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具有德育功能。高校德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德育功能是高校文化的内核。它们互为补充、促进又融合。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于把社会的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在自身的文化结构和氛围中。通过价值引导、人格塑造、行为规范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德育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经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一、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与时代密切相关,反映着主体对象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在高校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形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中具有重要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思想、道德、行为、人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使其逐步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行为习惯。
  1.导向功能
  高等学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不仅是科学文化成果研究、交流和传播的地方,也是各种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文化意识碰撞、交锋和交融的地方,更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的重点。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对全体校园人有着直接显性的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校园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受其熏陶和感染。反之,如果校园内一些不良风气暂时占上风的话(如校园出现经商热、传销热、网上聊天热等等),不加及时引导,就会使得校园人的价值观发生混乱,并在一定程度引起理想危机,道德危机和学术危机。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对校园文化进行控制、引导和设计,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正向功能,抑制可能产生的负向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整洁安静有序的校园环境,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便更好地为校园人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2.规范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对校园人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体现为“硬”和“软”两种约束形态。“硬”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校园内的制度文化建设表现出来的,主要是指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有形的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制度以文字形式明确表述,提出校园人应做、能做和禁止做的事项,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予以惩罚。这些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既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还能通过使这些制度转化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真正提高师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这就可以抑制人们的错误行为,促使其转变为正确的行为。正确行为变为人们的习惯后,外在约束作用也就内化为自觉的要求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的校园精神,体现了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精神意志,它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教育作用,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获取群体的肯定。“软”约束主要是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及其对人的辐射作用,软性强制校园人的行为。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对学生个体跨时空、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有意与无意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一种完善自己的感情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使自己自觉形成一种学校“规范”和“软约束”的效果。这种软硬强制作用规范着高校校园的行为。因此,规范有序的校园管理、整洁优雅的校舍风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奋发进取的成才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师生员工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高等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灵魂,充实生命的内容。相对正规的教育教学,高校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体现为通过文化无意识地对校园进行文化渗透。这首先在于它创造了一个陶冶人心灵的场所。以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各方面都起着指导性作用。其次,与其观念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和规范、陶冶和塑造作用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至的,其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发挥作用。
  4.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人才的整体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过:“要说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加强教学科研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重视学生“一生轨迹”的人格培养,通过学校整体环境、文化氛围、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等影响教育学生,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相统一。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素和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从知、情、意、行、信诸方面,综合塑造学生的人格。如浓厚的校园政治氛围有利于满足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人生追求上积极进步的要求和愿望,促进其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格调的文娱活动,通过真、善、美的艺术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学生自尊、自爱、自豪、自强的源泉;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的形成。   5.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和良好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作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心理过程与心理心态的形成,可以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丰富多彩的科技、娱乐、艺术等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成才的动机,交往的初衷,放松调整、归属、尊重等心理需求,且能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渗透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观念教育。因此,要建构适应时代要求、品位高、内涵丰富的高校校园文化,在满足大学生各种正当的、合理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引导作用,使校园人,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等,在渗透着社会的、民族的优秀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相对稳定的、特有的校园心理素质。
  6.校园文化还具有帮助校园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校园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活动如邀请著名艺术家来校园做演讲或各种高雅艺术团来校园演出,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能以其具体、生动的美感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依靠感染而不是说教,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美化学生的主观世界。同时,校园物质环境的精心设计,既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发展,又通过建筑的外形、色彩质感,花草树木的形态、层次、色香以及与环境气氛相协调的园林艺术,体现了人们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给校园人以青春活力和美的享受,给人以“润
  物细无声”的熏陶。由于这种影响是日复一日的长期的重复刺激,因而具有深刻的影响。如北大的“燕园”、交大的“留园”等,均以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场景发挥着较好的美育作用。校园不是公园,不能只是植树栽花;校园也不是城市,不能一味追求现代建筑。应当在校园建筑设施、自然景光和人文景光建设中,体现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以深厚的文化渗透力,陶冶性情,增强自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环境育人。
  7.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育功能是高校通过教学和实践环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发挥教育功能时,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经常呈现出一种主客体共融的形态,“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参与,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场所。广大学生通过自觉组织、自觉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和发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是文化的载体,在高校校园生活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社团通过开展诸如文学、艺术、体育、演讲和社会实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这种乐观振奋、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受到审美、益智等情操的陶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才意识,并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实践机会;尤为重要的是,在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校园精神产品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优秀的校园环境。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第二汽车大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本文就影响汽车销售的的几点因素试作分析,特别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汽车价格、质量、品牌、口碑、售后服务等问题展开简单分析,以便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减少汽车销售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油耗;操控性;动力性;价格和质量  一、销售前  现在市面上普片的汽车销售模式为”
期刊
【摘要】由于中职生源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多数在初中阶段因为学业竞争上的“失败”备受教师的冷落和忽视。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无法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变化和要求,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较大的困难。笔者已多年从事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认为把管理学理论中的“金鱼缸效应”应用到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金鱼缸效应”;班主任;中职班级管理  中职班
期刊
一、表演技巧的概念  表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表演所指的内容很宽,如影视表演,演讲、朗诵、唱歌、跳舞等。狭义的表演是指艺术表演,它指的是由特定的演员在电影、电视剧、戏剧中扮演的是一个人物角色,它要求演员通过入戏而达到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从而塑造成作品需要的人物形象,即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声音、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把情节或记忆表达出来,从而体现生活的一门艺术。通俗的说,表演
期刊
【摘要】新形式下,学校基础道德教育重要性日显突出,但成效提高却不明显,急需融入新的方法与理论,本文从全员育人导师制角度对提高德育实效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德育;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承包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学校多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德育方式的改进更迫在眉睫。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我校提出了“全员育人
期刊
【摘要】初中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他们人生目标,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讨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的相关内容,供同行进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解析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是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扶持中职教育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职业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则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中职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整体素质较差的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
期刊
浅谈加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举措  【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创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各项教育尤为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期刊
【摘要】在全球多元文化互相撞击的背景下,物欲横流。傈僳族诗人李贵明一直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其作品亦呈现出浓郁的生态文化与时代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李贵明;文化自觉;民族身份  诗人李贵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他出身于云南省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傈僳族。从2001年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30多万字。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著有诗集《我的滇西》。本文将以诗集《我的滇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道德激励教育已经是高校院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和执行的重要教学内容。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是保障高校平稳发展的强有力措施,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好道德激励这种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对此,本文从道德激励的方法及从运用策略方面详细分析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希望对高校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德激励;高校学生管理;运
期刊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涉及众多学科的理论,在实践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亟需公共管理的创新研究。计量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前提,是保证人民切身利益的技术保障。而现今经济社会环境中的计量管理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之前的工作思路,不断去探索创新。  【关键词】公共管理;计量管理;问题;改革;措施  一、概述  随着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