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瑰宝,其在人性的思考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实然性以及应然性,而这种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导致群众对于人性的认知出现了不同。因此,文章首先对人性的常见思维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儒家的人性观,以求更加深入的对人性进行剖析。
关键词:儒家人性观;应然性;实然性
引言:
在儒家所提出的人性观中,当前社会中的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是:孔子对于人性的理念为无善无恶说;荀子则主张性恶理论;孟子主张性善理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孟子与荀子之间所提出的人性观处于一种对立状态。而换一个角度来对儒家人性观进行思考,则发现其中还有着更深的理解,这就需要在实然性以及应然性两个方面来展开思考,更好的明确儒家人性观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深化认识以及培养德性的基本目的。
一、人性的常见思维方式
(一)人具有的属性即为人性
人类作为社会当中的存在物,其所拥有的各类共同属性就是人性,这种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自然科学中的思考方式。举例说明,我们常说铜拥有着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延伸性等多种性质,而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将人性详细分为多种自然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还能够简单概括为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而自然属性则为直立行走、灵长类以及两条腿等;而社会属性则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属性,也是人的根本所在。尽管这种人具有的属性即为人性的思维方式容易理解,但其却很难突出人性中的一些特殊内容[1]。
(二)人的特殊性即为人性
人类各种共同属性当中,那些起到主导作用的属性,就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产生差异的具体内容。也正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与自然当中的禽兽有着更加明显的差别,进一步体现出了人类的高贵之处。例如,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就将人性之中的特殊性定义为理性,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则认为人的特殊性为道德方面,孟子提出,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异是很少的,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将人定义为一种道德存在者,而并非是理论存在者,也正是因为这种道德,才使得人性具备了精神层次的向度。
二、儒家的人性观
(一)孔子的人性观,实然与应然并重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中,其仅仅只说了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并没将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这两者加以区分。而在深入分析《论语》中的内容后,却发现孔子对于人性早就有了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这两种看法,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人》之中,其中充分表明了人都有共欲,这也是性相近的一种基本体现,其中所说的也正是人性的实然之性,但这种倾向于利益而厌恶恶害的性质,并非仅仅只有人类拥有的,这也是禽兽所具有的,并不能体现出人性的高贵之处,也无法更好的将人与禽兽进行区分。那么在孔子的角度上,人性究竟是什么呢?在《论语·述而》中可以窥探一二,其中说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简单来说,人之所以拥有人性,关键就在于义,这也时道义、礼义以及仁义的基本体现,这也正是人的应然之性,而尽管应然是孔子论人性的重点所在,但其却并没有忽略人的实然之性,而是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的,人性中的应然性应当将实然性作为基础所在,这是由于实然性中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但这并不代表就要放任实然性随意发展,而是要用礼义来进行约束,从而更好的达到一种应然的状态,这也是孔子重点强调“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所在,其认为学习是一个人实现道德来完善人格的主要途径,使得人的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能够更好的结合起来[2]。
(二)孟子的人性观,侧重应然之性
孟子对于人性的开发,则是以人类由于各类禽兽为基础所在,这就是的人性之只能向善。站在孟子的角度上来看,善的本性就在于每一个人的良能以及良知,而在《孟子·告子》中,有着许多辩论内容,其中的告子则是在人的实然性角度出发,主张生之谓性这一基本理念,而孟子则正好顺着告子的思路,提出了“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的结论。而这一结论由于无法更好的将人与禽兽加以区分,并不符合儒家中人禽之别的基本思想,所以,孟子认为这种实然性并非人性的重点,其所认为的人性,则主要是指人类某一属类之中的个性以及特性,应当是人与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关键所在,而并非将所有生物都拥有的本性以及本能都看作人人性。在逻辑层面上来看,人性只是人所具备的性,也就是人类自身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才使得人类能够远远超越动物,提升人性的精神向度,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扩充的应然性。然而,孟子的人性观也并未一种先天的性善论,应当在人的本然之性上,不断进行扩充完善。
结论:
众所周知,人生来就具有着特定属性,这种属性也可以称之为人自身的实然性,无论是拥有善恶还是无所谓善恶都不重要,举例说明,人天生就具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这一本等则并不能将人类与禽兽更好的区分。人与禽兽之间产生区别的关键所在,就在于人拥有着理性,能够更好的限制自身的欲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方式来更好的达到期望中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应然之性,而儒家的人性观中,则并未将这两者互相对立,其在某种程度上仍是相通的,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人性的儒家立场。
参考文献
[1]尹新瑞.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5):66-70.
[2]王博雅.从先秦出土文献论儒家学派的“人性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8):53-56.
作者简介:董存庆(1998.08-),女,土族,青海省西宁市,本科,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法理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 西寧 810102)
关键词:儒家人性观;应然性;实然性
引言:
在儒家所提出的人性观中,当前社会中的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是:孔子对于人性的理念为无善无恶说;荀子则主张性恶理论;孟子主张性善理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孟子与荀子之间所提出的人性观处于一种对立状态。而换一个角度来对儒家人性观进行思考,则发现其中还有着更深的理解,这就需要在实然性以及应然性两个方面来展开思考,更好的明确儒家人性观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深化认识以及培养德性的基本目的。
一、人性的常见思维方式
(一)人具有的属性即为人性
人类作为社会当中的存在物,其所拥有的各类共同属性就是人性,这种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自然科学中的思考方式。举例说明,我们常说铜拥有着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延伸性等多种性质,而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将人性详细分为多种自然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还能够简单概括为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而自然属性则为直立行走、灵长类以及两条腿等;而社会属性则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属性,也是人的根本所在。尽管这种人具有的属性即为人性的思维方式容易理解,但其却很难突出人性中的一些特殊内容[1]。
(二)人的特殊性即为人性
人类各种共同属性当中,那些起到主导作用的属性,就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产生差异的具体内容。也正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与自然当中的禽兽有着更加明显的差别,进一步体现出了人类的高贵之处。例如,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就将人性之中的特殊性定义为理性,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则认为人的特殊性为道德方面,孟子提出,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异是很少的,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将人定义为一种道德存在者,而并非是理论存在者,也正是因为这种道德,才使得人性具备了精神层次的向度。
二、儒家的人性观
(一)孔子的人性观,实然与应然并重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中,其仅仅只说了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并没将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这两者加以区分。而在深入分析《论语》中的内容后,却发现孔子对于人性早就有了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这两种看法,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人》之中,其中充分表明了人都有共欲,这也是性相近的一种基本体现,其中所说的也正是人性的实然之性,但这种倾向于利益而厌恶恶害的性质,并非仅仅只有人类拥有的,这也是禽兽所具有的,并不能体现出人性的高贵之处,也无法更好的将人与禽兽进行区分。那么在孔子的角度上,人性究竟是什么呢?在《论语·述而》中可以窥探一二,其中说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简单来说,人之所以拥有人性,关键就在于义,这也时道义、礼义以及仁义的基本体现,这也正是人的应然之性,而尽管应然是孔子论人性的重点所在,但其却并没有忽略人的实然之性,而是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的,人性中的应然性应当将实然性作为基础所在,这是由于实然性中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但这并不代表就要放任实然性随意发展,而是要用礼义来进行约束,从而更好的达到一种应然的状态,这也是孔子重点强调“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所在,其认为学习是一个人实现道德来完善人格的主要途径,使得人的应然性以及实然性能够更好的结合起来[2]。
(二)孟子的人性观,侧重应然之性
孟子对于人性的开发,则是以人类由于各类禽兽为基础所在,这就是的人性之只能向善。站在孟子的角度上来看,善的本性就在于每一个人的良能以及良知,而在《孟子·告子》中,有着许多辩论内容,其中的告子则是在人的实然性角度出发,主张生之谓性这一基本理念,而孟子则正好顺着告子的思路,提出了“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的结论。而这一结论由于无法更好的将人与禽兽加以区分,并不符合儒家中人禽之别的基本思想,所以,孟子认为这种实然性并非人性的重点,其所认为的人性,则主要是指人类某一属类之中的个性以及特性,应当是人与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关键所在,而并非将所有生物都拥有的本性以及本能都看作人人性。在逻辑层面上来看,人性只是人所具备的性,也就是人类自身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才使得人类能够远远超越动物,提升人性的精神向度,这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扩充的应然性。然而,孟子的人性观也并未一种先天的性善论,应当在人的本然之性上,不断进行扩充完善。
结论:
众所周知,人生来就具有着特定属性,这种属性也可以称之为人自身的实然性,无论是拥有善恶还是无所谓善恶都不重要,举例说明,人天生就具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这一本等则并不能将人类与禽兽更好的区分。人与禽兽之间产生区别的关键所在,就在于人拥有着理性,能够更好的限制自身的欲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方式来更好的达到期望中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应然之性,而儒家的人性观中,则并未将这两者互相对立,其在某种程度上仍是相通的,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人性的儒家立场。
参考文献
[1]尹新瑞.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5):66-70.
[2]王博雅.从先秦出土文献论儒家学派的“人性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8):53-56.
作者简介:董存庆(1998.08-),女,土族,青海省西宁市,本科,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法理学
(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 西寧 8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