志传文明。我们更期待这一创造性奇迹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