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旧杂志的念想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云南教育》。
  为了让书保存得完整无破损而永久,阿爸早年前就用透明胶精心地粘贴过,并用一个书壳小心翼翼将其包装好。至今十几年过去,它一直被我一家人视为特别珍贵的刊物,并被我们全家视为最珍贵的传家宝。
  这本《云南教育》是1996年9月的期刊。此刊里刊发着由《云南教育》记者杨云慧采访阿爸的师表风采——《“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初麦”为巍山彝族彝语音译,意为好人。每当打开这一本《云南教育》,我阿爸心里洋溢的都是幸福与感恩。
  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是一个彝族聚居地。过去没有通公路,得徒步翻山越岭。那是一年初夏的一天,楊云慧不辞辛苦,徒步几十里山路来到了草场小学,找到了阿爸。记者不嫌山区生活条件艰苦, “安营扎寨”数日,深入师生,深入彝寨,起早摸黑,入户走访,采访阿爸的事迹。
  阿爸觉得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彝山里的教师,时刻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使命,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迫使他一心想为贫穷落后的彝寨贡献一分力量。
  阿爸一旦认定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干到底。阿爸一心把爱心播洒在彝山的教育事业上,在远离繁华的高寒偏僻山区坚守岗位,将行动落到实处,把改变彝山贫穷落后的面貌,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阿爸的事迹,经《云南教育》报刊社记者采访、挖掘,于1996年9月在《云南教育》发表。
  《 “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图文并茂,热情地讴歌了阿爸在彝山履行人师之职责及带领彝族群众发展致富的典型事迹。行文讲述方式接地气,主题鲜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肯定了阿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他的事迹在各地广为传颂,榜样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共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年9月,我阿爸被推荐到了北京出席全国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然而,于当时的人们而言,人们大多还挣扎在温饱问题上,他们的思想观念愈趋于落后、传统、保守。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只是需教学生认识几个字,至于建设学校、关心家乡的发展那是“多管闲事”!
  前行的种子一旦萌芽,就有顶起巨石的力量。之前,阿爸心存顾虑,文章见报后发生的一切,给了阿爸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为阿爸的创业发展指了路、引领了航向。
  多年来,阿爸在实践党的教育方针中,发扬戒骄戒躁的作风,闯出一条新路:他用全部的心力办好了一师一校点,帮着一个小山村的村民实现梦想。目前,昔日贫穷落后的彝族山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网络、通电视,逐步走出教育、生态、经济等多重效益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态势。因为阿爸的辛劳付出,他也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等60多项各级的奖励表彰。
  《云南教育》释放的是满满的正能量,给人无穷的内生动力,是我阿爸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从1977年,恢复和重建教育督导制度被提出以来,教育督导顺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势,积极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督导针对教育领域各种问题,及时把脉问诊,科学对症下药,全面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40年改革发展进程中,教育督导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基本形成上下贯通的教育督导体制,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督导评
期刊
□社会资本对教育惩戒权胜利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学校的胜利,因为最后的吃亏者往往依然是学生  □从“直接惩戒”到“间接惩戒”进而走向“故意无视”的冷性暴力,折射出底层乡校在村落教育变迁中对学生管理的无奈  □被标签化的失败者在其他校园日常生活中寻找个体意义以摆脱失败魔咒,这意味着自我放弃下,隐性辍学的发生可能会变成一种略带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关爱
期刊
“西湖大学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借鉴国际化的做法,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做出了前述表示。除施一公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物理学家杨振宁,以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大会,共同
期刊
“15个亿怎么样?15个亿给你们这个技术。”“3个亿行吗?给个框架就行了。”“呵呵,3个亿 ,不如我给你们唱首歌吧。”  天降大任,无人敢杠  10月23日的伶仃洋上,从太平洋灌入人工岛的海风,吹散不了建设者的自豪、喜悦。历时9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在
期刊
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原本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使用情况却成教师评职称硬杠杠……  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值得警惕。日前,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
期刊
近期,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第二季度9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用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漾濞县上街完小许建伟:向着自己的目标扬帆起航  《彝乡亮丽风景线》一文参加漾濞县征文竞赛荣获三等奖,并刊登于《漾濞时讯》;《参观科技馆》一文参加云南省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  “不幸”的教师各有各的苦衷,而幸福的教师是相似的。教师能共同享有哪些幸福呢?做了快20年大学教师,观察了无数教师,我发现老师们可以有下面五个共同幸福的时间段,拥有了这些,也就拥抱了幸福。  备课时的教师是幸福的  备课时,教师如同导演,能否精心设计出一份优秀剧本,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否则课上再怎么卖力地表演,也很难取得让人叫好的效果。  备课时,教师要一直思考怎样才能
期刊
教师离职背后动因千差万别  张敏:2017年3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其个人公众号“镇西茶馆”发起过一个调查,其团队据此完成一份长达近万字的《关于“提高教师收入稳定教师队伍”的调查报告》,提交给了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可见,目前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对于收入待遇的诉求也是强烈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收入真的捉襟见肘,无法让你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认识一位40
期刊
最近,一条有关教育经费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大意是说2018年教育部预算中,分给中小学的预算仅16.42亿元,只有来华留学生预算33.2亿元的一半,由此质疑我国是在“花大价钱买留学生”,引起社会关注。  这条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却是彻头彻尾的不实之词。实际上,这16.42亿元只是纳入教育部部门预算管理的直属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数,与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亿人之间
期刊
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成为好老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怎样成为好老师,对每个老师都是永恒的课题。  究竟什么样的老师能称得上好老师?教师应该具备这“四度”—— 抗战时的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炮火连天、衣食紧缺,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动乱年代,不少教师淡泊明志,踏实做事,潜心学问,呕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