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致事而终成风火之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作者系山东大学传播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当代时光传媒文学总监、编剧。
  《兵家名言:汉英对照》译者苏易安请我为此书写篇书评,荣幸之至。回忆我们相识相知的十五年,感慨良多:
  我与易安于求学时相识相知,后分别奔向各自挚爱的专业工作领域。易安为人如其名讳,与其故乡词人李清照跨越历史般的神似,更如古意般具有无限接近宁静致远之志。脾性如斯,术业专攻,精进不止,“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实乃其真实写照。
  易安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师从英语翻译界泰斗林克难教授,求学期间系统学习中外翻译理论,英语口笔译实践经验丰富,风雅卓资乃师门之标杆。这期间,她即曾任各类国际会议陪同口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荣归故里,现任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教授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课和口译课,引领众多学生走上了翻译旅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易安工作之初,即小试身手,翻译了美国著名作家Boston Teran代表作《The Creed of Violence》。这是此书的首部中文译本,全书约15万字,中文名曰《暴徒信条》,于2011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有意思的是,与小说同名的电影,亦于同年在美国上映。初试身手,即不同凡响,令业内翘楚刮目相看。然而,易安却潜心精进,致力教学与科研,人如其名,谦恭如初。
  如今,她再次以中华文化传播为己任, 与国内知名兵学专家李兴斌先生通力合作,于2015年在齐鲁书社出版了《兵家名言:汉英对照》一书。此书以时间为顺序,从80种古代典籍中精选兵法名言警语346条,分为《先秦——汉》《三国——元》《明——清》三個部分,由李兴斌先生作中文今译,由易安作英文翻译,共计14万字,首版发行5000册,并入选2018年齐鲁文化典籍翻译工程。该书出版后,曾先后荣获济南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并且被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社和黎巴嫩阿拉伯科学出版社购买版权。如今,俄文版已经出版发行。文化传承与输出,需依仗语言,可见此书两位作者的今译和英译水平得到了国际承认,而易安的英译也为翻译界同仁树立了典范和模式,实在难得!
  文化输出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变化,现当代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古代典籍等,各种内容和形式,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身处文化影视界,我深知各个方面文化内容输出的重要意义,更深知传统文化是国家形象、民族影响力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易安在她的专业领域已经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此外,这方面的工作,也更加需要具有坐冷板凳的勇气和耐力,我们除了应该佩服之外,同样应该向她学习。
  据悉,易安目前正在翻译著名女性主义学者Raewyn Connell与Rebecca Pearse的代表作《Gender: In World Perspective》,预计将在年内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希望易安在冷清寂寞的案头工作之中,继续努力,再成风火之作。
其他文献
我勤劳善良的父亲  一位普通的农民  用坚实的臂膀  扛起家庭的重擔  我朴实无华的父亲  没有华丽的语言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一位父亲的力量  我在父亲的呵护下  一点一点地长大  是父亲给我一个温暖的家  让我勇敢闯天下  今天是您的节日  祝福父亲节日快乐  让您的晚年幸福安康  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万紫千红花盛绽,争奇竞秀多娇。  秋来硕果满枝条。  玉峰狂曼舞,綠水乐歌嘹。  起凤腾蛟才气溢,豪情如火燃烧。  诗文千古事难调。  而今看妙手,细绘又精描。
雨霁芙蓉欲吐芳,友人树下沐清凉。  千条竹翠沿村径,十里荷香满野塘。  袅袅萦风含笑脸,盈盈碧水泛堤旁。  静心观赏皆佳景,惬意开怀解酒囊。  行香子·夏日闲趣  菡萏幽香,粉嫩娇姿。  鯉鱼腾空戏莲杯。  珠盘藕叶,蜓舞花飞。  苇荡盈水,风盈面,草盈溪。  堤边翠柳,蝉鸣鸟语,  钓客抛钩秀丰肌。  烟岚云雾,雨霁虹霓。  惬意田园,润田景,野田归。
在庭院散心  我收養的那只小狗  如一朵白云  缠绕身前身后  到了饭点  它会跑到我眼前  竖起身子前爪打揖  眼巴巴望向我  今天去山里挖野菜  遇流浪狗挡路  惊慌之际  小白狗箭一般射出  一道锋利的白光,吓得  流浪狗落荒而逃  这个大病初愈的春天  我心头猛然一颤  一个人的夜晚  夜幕垂落  世界低于四月蛙鸣  栖息心灵的港湾  我与生活隔了一个顿号  陋室无星辰  临窗花蕾  绽放
每年冬天,我都一天天数着过日子,在蜿蜒而漫长的期待中,渴望着春的到来。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雪花不断阻挡着我出门的决心,经年的冰雪一层又一层,仿佛堆积在生命的某一个角落里从未融化过。  那些年的冬天很冷,雪很厚。我就在这时节的乡村出生,母亲没有母亲,我没有外婆,天寒地冻里,母亲必须自己照料自己和嗷嗷待哺的我。也因此,我对冬天有着与生俱来的抗拒。母亲生命中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每当严寒降临都要在医院度过,
《庭院中的女人》是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又一部中国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江南大户人家的主母吴太太过40岁生日那天写起,讲述了作为当家主母的吴太太怎样尽心操持家中各种事务:为丈夫纳妾,为小儿子请洋教师、娶妻,调解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关系……而在内心深处,吴太太却有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在和洋教师安德烈的相处和交谈中,吴太太不知不觉受其影响,更在安德烈不幸遇害之后,在长久的思索中有了
煙柳争春绿拂堤,无言桃李下成蹊。  人间有种清贫乐,只在书声高复低。
一、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他生于一个重视读书的家庭,父亲苏洵也是喜好文墨的一代大儒,也正因如此,苏轼从年少之时就受到了较为正统的儒家教育。因为苏轼天资极其聪慧,读书又极为努力,弱冠之年首次参加朝廷科举考试的苏轼就以自己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获得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受到欧阳修的盛赞,苏轼一时名声大噪,乃至仁宗皇帝都对其极为欣赏,称他为宰相之才。然
汉宫帝苑闻芳菲,甘木春妍喻贵妃。  燕邸丹霞賦佳赞,秋棠解语寄相希。  咏杏花  杏苑微红似若妃,仲阳二月竞芳菲。  梅英初歇尚寒冽,山岭娇妍报早晖。
四月,雨水从云朵里醒来  仿佛急于趕赴春天的约会  脚步噼啪作响  我小小的村落,被水墨濡湿  淹没。只剩下花儿  那么红,柳儿那么绿  村头的石拱桥上  我心爱的人儿,柔软的目光  与流水一起,寻寻觅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