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博大精深,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门艺术,将学生带入这美好的艺术殿堂,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兴趣 情商 情境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77-01
曾几何时读书已不再是孩子们的爱好;曾几何时语文课堂变成了碎碎念,满堂灌;也曾几何时,我们那堂堂正正的方块字,竟成了折磨学生的工具了,总而言之,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成为一大普遍现象,要想切实的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以下浅谈己见。
1 改变传统意义上教书先生的形象,赋予语文教师文者的风采
我觉得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的一部百读不厌的书,你的魅力应该时刻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引导着他们的情感,你的知识储备应该让他们信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时候“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效果比滔滔不绝的讲授更深入。其次语文的教学未必局限于课堂,弯下身子,在平时的交流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他们慢慢靠近文学,用自己的文学修养去熏陶他们感受文学,比勒令强制性的读多少书要更有成效。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课堂既是学生主体展现的课堂,也是我们老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教室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天地,我们在这里可以快乐的成长,分享心情,激发灵感,收获感悟。情感目标现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当我们引导学生要关爱他人,同情弱者的时候,教师你本身是否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我们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时候,教师是否想过自己可是一位绿色环保主义者,你的情感言行将成为最好的示范。情真意切的流露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2 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赋予语文课堂民主的风气
如何改变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呢?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的提问。要有着“言者无罪”的氛围。还记得在讲《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个学生冒出一句,“他怎么就非得穿那件长衫啊?”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啊,于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有一位学生甚至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呗!”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理由啊,现实也确实如此,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啊!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答案,规范学生的思维模式,只有放开手脚,学生才会有兴趣参与到讨论中来,才不会出现说,“我再怎么讨论最后还不是按照你的答案来吗,我还发表什么看法啊!”这样的错误思想出现。其次,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要切实有价值,与学生接轨,不盲目,不随波逐流,使学生在对语文的疑问中充满浓厚的兴趣。再次,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只要是为我们教学目标的完成很好的服务就可以,音乐会更好的营造氛围,美术能有效的增强效果,课本剧能积极的激发兴趣,辩论能深入的引发思考,多媒体能直观的展现素材,不管是哪种形式,我们教师都可以灵活运用,适当的取舍,但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很高的综合素质,能轻松驾驭一切,同是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要给予欣赏和鼓励。
3 改变只授知识的理念,赋予语文提高学生情商的功能
(1)现在的語文教学,绝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识文断字,或是会写几篇文章,更应该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对情感态度的把握,而这些,我们就应该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那么,在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例如:爱与亲情;环境与自然;关注科学;民俗风情;奇闻异事;爱国情怀……不同的主题,我们难道是科学老师?是地理老师?是政治老师?只是简单的传授最基本的相关常识吗?当然不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悟,除了文学的美,还有生活的美,而要有欣赏这种美的情感,就要很高的情商,赋予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灵。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上好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听说读写,说学逗唱,多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灵活运用其中,能更好调动其兴趣,在收集积累中丰富自身,在展示表现中锻炼能力,在课内课外中感悟主题。何乐而不为呢。用好教材,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革新阅读的方式,方法。厚厚的一本书,往往让孩子们望而却步了,但网络却让他们更乐于接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媒体手段,摘取其中经典名篇,阅读赏析,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现在的孩子特别有自己的主见,而这种主见与思考往往被我们家长和老师给压制住了,时间长了,学生已经开始消极的对待一切,我们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有一支笔,有丰富的文字,有作文的课堂,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宣泄的出口,为什么不鼓励他们大胆的抒发情感,在文字中挥洒激情与梦想,在笔与纸间共通思想与情感,无论是心情日记,还是随笔文摘,老师可以自由的根据本班的情况“巧立名目”让学生拿起笔来,和你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4 加强学法指导,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学会讨论。讨论不是毫无目的的争辩,而是有的放矢的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不同的问题考虑才角度也应该是不同的,那么鼓励他们独立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将这种看法,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才是讨论的目的所在。
(2)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景,都是一篇文章, 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一切,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后成文,这样积少成多,相信思想也随之深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学了,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乐了。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着这一育人真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今天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海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8):54-55.
[2] 邹习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好初中语文教学[J].铜仁师范学院学报,2004.
[3] 任爱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10.
[4] 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兴趣 情商 情境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77-01
曾几何时读书已不再是孩子们的爱好;曾几何时语文课堂变成了碎碎念,满堂灌;也曾几何时,我们那堂堂正正的方块字,竟成了折磨学生的工具了,总而言之,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成为一大普遍现象,要想切实的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以下浅谈己见。
1 改变传统意义上教书先生的形象,赋予语文教师文者的风采
我觉得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的一部百读不厌的书,你的魅力应该时刻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引导着他们的情感,你的知识储备应该让他们信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时候“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效果比滔滔不绝的讲授更深入。其次语文的教学未必局限于课堂,弯下身子,在平时的交流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他们慢慢靠近文学,用自己的文学修养去熏陶他们感受文学,比勒令强制性的读多少书要更有成效。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课堂既是学生主体展现的课堂,也是我们老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教室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天地,我们在这里可以快乐的成长,分享心情,激发灵感,收获感悟。情感目标现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当我们引导学生要关爱他人,同情弱者的时候,教师你本身是否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我们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时候,教师是否想过自己可是一位绿色环保主义者,你的情感言行将成为最好的示范。情真意切的流露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2 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赋予语文课堂民主的风气
如何改变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呢?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的提问。要有着“言者无罪”的氛围。还记得在讲《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个学生冒出一句,“他怎么就非得穿那件长衫啊?”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啊,于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有一位学生甚至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呗!”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理由啊,现实也确实如此,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啊!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答案,规范学生的思维模式,只有放开手脚,学生才会有兴趣参与到讨论中来,才不会出现说,“我再怎么讨论最后还不是按照你的答案来吗,我还发表什么看法啊!”这样的错误思想出现。其次,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要切实有价值,与学生接轨,不盲目,不随波逐流,使学生在对语文的疑问中充满浓厚的兴趣。再次,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只要是为我们教学目标的完成很好的服务就可以,音乐会更好的营造氛围,美术能有效的增强效果,课本剧能积极的激发兴趣,辩论能深入的引发思考,多媒体能直观的展现素材,不管是哪种形式,我们教师都可以灵活运用,适当的取舍,但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很高的综合素质,能轻松驾驭一切,同是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要给予欣赏和鼓励。
3 改变只授知识的理念,赋予语文提高学生情商的功能
(1)现在的語文教学,绝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识文断字,或是会写几篇文章,更应该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对情感态度的把握,而这些,我们就应该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那么,在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例如:爱与亲情;环境与自然;关注科学;民俗风情;奇闻异事;爱国情怀……不同的主题,我们难道是科学老师?是地理老师?是政治老师?只是简单的传授最基本的相关常识吗?当然不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悟,除了文学的美,还有生活的美,而要有欣赏这种美的情感,就要很高的情商,赋予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灵。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上好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听说读写,说学逗唱,多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灵活运用其中,能更好调动其兴趣,在收集积累中丰富自身,在展示表现中锻炼能力,在课内课外中感悟主题。何乐而不为呢。用好教材,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革新阅读的方式,方法。厚厚的一本书,往往让孩子们望而却步了,但网络却让他们更乐于接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媒体手段,摘取其中经典名篇,阅读赏析,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现在的孩子特别有自己的主见,而这种主见与思考往往被我们家长和老师给压制住了,时间长了,学生已经开始消极的对待一切,我们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有一支笔,有丰富的文字,有作文的课堂,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宣泄的出口,为什么不鼓励他们大胆的抒发情感,在文字中挥洒激情与梦想,在笔与纸间共通思想与情感,无论是心情日记,还是随笔文摘,老师可以自由的根据本班的情况“巧立名目”让学生拿起笔来,和你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4 加强学法指导,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学会讨论。讨论不是毫无目的的争辩,而是有的放矢的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不同的问题考虑才角度也应该是不同的,那么鼓励他们独立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将这种看法,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才是讨论的目的所在。
(2)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景,都是一篇文章, 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一切,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后成文,这样积少成多,相信思想也随之深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学了,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乐了。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着这一育人真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今天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海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8):54-55.
[2] 邹习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好初中语文教学[J].铜仁师范学院学报,2004.
[3] 任爱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10.
[4] 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