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一组以“被”字开头的新语汇,迅速在网络流行开来。中国的一些主流媒体迅速跟进,对网络报道的“被××”事件作出积极回应。一时间,“被××”蹿红2009年中国舆论场:“被小康”、“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被自愿”、“被退休”、“被结婚”……这些看似搭配荒谬的“新词”,尽管读着别扭,但却引人发笑,发人深省。
一、“被××”语言学分析
《辞海》“被字句”定义是“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构成这类句子的一般条件是: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谓语动词须是及物动词……”。在汉语中,“被××”是指一种不能按自己意志行事的不自主、不自由状态。传统汉语语法学者认为,只有及物动词(即二元动词,有主语和宾语两个论元)才可能变成被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被××”形式似乎具有汉语“被动句”的特征,但并不符合“及物动词”这个要求。本文所列的“被××”中的“××”,都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汉语介词“被”,加上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后,就变成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结构“被××”,达到了戏谑幽默的讽刺效果。
“‘被’字的作用在于引出施事……后头有时不带宾语,这往往是因为动作的施事不可知或者不必说出来……”,“被’的宾语指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受事往往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出现……”。作为“被××”形式上的主语,即受事,一般是弱势群体或个人,他们在被动的情况下“失踪”、“自杀”、“就业”……似乎只有网友所加的一个“被”字,才能给这些弱者一点公道,道破他们的委屈与无奈。作为“被××”形式上的施事,即“被”字所介系的名词,一般不出现。也许是行文者有意或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不说明,这不能不说是“被××”式语汇发明者的高明之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断地创造或发现一系列新事物、新现象。于是就导致了新词的产生……”,“产生新词的方式主要有构词、借词、仿造词等。构词是在原有构词材料基础上,按一定方式构造新词,这是语汇发展的主要途径……”。“被××”形式的出现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近年来大众对焦点事件事实真相的关注,以及网络诉求的相对自由是直接导致“被××”形式出现的重要原因。由于“被××”形式最早出现于网络,而网络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使其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一出现就如雨后春笋般被“复制”、被“仿造”成流行语汇。或许,“被××”形式的发明者并未预料到,自己一时的情绪表达,会引发如此波澜壮阔的群情涌动:质疑、委屈、愤怒、指责、无奈、调侃等畅快淋漓地在“被××”旗下倾泻而出。“被××”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的。甚至有网友疾呼,我们已经进入了“被时代”。
二、“被××”社会功能分析
“被××”形式的出现,有社会学家分析认为:
1、彰显了社会的进步。“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被小康”……这些散发着中国式黑色幽默的新词,真让人对民间智慧叹服不已。学者们说,“被××”体现的是民众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对“被××”形形色色的解读,再次把公共权力、社会诚信、权利诉求等摆到了舆论的显微镜下。有人说,“被××”现象折射出了普通百姓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也有人说,“被××”现象扭曲了中国社会,背后隐藏着对社会基本规范及公共权力的信任危机;还有人说,“被××”现象预示着民主意识已深入人心。“被时代”的诸多“被××”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揭、被批、被调侃,都是因为社会在进步,公民社会在逐步形成。
2、引发了良性互动。“被××”发端于网络并在网民中迅速传播,又一次证明了网络在中国已经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过,只有在众多主流媒体关注之后,它们才真正被主流社会所关注、接纳。“被”字蹿红中国,体现了传统媒体舆论场与网络民意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正视“被××”背后的民意,并心平气和地展开政民沟通。教育部有关“被就业”、国家统计局有关“被增长”的回应,尽管又引起了另一番追问,不过其姿态以及沟通意识还是赢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许。从传统媒体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到政民沟通与互动,这就是我们从“被”字蹿红中国背后看到的两抹最为鲜艳的亮色。
大量“被××”形式的出现和“被时代”的到来是公民知情权觉醒的表现,同时也对促使权力公开公正运行具有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被××”的这类用法与相关语汇将与其他活跃于网络和媒体的新词新语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被选择收录进新词语词典等工具书中。
(责任编辑 刘 瑾)
一、“被××”语言学分析
《辞海》“被字句”定义是“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构成这类句子的一般条件是: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谓语动词须是及物动词……”。在汉语中,“被××”是指一种不能按自己意志行事的不自主、不自由状态。传统汉语语法学者认为,只有及物动词(即二元动词,有主语和宾语两个论元)才可能变成被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被××”形式似乎具有汉语“被动句”的特征,但并不符合“及物动词”这个要求。本文所列的“被××”中的“××”,都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汉语介词“被”,加上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后,就变成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结构“被××”,达到了戏谑幽默的讽刺效果。
“‘被’字的作用在于引出施事……后头有时不带宾语,这往往是因为动作的施事不可知或者不必说出来……”,“被’的宾语指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受事往往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出现……”。作为“被××”形式上的主语,即受事,一般是弱势群体或个人,他们在被动的情况下“失踪”、“自杀”、“就业”……似乎只有网友所加的一个“被”字,才能给这些弱者一点公道,道破他们的委屈与无奈。作为“被××”形式上的施事,即“被”字所介系的名词,一般不出现。也许是行文者有意或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不说明,这不能不说是“被××”式语汇发明者的高明之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断地创造或发现一系列新事物、新现象。于是就导致了新词的产生……”,“产生新词的方式主要有构词、借词、仿造词等。构词是在原有构词材料基础上,按一定方式构造新词,这是语汇发展的主要途径……”。“被××”形式的出现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
近年来大众对焦点事件事实真相的关注,以及网络诉求的相对自由是直接导致“被××”形式出现的重要原因。由于“被××”形式最早出现于网络,而网络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使其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一出现就如雨后春笋般被“复制”、被“仿造”成流行语汇。或许,“被××”形式的发明者并未预料到,自己一时的情绪表达,会引发如此波澜壮阔的群情涌动:质疑、委屈、愤怒、指责、无奈、调侃等畅快淋漓地在“被××”旗下倾泻而出。“被××”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的。甚至有网友疾呼,我们已经进入了“被时代”。
二、“被××”社会功能分析
“被××”形式的出现,有社会学家分析认为:
1、彰显了社会的进步。“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杀”、“被小康”……这些散发着中国式黑色幽默的新词,真让人对民间智慧叹服不已。学者们说,“被××”体现的是民众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对“被××”形形色色的解读,再次把公共权力、社会诚信、权利诉求等摆到了舆论的显微镜下。有人说,“被××”现象折射出了普通百姓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也有人说,“被××”现象扭曲了中国社会,背后隐藏着对社会基本规范及公共权力的信任危机;还有人说,“被××”现象预示着民主意识已深入人心。“被时代”的诸多“被××”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揭、被批、被调侃,都是因为社会在进步,公民社会在逐步形成。
2、引发了良性互动。“被××”发端于网络并在网民中迅速传播,又一次证明了网络在中国已经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过,只有在众多主流媒体关注之后,它们才真正被主流社会所关注、接纳。“被”字蹿红中国,体现了传统媒体舆论场与网络民意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正视“被××”背后的民意,并心平气和地展开政民沟通。教育部有关“被就业”、国家统计局有关“被增长”的回应,尽管又引起了另一番追问,不过其姿态以及沟通意识还是赢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许。从传统媒体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到政民沟通与互动,这就是我们从“被”字蹿红中国背后看到的两抹最为鲜艳的亮色。
大量“被××”形式的出现和“被时代”的到来是公民知情权觉醒的表现,同时也对促使权力公开公正运行具有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被××”的这类用法与相关语汇将与其他活跃于网络和媒体的新词新语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被选择收录进新词语词典等工具书中。
(责任编辑 刘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