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对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对于当年毛泽东在何种场合下作出此番指示,以及日后这一指示是如何被传播开来等问题,一直没有确切的记载,导致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当年出版的文献资料和新发现的历史档案,参考亲历者的著述,终得以还原这段历史。
一
1958年,是毛泽东外出视察最多的一年,他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留在北京中南海办公。这一年的8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决定再下去看一看。这一次,他计划到鄂、皖、苏、浙、沪各省市视察。9月10日,毛泽东乘专机从北京直飞武昌,陪同他一起视察的还有张治中、罗瑞卿等人。9月16日,毛泽东一行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于上午11时许,登岸踏上安徽的土地——安庆市,当日下午7时许坐车到达省会合肥市。
9月中旬的合肥市,为迎接国庆节,在安徽省博物馆布置的各种陈列展览刚刚就绪。安徽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为省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此时,在博物馆展览大楼的东边楼下为地质、煤炭、冶金、机械、电力馆、轻工(包括工艺、交通、建筑、邮电)馆,东边楼上为历史文物和革命史文物馆、文教和除四害馆。西边楼下有农业馆,西边楼上则是财粮贸、林业馆,气象、水利馆。展览种类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1958年9月17日,天气晴朗,下午3时许,毛泽东一行在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等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安徽省博物馆。毛泽东精神饱满、步履稳健,对陈列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几乎每一部分都看了,对有些项目还特别仔细地看和问,有些还要求当场演示,不时还带点幽默地说几句话,比如他看到木质的车床就问:“是做样子的吧?能不能持久?”讲解员就立刻演示给他看,证明不是做样子。看到一个“熏”的积肥模型叫“五龙抢珠”就笑着说:“为什么不可以六龙?”一位讲解员做了详细解释,毛泽东满意地说:“呃,你们很有研究,知道得那么多。”
毛泽东十分关心安徽的水利建设情况,在这部分展厅,他赞扬正在进行的淮北河网化建设,并指着墙上的淮北河网化总图嘱咐说:“明年党代会时,你们应该把这张图挂到北京去。”当看到许多安徽制造的轻工业新产品如钢笔之类时,他高兴地对省里陪同领导说:“看来你们有一支侦查队,把别人的好东西都偷来了,你们是存心要抢上海的生意吧?”
在历史文物馆,毛泽东凝视楚王大鼎,细看漆器,询问怎么知道龙虎尊是殷商时期的;看到寿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爵”,旁边一位同志介绍说:“这就是古人喝酒的杯。”毛泽东便笑着对身边的张治中说:“我给你这杯子喝酒吧。”
……
这次参观历时近3个小时,当毛泽东看完一圈时,天色已暗下来,展览室电灯都亮了。
二
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后不久,按照既定计划,文化部在合肥市召开16个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现场会议。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主持会议。正在此间,他组织代表专门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据《回忆王冶秋》一书中曹建昭撰写的《江淮行》一文记录:1958年10月,他(王冶秋)主持文化部在安徽省召开的16省、市、自治区文物、博物馆现场会以后回到北京,带回一本《安徽画报》,上面刊载了作家菡子撰写的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报道文章,以及多幅照片。
菡子(1921-2003),又名方晓,江苏溧阳人,是一位女作家,早年参加过新四军,长期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曾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她作为随同人员,参与宣传报道工作。而刊登此篇文章的《安徽画报》是当时安徽省唯一一份以摄影图片为主、图美文精的大型综合新闻性期刊,菡子的文章发表在“十月号”上,原文题为《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文章开头部分第二段表述如下:“9月17日,毛主席参观了博物馆。他在馆内走了两个半小时,每看一个馆,他都说‘相当丰富’‘看不完’,还认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这是最早出现毛泽东在安徽省博物馆发表重要指示内容的公开文献。
曹建昭回忆说:冶秋同志如获至宝,一到北京立即召开会议。他说:“主席至今为止,唯一视察了一个博物馆,就是安徽省博物馆。他视察时的指示及其英明,是我们文物、博物馆单位工作中一件头等大事。要立即宣传,让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的同志们,及早受到教育和鼓舞。”他决定要全力以赴,在几天以内突击印制名为《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的小册子,内容为菡子写的文章和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多幅照片。他当即给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写信,要我持信请沈部长题写书名。大约一个星期后,我们就忙于向各地文博单位寄发这本书了。
《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的小册子如今在一些图书馆里依然可以查阅到,为单行本,首印数量为3000册,1959年4月又进行了加印。沈雁冰亲自题写了书名,其中全文转载了菡子在《安徽画报》中发表的《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一文,并配发多幅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的现场照片。随后,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十二期也转载了菡子的文章,并将文章题目改为《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值得指出的是,文章将“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单独列出,独立排版,置于文章最前,题注“毛主席语”。这一系列的转载刊登,让毛泽东在安徽省博物馆的指示在全国文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国各省市博物馆均以此为根据,加以引用。
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安徽省博物馆遭到灾难性的破坏。陈毅于1961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后题写的“安徽省博物馆”馆名匾额被砸坏,一批文物工作者横遭打击摧残。安徽省博物馆也相继被更换成 “万岁馆”、“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安徽省展览博物馆”等名。这一时期,受到林彪和“四人帮”一些“博物馆无用论”错误思想的影响,是否将毛泽东的这段指示作为毛主席语录继续加以公开引用成为一道难题。为此,“安徽省展览博物馆”于1971年底进行了一次“调查”。据一份当时印有“安徽省毛泽东思想宣传馆”红头文件(现藏安徽省档案馆)显示:“根据中央关于引用毛主席语录要严肃和慎重的精神和文化局关于要将这段语录了解清楚的指示,我馆于1971年12月1日派齐国拣、刘永璜两同志去上海,通过上海市文化系统革委会(简称文化团部)找菡子了解。据上海文化团部介绍:菡子系现行问题,正在审查,尚未恢复组织生活。他们认为这样重要的问题直接找菡子了解有些不妥,便请示了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办公室,经同意后,在文化团部四连(即作家协会连)军代表的陪同下和菡子面谈……” 根据留存的档案资料,菡子在这次“安徽省展览博物馆”的专程“调查”中留下了一份书面材料(现藏安徽省档案馆),全文如下:
1958年9月17日,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合肥视察了安徽博物馆。主席两个半小时的视察情况,我曾以《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为题,写了详细报导登在《安徽画报》上,文由开始写到主席对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这是主席在休息的时候对省内主要负责人谈的。大意是:每个省和重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让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并展示未来的前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主席在视察每个馆时(共计有21馆)都指示过类似的内容,表示赞许,而当时又没有可能把主席的谈话请示主席和有关方面审查订正,所以有些重要指示在写作文章时一般都未敢说明这是主席的原话,这样也便于在写作文章时加以必要的组织,而主席的原意大体上是忠实地传达了的。调查同志所录“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当时据说曾作为副题并注明“毛主席语”,我没有这样做过,这一段虽大部是原意,但不是原话。
菡子 1971.12.5
这份书面材料虽是菡子在“审查”之中所写,但仍具有十分可贵的史料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无论这段指示是否是原话,毛泽东当时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这才是关键的意义所在。时隔多年,人们在整理时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陪同接待的马数鸣的一本笔记本中,看到一篇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文字记录,其中有如下一段:
“(毛主席)从东楼上进入接待室,说每一个省的大城市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力量是很要紧的事。”
这也佐证了菡子的材料。但在当时,当权者却以中央关于引用毛主席指示要准确等种种理由和借口,不准再引用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指示。
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1977年6月,中央派万里来安徽主持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同年8月,省委决定撤销“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名称,正式恢复安徽省博物馆,并定于1978年9月在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20周年之际,举办纪念大会。此时,继续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欣然接受邀请,前来出席。在纪念大会上,王冶秋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全国文博界千秋万代都不要忘记毛主席这一英明教导,沿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根红线,办好文博事业,更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年,《文物》杂志(1978年12期)发表吕济民、王宜署名文章《遵照毛主席指示,办好博物馆》一文。文章回忆了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重要指示的情形,提出了毛泽东的指示是博物馆的基本方针,这就是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文章最后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年来的实践证明,毛主席对博物馆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是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指路明灯。至此,在这一工作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又逐步转入正轨,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如今,我国博物馆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这段毛泽东在55年前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指示,指明了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单位和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机构,更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要让“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这也是博物馆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这也体现出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就要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物”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一个省该建什么样的博物馆,就是看这个博物馆是否能够以它丰富的实物资源和陈列展览,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从各方面反映一个省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一个省的发展和变化,让人民群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历史和伟大的创造力。(题图为建馆初期的陈列展览大楼及广场)
(责任编辑:胡 北)
一
1958年,是毛泽东外出视察最多的一年,他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留在北京中南海办公。这一年的8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决定再下去看一看。这一次,他计划到鄂、皖、苏、浙、沪各省市视察。9月10日,毛泽东乘专机从北京直飞武昌,陪同他一起视察的还有张治中、罗瑞卿等人。9月16日,毛泽东一行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于上午11时许,登岸踏上安徽的土地——安庆市,当日下午7时许坐车到达省会合肥市。
9月中旬的合肥市,为迎接国庆节,在安徽省博物馆布置的各种陈列展览刚刚就绪。安徽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为省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此时,在博物馆展览大楼的东边楼下为地质、煤炭、冶金、机械、电力馆、轻工(包括工艺、交通、建筑、邮电)馆,东边楼上为历史文物和革命史文物馆、文教和除四害馆。西边楼下有农业馆,西边楼上则是财粮贸、林业馆,气象、水利馆。展览种类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1958年9月17日,天气晴朗,下午3时许,毛泽东一行在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等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安徽省博物馆。毛泽东精神饱满、步履稳健,对陈列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几乎每一部分都看了,对有些项目还特别仔细地看和问,有些还要求当场演示,不时还带点幽默地说几句话,比如他看到木质的车床就问:“是做样子的吧?能不能持久?”讲解员就立刻演示给他看,证明不是做样子。看到一个“熏”的积肥模型叫“五龙抢珠”就笑着说:“为什么不可以六龙?”一位讲解员做了详细解释,毛泽东满意地说:“呃,你们很有研究,知道得那么多。”
毛泽东十分关心安徽的水利建设情况,在这部分展厅,他赞扬正在进行的淮北河网化建设,并指着墙上的淮北河网化总图嘱咐说:“明年党代会时,你们应该把这张图挂到北京去。”当看到许多安徽制造的轻工业新产品如钢笔之类时,他高兴地对省里陪同领导说:“看来你们有一支侦查队,把别人的好东西都偷来了,你们是存心要抢上海的生意吧?”
在历史文物馆,毛泽东凝视楚王大鼎,细看漆器,询问怎么知道龙虎尊是殷商时期的;看到寿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爵”,旁边一位同志介绍说:“这就是古人喝酒的杯。”毛泽东便笑着对身边的张治中说:“我给你这杯子喝酒吧。”
……
这次参观历时近3个小时,当毛泽东看完一圈时,天色已暗下来,展览室电灯都亮了。
二
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后不久,按照既定计划,文化部在合肥市召开16个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现场会议。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主持会议。正在此间,他组织代表专门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据《回忆王冶秋》一书中曹建昭撰写的《江淮行》一文记录:1958年10月,他(王冶秋)主持文化部在安徽省召开的16省、市、自治区文物、博物馆现场会以后回到北京,带回一本《安徽画报》,上面刊载了作家菡子撰写的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报道文章,以及多幅照片。
菡子(1921-2003),又名方晓,江苏溧阳人,是一位女作家,早年参加过新四军,长期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曾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她作为随同人员,参与宣传报道工作。而刊登此篇文章的《安徽画报》是当时安徽省唯一一份以摄影图片为主、图美文精的大型综合新闻性期刊,菡子的文章发表在“十月号”上,原文题为《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文章开头部分第二段表述如下:“9月17日,毛主席参观了博物馆。他在馆内走了两个半小时,每看一个馆,他都说‘相当丰富’‘看不完’,还认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这是最早出现毛泽东在安徽省博物馆发表重要指示内容的公开文献。
曹建昭回忆说:冶秋同志如获至宝,一到北京立即召开会议。他说:“主席至今为止,唯一视察了一个博物馆,就是安徽省博物馆。他视察时的指示及其英明,是我们文物、博物馆单位工作中一件头等大事。要立即宣传,让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的同志们,及早受到教育和鼓舞。”他决定要全力以赴,在几天以内突击印制名为《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的小册子,内容为菡子写的文章和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多幅照片。他当即给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写信,要我持信请沈部长题写书名。大约一个星期后,我们就忙于向各地文博单位寄发这本书了。
《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的小册子如今在一些图书馆里依然可以查阅到,为单行本,首印数量为3000册,1959年4月又进行了加印。沈雁冰亲自题写了书名,其中全文转载了菡子在《安徽画报》中发表的《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一文,并配发多幅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的现场照片。随后,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十二期也转载了菡子的文章,并将文章题目改为《毛主席参观了安徽省博物馆》。值得指出的是,文章将“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单独列出,独立排版,置于文章最前,题注“毛主席语”。这一系列的转载刊登,让毛泽东在安徽省博物馆的指示在全国文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国各省市博物馆均以此为根据,加以引用。
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安徽省博物馆遭到灾难性的破坏。陈毅于1961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后题写的“安徽省博物馆”馆名匾额被砸坏,一批文物工作者横遭打击摧残。安徽省博物馆也相继被更换成 “万岁馆”、“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安徽省展览博物馆”等名。这一时期,受到林彪和“四人帮”一些“博物馆无用论”错误思想的影响,是否将毛泽东的这段指示作为毛主席语录继续加以公开引用成为一道难题。为此,“安徽省展览博物馆”于1971年底进行了一次“调查”。据一份当时印有“安徽省毛泽东思想宣传馆”红头文件(现藏安徽省档案馆)显示:“根据中央关于引用毛主席语录要严肃和慎重的精神和文化局关于要将这段语录了解清楚的指示,我馆于1971年12月1日派齐国拣、刘永璜两同志去上海,通过上海市文化系统革委会(简称文化团部)找菡子了解。据上海文化团部介绍:菡子系现行问题,正在审查,尚未恢复组织生活。他们认为这样重要的问题直接找菡子了解有些不妥,便请示了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办公室,经同意后,在文化团部四连(即作家协会连)军代表的陪同下和菡子面谈……” 根据留存的档案资料,菡子在这次“安徽省展览博物馆”的专程“调查”中留下了一份书面材料(现藏安徽省档案馆),全文如下:
1958年9月17日,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合肥视察了安徽博物馆。主席两个半小时的视察情况,我曾以《新的安徽呈现在毛主席的面前》为题,写了详细报导登在《安徽画报》上,文由开始写到主席对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这是主席在休息的时候对省内主要负责人谈的。大意是:每个省和重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让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并展示未来的前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主席在视察每个馆时(共计有21馆)都指示过类似的内容,表示赞许,而当时又没有可能把主席的谈话请示主席和有关方面审查订正,所以有些重要指示在写作文章时一般都未敢说明这是主席的原话,这样也便于在写作文章时加以必要的组织,而主席的原意大体上是忠实地传达了的。调查同志所录“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当时据说曾作为副题并注明“毛主席语”,我没有这样做过,这一段虽大部是原意,但不是原话。
菡子 1971.12.5
这份书面材料虽是菡子在“审查”之中所写,但仍具有十分可贵的史料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无论这段指示是否是原话,毛泽东当时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这才是关键的意义所在。时隔多年,人们在整理时任安徽省博物馆馆长、陪同接待的马数鸣的一本笔记本中,看到一篇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文字记录,其中有如下一段:
“(毛主席)从东楼上进入接待室,说每一个省的大城市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力量是很要紧的事。”
这也佐证了菡子的材料。但在当时,当权者却以中央关于引用毛主席指示要准确等种种理由和借口,不准再引用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指示。
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1977年6月,中央派万里来安徽主持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同年8月,省委决定撤销“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名称,正式恢复安徽省博物馆,并定于1978年9月在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20周年之际,举办纪念大会。此时,继续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欣然接受邀请,前来出席。在纪念大会上,王冶秋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全国文博界千秋万代都不要忘记毛主席这一英明教导,沿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根红线,办好文博事业,更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年,《文物》杂志(1978年12期)发表吕济民、王宜署名文章《遵照毛主席指示,办好博物馆》一文。文章回忆了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重要指示的情形,提出了毛泽东的指示是博物馆的基本方针,这就是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文章最后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年来的实践证明,毛主席对博物馆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是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指路明灯。至此,在这一工作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又逐步转入正轨,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如今,我国博物馆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这段毛泽东在55年前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指示,指明了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单位和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机构,更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要让“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这也是博物馆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这也体现出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就要从过去的以“物”为中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物”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一个省该建什么样的博物馆,就是看这个博物馆是否能够以它丰富的实物资源和陈列展览,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从各方面反映一个省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一个省的发展和变化,让人民群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历史和伟大的创造力。(题图为建馆初期的陈列展览大楼及广场)
(责任编辑:胡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