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BAT,我将怎么做车联网这件事?

来源 :音响改装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是不太顺。从2009年算起,也已经有6年的历史了,时间不算长,但是却更加纷乱复杂,越来让人难以捉摸。毫无疑问,车联网(早期用Telematics 这个外来词)一方面非常吸引大家的眼球,大大小小无数的企业,非常多的眼睛和头脑在关注和研究;另一方面,至今,难以说在车里领域获得了成功,失败的例子倒比比皆是。
  笔者一个朋友有形象的比喻:车联网,是一座金山,但是通往这座金山路上,有很多大坑,必须有足够多“先烈”的躯体,去填满这些大大小小的坑,才可能找到通往这座金山的路,从而挖掘出无尽的宝藏。笔者自从参与上汽荣威350 的inKanet项目算起,也算是一名车联网的老兵了。不断反思,并经过失败后的冷静期,使得我能够比较全方位的去看车联网,尤其是中国车联网到底应该怎么做。
  对于车联网,我想从以下几个侧面就几个问题先做探究,然后再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思路。车联网终端设备的车机和手机之争,目前存在着大量和车相关的APP ,这些APP都是跑在手机上的,因此,很多人曾经认为,车上有手机,就可以实现车联网了,用不着车机了。个人认为很多和车相关的APP,根本就属于不车联网范畴。少数和车身有一定关系的APP ,必定需要车上安装一个硬件,比如OBD。手机不能作为车载终端在车上使用。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还有人机交互等方面,都有严重的缺陷。因此,车机作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设备,仍然是最重要的车联网终端。
  手机映射不会革了车机的命
  从最近的一些车联网行业的活动来看,手机映射类的话题又逐渐增多了。热门的就是Carplay、Google Auto,还有carlife等。这些产品基于以下理论基础,手机的性能不断提高,而车机相对的技术比较保守。因此,车机的性能永远赶不上手机,所以,将车机的运算处理功能交给手机去做,可以解决这个矛盾,而一些陈旧的车机系统,比如用WINCE或者linux技术做的车机,通过手机映射,可以运行最新的安卓或者苹果的APP。
  个人认为,目前技术还没有到达理想状态。手机品牌型号非常繁多,造成手机和车机之间的兼容性一直解决不好。新出现的手机能否和老的车机设备连接将永远是个麻烦的事。手机映射,只对于前装有降低成本的意义,车厂为了提高汽车配置而又想降低成本,当然会喜欢手机映射的方式,甚至一些国际大厂,比如BOSCH ,专门有研究手机映射的部门加以重视和研究。一方面,他们可以沿用已有成熟的linux车机技术平台为车厂继续供货,避免新车机开发的投入和风险,另一方面在CPU,内存,地图软件等方面减少了成本支出。同时又能满足市场对终端的车联网方面的要求。
  但是,这个情况仅限于部分的前装,而且一定是过渡性的临时措施,是一种无奈之举,并不是完美的产品。这样的一只功能不完整,离开手机就不能工作的产品,在后装直接“To C”的市场是完全行不通的。
  专门“To C ”的市场,同样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平台,完全能够满足车载应用的需要,尽管和同时期的手机平台性能上有些差距。试想一下,一台能够完美运行最新安卓系统的车机,还有必要使用Google Auto 去连接手机跑google的APP吗?当然,手机映射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通过Carplay可以让果粉在车机上体验Apple 的车载APP。
  基于此,笔者认为,手机映射在前装有实际的意义,但属于过渡产品,后装产品可以支持手机映射功能,但是不能是和前装一样离开手机就变残的产品。
  后视镜也不会革了车机的命
  这几年,除了车机,还出现了其他几类设备,可以用来作为车联网终端。如T-BOX和OBD,以及现在大热的后视镜产品,这些产品和车机的关系又如何?
  T-BOX是一类产品定义不明确的设备,前装和后装市场都有出现,用途是通过一个BOX去弥补已有的设备在车联网功能方面的缺失。上汽、广汽、长安等车厂都曾经规划或者研发过类似的产品,但都是属于过渡性质或者根本就没有最终产品化。后装的T-BOX常常以“原车屏升级”的面目出现,但是属于非常山寨和碎片化的产业。因此,T-BOX 不可能成为车联网的重要角色,连配角都谈不上。
  OBD 严格意义上说,也算是一个T-BOX ,曾经在2013-2014年间,非常热门。OBD的问题是,作为一个非常轻量化的产品,没有能力承载起车联网应用的重担。而ODB本身对于用户的使用价值又是非常的低。因此,进入2015年后,OBD产品几乎就渐渐消失了。
  后视镜是很有意思的产品,目前正是热门中。开始的后视镜,功能仅仅是行车记录仪,因为这个位置比较适合安装行车记录仪。后来,常见不断往里面增加功能,如导航、音乐播放、电子狗、后视镜、蓝牙等,所谓的“三合一”、“五合一”等产品形态。最新的动态是,部分的后视镜采用了和智能车机类似的技术,具有4核的CPU、安卓操作系统、甚至还有通讯功能,俨然就是一台小型的车机了!
  由于后视镜产品相对于车机有安装容易的优点,因此,部分用户会选择它作为自己车载终端。这样,有可能会对车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影响中到底有多大呢?和车机相比较,后视镜缺陷还是非常严重的:屏幕小、音质差,人机交互很差,和车身信息没有关联等,还有功能增加后,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死穴。确实,后视镜可以作为一款车联网终端使用,值得重视。但是重要性远远不及车机。
  车联网这个坑依然没有填完
  前装和后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共生共灭。前装的导航装机比例是不是提高了?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持这个说法。反而我们看到了日本电装停止为丰田汽车配套导航的消息。由于汽车竞争的白日化,价格的不断走低,车厂对成本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一般的普及型轿车,仅在顶配的车型象征性的配置了导航产品,大量的中低配车型还是标配的CD或者干脆就是MP3插卡收音机。
  即使车厂前装的产品预装了导航,但是由于成本和技术的限制,这些机器的功能非常的差,用户体验也很差。车主如果买到这样的车,很大比例也会换成市场上更好的后装产品。这是有大量实例证明的—即使豪华车的用户,也是对原装的车载导航非常的不满意。前装导航装机率未见明显提高,后装市场仍然有巨大空间,而车联网终端更加是市场的空白点。   因此,车联网的终端,目前来看依然是车机最有可能胜出。事实证明,以电信运营商为主题的车联网体系,是无法发展的,这几年的事实无情的证明了这一点。电信运营商现在的作用,只能是提供通讯的管道,3G或者4G 乃至5G,更低的数据流量费,支持车联网的发展。
  同时,以前装车厂为主的车联网在中国很难发展。首先是合资车厂,那些在中国销路尚好的合资品牌,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有做好车联网的兴趣,当然,也可能中外双方对于车联网的态度不一致,也导致这方面基本没有进展。最著名的安吉星-Onstar,也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从他们可怜的用户续费率就可以知道这一点,我周边的通用汽车的用户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基本上都是莫名其妙的态度。自主品牌的汽车厂,目前中心是如何做好汽车本身,对于车联网,完全是没心也没能力。
  以车厂为主体的车联网,保守估计,5年内都不会有大的进展。甚至不可能有发展。社会化的第三方厂家的车联网厂家目前为数不少,比如笔者曾经服务过的上海博泰、北京远特、深圳美赛达、深圳赛格导航等。由于车联网是个大系统,涉及到芯片技术、通讯技术、操作系统、内容服务等四大领域,一般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将以上这几个领域都能够做好的,因此,要做车联网,就必须联合具有以上技术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这个非常考验企业的能力和实力。遗憾的是,目前行业中有哪些企业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
  假如我是BAT ,我怎么来做车联网?
  这里的“BAT”是个泛指,指那些大象级别,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非国企),也可能包括“小米”“乐视”这样的企业。为啥要有“BAT”这样的企业来做车联网呢?我前面已经说过,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具有在“芯片技术、通讯技术、操作系统、内容服务”这四大领域整合资源的能力。
  从体系架构来看,要做这样一件大事,必须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在业务架构上,整个车联网,在业务层面上,首先是车联网终端推广业务,车联网有一个和互联网乃至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有巨大差别的地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无需考虑终端,完善的互联网体系已经建成,无数台PC ,无论是windows 或者IOS ,都是标准的互联网终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终端的庞大的移动互联网也已经建成。而这一切,车联网没有!从2005年算起到现在的十年间,大约一共生产使用了5000万台车机。其中,可能已经50%以上不能使用,95% 以上是WINCE 5.0 或者6.0 系统,99% 的车机是不联网的。
  因此,要发展车联网,首要问题就是要普及推广车联网终端。没有终端,就没有车联网。
  但是车联网终端是否被市场接受就很难说。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二个业务系统,即车联网运营业务,意思很简单:车主安装车联网终端,干啥用?
  之前的产品,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因此事市场和用户用脚投票,任凭你将产品吹的天花乱坠,就是不买账。传统的车机,通常具备五大功能:导航、收音机、音视频播放(DVD,SD)、蓝牙、倒车后视。这样的车机,基本能够满足一般的车主平时的需求。因此,如果所谓的车联网(终端)车机没有特别吸引用户的杀手锏功能,是很难吸引到用户的注意的。因此,如何提供,提供什么内容服务用户,是推广普及车联网终端的关键所在。
  如果能够将现有的资源横向扩展到车联网服务,那么这将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问题是相对于目前移动互联网动辄数亿的用户数,车联网的用户数可能相差一个甚至两个数量级,现在的BAT看得上这个用户群体,并且愿意为此调动资源吗?
  从技术架构来看,车联网的技术架构,由硬件技术、车机OS系统、APP开发三大块组成。这里的硬件,包含ARM系统(BSP),嵌入式软件,车身数据和车辆结构适配等诸多方面。这部分技术对于BAT来说,是完全没有的。因此,必须从其他行业中集中优秀人才,包括汽车电子行业,手机平板,通讯技术等。好在国内这几年这几个领域发展的都是比较好的,以BAT 的影响力,是不难吸引到优秀人才的。
  值得指出的是,车载的硬件属于比较特殊的,初一看,似乎不难,但是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坑,很多外来者都吃过苦头。为避免多走弯路,一定要以车机行业的专家来主导这部分的工作。这也是很多失败的例子总结出的经验个教训。
  而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目前只能选择安卓Android 开始,当然BAT可能会有自己的OS系统,但是从实际出发,并不建议一开始就用,还是从Android 开始吧!这部分技术,BAT内部应该有大量的资源,相应的开发能力也很强,OS 是车机软件的基础,讲究的稳定可靠。
  车载APP开发(包括云端),是根据车联网运营的内容而定的,对于BAT来说,这是很大的优势所在,如导航软件、社交、娱乐等等。
  第三就是车联网最为重要的业务商业模式,车载终端如何推广?一种是生产“BAT”品牌的车联网终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提供车联网终端的一揽子方案,向社会企业授权生产,收取或者免费license。那么,他和市场现有产品竞争就要借助“BAT”品牌知名度和推广力度,如内容的优势,通过内部微信API接口带来的应用,百度、阿里或者腾讯的导航车载特别版本,将他们的优势产品及支付系统等引入。
  而BAT整合供应商资源,可获取最高的信价比,用互联网概念,低利润或者零利润。如目前市场上带有3G或者4G通讯安卓车机,成本在500-1500 之间,车主最后入手价格在2500-6500 之间,“BAT”牌车联网终端,可以将综合成本做在600-800元左右。
  综合以上,BAT将带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license 授权模式,比自行生产整机能够更快的普及车联网终端,用户数量提升快速,自己可以做成相对的轻公司,不管生产,销售方面的事。通过以上描述,应该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车联网实施的战略思路。当然,BAT 各有各的优势,做起来的模式不尽相同。如果BAT都重视车联网并且有意进入的话,那么中国的车联网的行业布局将完全改变。
其他文献
企业追求高品质的输出效果,激励着品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打印技术。今年,三星数码打印推出的全新系列彩色打印机,就在打印效果方面有了全新的技术突破,新品的打印输出品质可与专业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研究的主线。本研究深入探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
采用座标抄录自记雨量资料,1a多次法选样,以指数型频率分布配合,经编制程序上机寻优确定b值等计算,推导出西安市新编制的暴雨强度公式i=16.8815(1+1.317)lgTE/(t+21.5)^0.9227,经误差分析及新旧公式对比,发现新公式精度高,符合
把认知信息的模糊划分推广到灰数结构理论,得到灰数的认知模型。并讨论了灰数组元的特征选择及实现、认知模型的参数估计、有效性及可靠性等基本问题,从而为定量分析灰色信源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逆向调强放疗三种常用的7野方案进行比较,确定符合临床要求的较佳布野方案。方法:对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方案,针对每例患者按不同方案设计3个计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业务安全性要求高,需要对网络架构和网络安全重新设计以满足对业务整合和信息安全的要求。局域网总体架构采用网络分层和安全域分区的体系结构,根据功能区
论文研究了以古村落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在综述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对观澜版画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况、兴起原因、发展情况、改造实例进行了分析
目的比较RPH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病的效果差异。方法将60例Ⅲ~Ⅳ度痔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RPH组)和对照组(M-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以及术
整车销量数据,尤其是细分车型的数据,对后装厂家,尤其是致力于专车专用产品开发的厂家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更为精准的监控国内从整车到后装市场全产业链的流向数据,本刊从201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