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谁?
他们俩啊,一个粗心大意,一个任性自满。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两个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就是你!
每次家长和老师让你改掉丢三落四、不听他人劝告的坏习惯时,你有没有觉得他们好像“小题大做”?当被督促学习、做作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想:我变成大人就好了?变成大人就能从此成为一个成功、受人崇拜的人吗?那些坏习惯、小毛病,就自动消失了吗?在《没头脑和不高兴》里,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展开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奇妙之旅……
作者简介
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作品就是任爷爷翻译的;他还写过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不仅仅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同学们不妨参照动画片,来进行一下比对,感受一下当文字变成动画,会有哪些不同。
阅读点睛
1.故事梗概
故事非常轻松幽默。话说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了这个,就是忘记了那个;不高兴呢,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他开口总喜欢说“不高兴”。
大家劝说这两个孩子改掉坏习惯,他们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就好了。终于有一天,一个神秘仙人把他俩嗖的一下变成了大人。
转眼间,长大了的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不高兴如愿做了演员。没头脑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设计了300层设施齐全、富丽堂皇的少年宫大楼。可是这么高的楼,粗心的没头脑却忘了设计电梯。于是,少年宫就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同学们为了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来回走一个月才能到达225楼戏院。没头脑觉得非常羞愧。
不高兴呢,果真做了演员。他饰演的正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舞台上,扮演老虎和武松的演员都在卖力表演,可是,戏演到紧要关头,不高兴的脾气又来了。他不高兴自己饰演的老虎就这样死了,一直不肯死。就这样,这场“武松打虎”打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虎打武松”呢。眼看着同学们带的粮食要吃没了,甚至快要开学了,这场戏居然还没结束。没头脑坐不住了,他发现扮演老虎的演员正是自己的童年好友不高兴,于是他冲到舞台上,拉起了不高兴,找到了仙人,重新变回了12岁的小朋友。
通过这次教训,没头脑和不高兴决定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2.在目录中寻找阅读兴趣
我们会发现,在这本名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中,除了同名的作品之外,还有其他有趣的小故事。在目录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7个故事构成的。目录页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地找到想读的故事。
拓展思考
1.为什么任爷爷会给作品主人公起名为没头脑、不高兴,而不是真实姓名?
这个故事的构思很不一般。在其他的故事里,很少有作品的主人公名字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真实的人名,都是用特征来代替人物。提到“没头脑”,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胖乎乎、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的小男孩形象;提到“不高兴”,一个高高瘦瘦、却总是眉头紧锁的形象就扑面而来了。哪怕时隔许久,只要一提起他们,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老朋友般,让我们觉得亲切、熟悉。
为什么我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印象会这么深刻呢?因为作者将人物的特点放大了,用他的特质来塑造了这个形象,甚至干脆用这个特点做了他们的名字。没头脑和不高兴正是两种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他俩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色已经合二为一了。如果换成一般的名字,估计读者就不会有这样颇深的记忆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里,他俩性格迥异,却鲜活灵动,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产生了妙趣横生的火花,也就是产生了典型的戏剧效果。我们推而广之,会发现很多作品都会出现他们俩——只不过他们升华成了另外一对形象——一热一冷、一动一静,可以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各种作品里屢试不爽的黄金搭档。
2.《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故事情节设计有何意义?
任溶溶爷爷是个风趣幽默、童心永葆的可爱老头,他的作品,字数虽短,但情节的设计尤为精妙。
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发现变大后的没头脑设计的富丽堂皇的300层少年宫建成,却唯独少了一样——电梯,当大家发现没有电梯的时候,竟然没有重新改修建电梯,而是将错就错,直接使用上了。如此一来,后面的一个个喜剧效果就出来了——人们背着干粮上楼,甚至“抬着帐篷、炉子、锅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还有些孩子扛着小担架、医药箱”,情节一波推着一波,层层深入,让人捧腹。
最有意思的是,没头脑去看戏,去的是自己设计的少年宫;待到终于爬上少年宫,却发现那场戏的主演之一正是自己的好朋友不高兴;“武松”和“老虎”打了一天又一天,“老虎”就是不死,而同学们居然无奈地看了一天又一天。种种的意外和巧合,加剧了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也是为了引出长大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相见。故事虽短,整体的构思却非常巧妙,读起来却让人觉得跌宕起伏,情节的推进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佳句赏析
任爷爷的语言非常精巧、幽默。常常仅仅用一两个词语,就精准地表现了自己的意思。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语言大师的用法,多积累、多思考,让精妙的语言为我所用。
仙人说:“我可急着要上天啦。我现在把你们变成大人在原来的地方等你们一个月,你们不来我就走了,切记切记!”说着他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人像竹笋一样,呼的一下子高了起来。
讲解:这段文字生动又有趣,这里描绘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的画面。
仅仅用了一个“竹笋”的比喻,从小朋友到成人的一跃就轻轻松松展现在小读者面前了。一个“呼的”,又补充了声音感,小朋友是不是单看文字就已经很有画面感了!
可是课本呢?它刚才还在桌子上,这会儿满桌子都是书,往哪儿去找哇?没头脑一下泄了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讲解:“泄气”一词用得十分精准,大家肯定见过泄了气的气球吧,那瘪瘪的样子就是此刻灰头丧脸的没头脑的样子呢。
这时,孩子们上楼,一个个精神百倍,有说有笑,嘻嘻哈哈,你追我赶。
讲解:这是描述孩子们刚开始攀登少年宫楼梯时的样子。开始时,干劲十足,所以大家很有精神,笑容满面,还能打打闹闹,这和后面的走了一段时间后的疲劳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俩啊,一个粗心大意,一个任性自满。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两个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就是你!
每次家长和老师让你改掉丢三落四、不听他人劝告的坏习惯时,你有没有觉得他们好像“小题大做”?当被督促学习、做作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想:我变成大人就好了?变成大人就能从此成为一个成功、受人崇拜的人吗?那些坏习惯、小毛病,就自动消失了吗?在《没头脑和不高兴》里,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展开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奇妙之旅……
作者简介
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作品就是任爷爷翻译的;他还写过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不仅仅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同学们不妨参照动画片,来进行一下比对,感受一下当文字变成动画,会有哪些不同。
阅读点睛
1.故事梗概
故事非常轻松幽默。话说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了这个,就是忘记了那个;不高兴呢,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他开口总喜欢说“不高兴”。
大家劝说这两个孩子改掉坏习惯,他们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就好了。终于有一天,一个神秘仙人把他俩嗖的一下变成了大人。
转眼间,长大了的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不高兴如愿做了演员。没头脑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设计了300层设施齐全、富丽堂皇的少年宫大楼。可是这么高的楼,粗心的没头脑却忘了设计电梯。于是,少年宫就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同学们为了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来回走一个月才能到达225楼戏院。没头脑觉得非常羞愧。
不高兴呢,果真做了演员。他饰演的正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舞台上,扮演老虎和武松的演员都在卖力表演,可是,戏演到紧要关头,不高兴的脾气又来了。他不高兴自己饰演的老虎就这样死了,一直不肯死。就这样,这场“武松打虎”打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虎打武松”呢。眼看着同学们带的粮食要吃没了,甚至快要开学了,这场戏居然还没结束。没头脑坐不住了,他发现扮演老虎的演员正是自己的童年好友不高兴,于是他冲到舞台上,拉起了不高兴,找到了仙人,重新变回了12岁的小朋友。
通过这次教训,没头脑和不高兴决定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2.在目录中寻找阅读兴趣
我们会发现,在这本名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中,除了同名的作品之外,还有其他有趣的小故事。在目录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7个故事构成的。目录页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地找到想读的故事。
拓展思考
1.为什么任爷爷会给作品主人公起名为没头脑、不高兴,而不是真实姓名?
这个故事的构思很不一般。在其他的故事里,很少有作品的主人公名字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真实的人名,都是用特征来代替人物。提到“没头脑”,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胖乎乎、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的小男孩形象;提到“不高兴”,一个高高瘦瘦、却总是眉头紧锁的形象就扑面而来了。哪怕时隔许久,只要一提起他们,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老朋友般,让我们觉得亲切、熟悉。
为什么我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印象会这么深刻呢?因为作者将人物的特点放大了,用他的特质来塑造了这个形象,甚至干脆用这个特点做了他们的名字。没头脑和不高兴正是两种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他俩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色已经合二为一了。如果换成一般的名字,估计读者就不会有这样颇深的记忆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里,他俩性格迥异,却鲜活灵动,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产生了妙趣横生的火花,也就是产生了典型的戏剧效果。我们推而广之,会发现很多作品都会出现他们俩——只不过他们升华成了另外一对形象——一热一冷、一动一静,可以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各种作品里屢试不爽的黄金搭档。
2.《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故事情节设计有何意义?
任溶溶爷爷是个风趣幽默、童心永葆的可爱老头,他的作品,字数虽短,但情节的设计尤为精妙。
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发现变大后的没头脑设计的富丽堂皇的300层少年宫建成,却唯独少了一样——电梯,当大家发现没有电梯的时候,竟然没有重新改修建电梯,而是将错就错,直接使用上了。如此一来,后面的一个个喜剧效果就出来了——人们背着干粮上楼,甚至“抬着帐篷、炉子、锅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还有些孩子扛着小担架、医药箱”,情节一波推着一波,层层深入,让人捧腹。
最有意思的是,没头脑去看戏,去的是自己设计的少年宫;待到终于爬上少年宫,却发现那场戏的主演之一正是自己的好朋友不高兴;“武松”和“老虎”打了一天又一天,“老虎”就是不死,而同学们居然无奈地看了一天又一天。种种的意外和巧合,加剧了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也是为了引出长大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相见。故事虽短,整体的构思却非常巧妙,读起来却让人觉得跌宕起伏,情节的推进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佳句赏析
任爷爷的语言非常精巧、幽默。常常仅仅用一两个词语,就精准地表现了自己的意思。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语言大师的用法,多积累、多思考,让精妙的语言为我所用。
仙人说:“我可急着要上天啦。我现在把你们变成大人在原来的地方等你们一个月,你们不来我就走了,切记切记!”说着他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人像竹笋一样,呼的一下子高了起来。
讲解:这段文字生动又有趣,这里描绘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的画面。
仅仅用了一个“竹笋”的比喻,从小朋友到成人的一跃就轻轻松松展现在小读者面前了。一个“呼的”,又补充了声音感,小朋友是不是单看文字就已经很有画面感了!
可是课本呢?它刚才还在桌子上,这会儿满桌子都是书,往哪儿去找哇?没头脑一下泄了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讲解:“泄气”一词用得十分精准,大家肯定见过泄了气的气球吧,那瘪瘪的样子就是此刻灰头丧脸的没头脑的样子呢。
这时,孩子们上楼,一个个精神百倍,有说有笑,嘻嘻哈哈,你追我赶。
讲解:这是描述孩子们刚开始攀登少年宫楼梯时的样子。开始时,干劲十足,所以大家很有精神,笑容满面,还能打打闹闹,这和后面的走了一段时间后的疲劳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