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基因检测当算命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14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就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立即停止。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时至今日,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依然层出不穷,并打着检测性格、天赋等旗号。
  基因检测指的是以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进行检测的技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疾病都与基因有关,通过基因检测能预知身体患病风险,从而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活習惯等来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基因检测针对的是人的身体,虽然人的性格等心理特征同身体状况好坏有直接关系,但基因检测并不能预知一个人性格的发展变化,对于个人的职业选择等则更加无能为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商业公司推出的基因检测项目却活脱脱地类似于古代的算命术,比如某些人可以通过观察天象预言求问者未来的命运。如今商业公司推出的基因检测只需顾客邮寄本人唾液或血液样本,就能提供一份指导你路在何方的“生命说明书”。基因检测本是基因科学发展的产物,却逐渐沦为21世纪的算命术,这究竟是谁之过?
  钻监管漏洞的不良商家难辞其咎。国家食药监总局等早已三令五申禁止开展基因测试临床应用,它们就变了法子将基因测试包装成有关身体健康的咨询服务。近年来,基因科学虽发展迅猛,但普通人对它依然存在认知上的隔阂。不良商家故意夸大检测作用,将封建迷信的因果祸福等观念带入其中,使得原本目的单纯的基因检测变得神秘难解。更有甚者,压根没有进行基因检测的能力,却谎称自主开发了新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并借出具报告书为由,向被检测人捆绑销售各类保健品。
  轻信基因检测能预言并改变命运的消费者同样负有责任。在盲信者中有一群家长,他们希望借此预见自己孩子的特长,以便更明智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不能不承认,人的性格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适合从事何种职业、过怎样的人生,但所谓的命运或人生不定因素实在太多。一个人若能发挥天赋固然是幸事,如果终其一生也未发现自己有何特长,也不见得就是失败的人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发光发亮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可根据基因测试早早决定一生的路径,其实是草率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
  科学的基因检测能预见人体疾病,防患于未然,不过基因采集毕竟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或者这正是此前被叫停的原因。宣称能检测个人性格、命运和未来的所谓基因测试不过是戴着科学假面具的算命术而已。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消费者也必须保持理性,善别真伪。※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树脂作为分散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作为混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制得水性上光油,制备时以流平剂VA与乳化蜡1:1、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1:1、分
去年11月底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先后遭遇了两轮雾霾天气的侵袭;12月7日18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将空气重污染应急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这也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近年来,雾霾为何越来越严重?2015年,雾霾又为何如此“猖獗”?  雾霾污染加重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原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介绍,当下,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如若冬季
对高职学报的编辑功能、交流策略以及评价机制3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旨在使高职学报更好地体现学术性、应用性和服务性,体现高职特点。设立全国高职学报动态评价机制,认定一批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
目的:研究和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的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资料完整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De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原理及其在生物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