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赋予学校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给学校体现自己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提供了一次机会。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勿容置疑,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赋予学校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给学校体现自己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提供了一次机会。近几年,我校以诚毅文化理念为引领,紧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坚持信念,走品牌学校发展之路。以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大幅度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品牌特色发展而改革”的办学愿景。
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勿容置疑,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在此前提下,开发适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这是课改以来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被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课程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同时也使得教师由课程的“消费者”变成开发者,为教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奇思妙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课程。简而言之,校本课程在对教师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为此我校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学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校本课程。
1.按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培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动员,提高师生参与率,采取问卷形式调查学生需求及兴趣爱好。课程开发的主体性及选择性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及内容,学校必须发挥引导和管理职能,必须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实践、动手能力。
2.按学校特色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以特色为引领,走品牌学校发展之路。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内外部条件,校本课程開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基地和主体,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势与特长,使学校拥有了自我开发和完善的空间。如我校的吕剧课程。牛庄镇是吕剧的故乡,涌现出的吕剧爱好者不计其数,在小学生中吕剧传统曲目也广为传唱。我们适应学生需要,把吕剧作为学校特色,将吕剧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已取得了可喜成绩,被省文化厅被授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教育传承基地”。
二、校本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激发了全体教师科研意识,促进了科研能力的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迁移到学科教学中,深化了学科教学改革。同时,我校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为:
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一年来,我校有多篇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获奖。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教师能按照课程的过程开发模式,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统筹有序合理的规划与实践。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重要改变。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自然形成了新的课程理念,也自然地向其他课程领域逐步渗透。这种新课程理念的生成,是一般的培训和行动研究达不到的。所以说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3.教师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学校出现了“三多”“三强”的现象:“三多”即办公室内相互探讨教学、学生教育的多了,主动要求上区级、校级公开课的多了,积极争取学习机会的多了;“三强”即自我学习与发展的意识强了,研究的意识强了,质量的意识强了。人人争上评优课,个个争当先进、骨干。
总之,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与实施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将弥补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金燕.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潘洪建,刘华,蔡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赋予学校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给学校体现自己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提供了一次机会。近几年,我校以诚毅文化理念为引领,紧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坚持信念,走品牌学校发展之路。以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大幅度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品牌特色发展而改革”的办学愿景。
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勿容置疑,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在此前提下,开发适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这是课改以来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被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课程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同时也使得教师由课程的“消费者”变成开发者,为教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奇思妙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课程。简而言之,校本课程在对教师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为此我校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学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校本课程。
1.按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培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动员,提高师生参与率,采取问卷形式调查学生需求及兴趣爱好。课程开发的主体性及选择性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及内容,学校必须发挥引导和管理职能,必须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实践、动手能力。
2.按学校特色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以特色为引领,走品牌学校发展之路。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内外部条件,校本课程開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基地和主体,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势与特长,使学校拥有了自我开发和完善的空间。如我校的吕剧课程。牛庄镇是吕剧的故乡,涌现出的吕剧爱好者不计其数,在小学生中吕剧传统曲目也广为传唱。我们适应学生需要,把吕剧作为学校特色,将吕剧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已取得了可喜成绩,被省文化厅被授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教育传承基地”。
二、校本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激发了全体教师科研意识,促进了科研能力的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迁移到学科教学中,深化了学科教学改革。同时,我校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为:
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一年来,我校有多篇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章获奖。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教师能按照课程的过程开发模式,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统筹有序合理的规划与实践。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重要改变。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自然形成了新的课程理念,也自然地向其他课程领域逐步渗透。这种新课程理念的生成,是一般的培训和行动研究达不到的。所以说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3.教师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学校出现了“三多”“三强”的现象:“三多”即办公室内相互探讨教学、学生教育的多了,主动要求上区级、校级公开课的多了,积极争取学习机会的多了;“三强”即自我学习与发展的意识强了,研究的意识强了,质量的意识强了。人人争上评优课,个个争当先进、骨干。
总之,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与实施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将弥补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金燕.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潘洪建,刘华,蔡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