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短暂的间歇性的肢体疼痛,两下肢膝关节部位多见。据国内调查,生长痛发生率为50%,第一次发病高峰在3~5岁,第二次高峰在8~12岁。儿童生长痛可能与生长高峰期软组织结构相对缩短有关。即长骨在迅速生长发育和不断延长时,其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和骨膜等均同时绷紧而造成疼痛。儿童生长痛有下列特点:
1.多见于5~12岁生长发育的正常儿童,女多于男。
2.生长痛是阵发性,短暂的,疼痛不剧烈,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痛,疼痛发作至少在5次以上,不伴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疼痛最少在半年以上;无痛间歇期可持续数天或更久。
3.生长痛多发生在剧烈的活动一天之后,常在下午及晚间儿童入睡前发作,有些病儿夜间痛醒,甚至哭闹喊叫疼痛。发生的部位多在膝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或肌腱,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偶而也发生在上肢。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每天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制,可自行缓解。局部按摩或热敷常可缓解疼痛,一般经一夜休息会消失,不会引起跛行。
4.体检未见膝关节红、肿、热及活动受限。血沉、抗链“O”试验,类风湿因子多正常,X线拍片检查也正常。
生长痛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当孩子疼痛严重时,可作热敷或按摩,随年龄的增长(16岁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消失。但不可疏忽大意,应与晚发性佝偻病鉴别。晚发性佝偻病又称青春期佝偻病。吉林省一次中小学调查显示,晚发性佝偻病发病率高达40%,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机体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本病主要原因。骨骼生长越快,越易发生该病,寒冷地区日光照射不足也与发病有关。晚发性佝偻病有下列特点:
1.发病年龄以10~14儿童多见,女多于男,北方多于南方。
2.多数孩子有顽固性足跟、小腿痛,下肢麻木或行走乏力,病儿易于摔倒,甚至小腿抽搐。
3.少数病儿天冷时出汗,有时夜间肢体疼痛醒来。年长患儿恒牙迟出且排列不整齐。
4.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腕骨X线拍片显示尺骨干骺端边角突出;严重者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
5.应用维生素D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治疗一个月后复查,90%病儿症状消失,血生化检查恢复正常。
1.多见于5~12岁生长发育的正常儿童,女多于男。
2.生长痛是阵发性,短暂的,疼痛不剧烈,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痛,疼痛发作至少在5次以上,不伴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疼痛最少在半年以上;无痛间歇期可持续数天或更久。
3.生长痛多发生在剧烈的活动一天之后,常在下午及晚间儿童入睡前发作,有些病儿夜间痛醒,甚至哭闹喊叫疼痛。发生的部位多在膝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或肌腱,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偶而也发生在上肢。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每天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制,可自行缓解。局部按摩或热敷常可缓解疼痛,一般经一夜休息会消失,不会引起跛行。
4.体检未见膝关节红、肿、热及活动受限。血沉、抗链“O”试验,类风湿因子多正常,X线拍片检查也正常。
生长痛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当孩子疼痛严重时,可作热敷或按摩,随年龄的增长(16岁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消失。但不可疏忽大意,应与晚发性佝偻病鉴别。晚发性佝偻病又称青春期佝偻病。吉林省一次中小学调查显示,晚发性佝偻病发病率高达40%,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机体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本病主要原因。骨骼生长越快,越易发生该病,寒冷地区日光照射不足也与发病有关。晚发性佝偻病有下列特点:
1.发病年龄以10~14儿童多见,女多于男,北方多于南方。
2.多数孩子有顽固性足跟、小腿痛,下肢麻木或行走乏力,病儿易于摔倒,甚至小腿抽搐。
3.少数病儿天冷时出汗,有时夜间肢体疼痛醒来。年长患儿恒牙迟出且排列不整齐。
4.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腕骨X线拍片显示尺骨干骺端边角突出;严重者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
5.应用维生素D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治疗一个月后复查,90%病儿症状消失,血生化检查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