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从芳香新塔花中分离鉴定出3种新的单萜苷,ziziphoroside A(1),ziziphoroside B(2)和ziziphoroside C(3),以及15种已知化合物,并且评估了这些化合物对脂多糖和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作用。
【机 构】
: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从芳香新塔花中分离鉴定出3种新的单萜苷,ziziphoroside A(1),ziziphoroside B(2)和ziziphoroside C(3),以及15种已知化合物,并且评估了这些化合物对脂多糖和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求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中医药方法,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开放式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对中医药领域DN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糖尿病肾病非相关文献间的隐秘联系,形成有价值的科学假设,对所获得的假设进行专家论证,从而引导并实现知识发现.结果 运用基于主题词词频统计的开放式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研究后,抗炎药(中药)被筛选出来,
研究背景:中医心理学的诊断多按照"郁病"、"癫狂"等传统分类进行.但心理治疗需要参考患者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等因素,根据传统的疾病诊断尚不足以为中医心理治疗提供足够、有效的信息.因此,本文试提出一种包含疾病诊断、证侯诊断、情志诊断和人格诊断等多种诊断信息的"操作化中医心理诊断"模式,以期为中医心理学治疗提供可操作、规范化的诊断依据.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新兴学科[1].中医心
五行学说在西汉之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哲学思想,并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医学也不例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医学中产生了"五味"的核心理论.该理论在《黄帝内经》(本文认为《黄帝内经》中的"七篇大论"以及遗篇一篇均为西汉前所著,因此上两部分内容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中有突出的体现。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研究认为,血瘀在肺癌的发生、增殖及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达。中医学认为,血瘀证是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对血瘀证的认识1.1血瘀证的中医学认识:血瘀证也称瘀血证,为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血瘀证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瘀积于脏腑而形成的瘀血内阻。血瘀证病情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osis,OA)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负重或活动时加重、下蹲起立困难为主要表现,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本文总结了125例患者运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加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甲硝唑是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药物.在临床应用甲硝唑的过程中发现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但近期在我院急诊科遇到2例甲硝唑与藿香正气水同时服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国医大师张学文幼承家学,精研岐黄,造诣颇深.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6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善于常见病的诊治,而且善于诊治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数年,获益匪浅.现总结张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以飧读者。
为了实现基于中医临床文献提供临床诊疗研究需求的检索服务,本文对中医医生进行了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文献信息检索需求的调查问卷,希望能根据医生的实际需求确定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的建设方向和服务方式。
近年来,大肠癌逐渐成为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6位[1],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达0.3~0.5/1000[2].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且手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50%,易出现复发及转移,尽管外科治疗仍是大肠癌的首选疗法,但术后仍需配合中药治疗[3].中药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低肿瘤复发率、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本文论述《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治未病”思想,着重研究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其关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的重要性与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