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正能量这一概念“复出”,就像阳光穿透雾霾,激发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思考。曾几何时,国人聚到一起的话题,总离不开谁这些年谁发了,谁又升官了,谁家的孩子到美国留学不回来了,哪儿发生了什么案子,如此等等,几乎无人议论好人好事,很少触及道德和核心价值观问题,偶尔谈到中华传统文化有人便自惭形秽或者不屑一顾,总之是美国好、西方的月亮圆。我无力剖析上述问题,只是在正能量的温暖中,常常反问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收入的增加,道德修养是否在同步提高,思想境界是否在逐渐升升华?
谈论境界问题往往是要承受压力的,因为它是那么虚空飘渺,就像天空一样高远而不可触摸;但关心吃穿住行用却很实在,因为就在脚下眼前。然而人类自从直立以后,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仰望天空,试图找寻在土地中不能生长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信仰和境界。当下的国人正在从温饱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党中央要求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正是要同人明确信仰、提升境界吗?境界虽然不能当饭吃,但它能解决吃饭以外的问题,能解决吃饭不能解决的问题。
吃饭问题是狭义的说法,广义地说就是物质生活。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大体上都要面对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大问题.一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二是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问题,而且顺序不能变,基本上是由一而三的递进。当人生第一次啼哭时,除了或冷或热的环境刺激外,大概就是饥饿的原因,所以吃饭成为人生的第一需要,解决好人与物的关系是人生的第一问题,这无需论证,也无可厚非。当人生第一次睁开眼晴时,他就开始面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父亲,接生婆,家里人,然后是邻居,同学,朋友,形形色色的其他人,同事,被动或主动地进入了和他人的关系里。有的人“人情练达”过一生,有的人“风雨兼程”一辈子,有的人谨守伦常,有的人只管自己,只有很少的人有缘听到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人生第一次微笑时,大概是因为梦中的甜蜜所致,后来就开始被亲爱的妈妈、父亲和家里人逗着乐了,那第一个微笑一定是最幸福的,因为他自然、平静和清净;那第一个微笑里一定隐含着人生境界的密码,只可惜被后来的他人和后来的自我所湮没遗忘。当人生拥有了一个个的小本本证书后,当人生拥有了爱情的浪漫和婚姻的围城后,当人生一遍又一遍地数着以数字表示的财富后,当人生一回回地目睹生离死别后,有的人发生了心震: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人终将到哪里去?人和自己,准确地说是人和自己灵魂的关系问题,在一些人心中终丁成为了问题——人应该有境界,灵魂应该有家。
境界对于人生是不是可有可无呢?不是的,应该说境界的有无、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和结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被限制自由的“大人物”们,当他们家里金银玉器不计其数、钞票不曾用过已经发霉时,还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财富,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曾认真地思考过境界问题,或者境界本来就很低。像他们这样的“大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境界?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时就给出了答案——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们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吗?大概不是。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所以他们的心变成了地狱,最终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反过来思考,如果他们有白求恩那样的境界,现在一定是淡定、自由和快乐的。用“大人物”这面镜子照一照当下的国人们,境界是否可以这样描述——在曾经沧海的执着之后,让自己放下自在一些;在体验了金钱权势的诱惑之后,过一些粗茶淡饭的日子;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在杯光斛影歌舞升平中走出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思考;在天涯海角的奔波中回家过年,看一眼父母亲逝去的时光——如果这算是境界的话,国人能达到吗?人生的境界总是在经历、反省和空悟之后才形成的。
佛家说,人生的境界有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或者正如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很多的人一辈子只在第一层生活,为衣食忙碌,徘徊在山水前;有一些人则喜欢到第二层生活,或为艺术、科学消得人憔悴,或为众生疾苦鞠躬尽瘁,在他们爬山涉水之后,就有山高人为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更难免有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疑惑。还有一些人偏要爬到第三层生活,在经历了山重水复之后,站在柳暗花明的又一村村口,凝望远处的山水顿悟——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推崇仁义,景仰圣贤,追求境界。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试问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有这样的胸襟、境界?今天的中国梦,不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山水境界吗?
人生需要正能量,需要用正能量修炼史高的人生境界。
谈论境界问题往往是要承受压力的,因为它是那么虚空飘渺,就像天空一样高远而不可触摸;但关心吃穿住行用却很实在,因为就在脚下眼前。然而人类自从直立以后,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仰望天空,试图找寻在土地中不能生长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信仰和境界。当下的国人正在从温饱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党中央要求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正是要同人明确信仰、提升境界吗?境界虽然不能当饭吃,但它能解决吃饭以外的问题,能解决吃饭不能解决的问题。
吃饭问题是狭义的说法,广义地说就是物质生活。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大体上都要面对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大问题.一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二是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问题,而且顺序不能变,基本上是由一而三的递进。当人生第一次啼哭时,除了或冷或热的环境刺激外,大概就是饥饿的原因,所以吃饭成为人生的第一需要,解决好人与物的关系是人生的第一问题,这无需论证,也无可厚非。当人生第一次睁开眼晴时,他就开始面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父亲,接生婆,家里人,然后是邻居,同学,朋友,形形色色的其他人,同事,被动或主动地进入了和他人的关系里。有的人“人情练达”过一生,有的人“风雨兼程”一辈子,有的人谨守伦常,有的人只管自己,只有很少的人有缘听到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人生第一次微笑时,大概是因为梦中的甜蜜所致,后来就开始被亲爱的妈妈、父亲和家里人逗着乐了,那第一个微笑一定是最幸福的,因为他自然、平静和清净;那第一个微笑里一定隐含着人生境界的密码,只可惜被后来的他人和后来的自我所湮没遗忘。当人生拥有了一个个的小本本证书后,当人生拥有了爱情的浪漫和婚姻的围城后,当人生一遍又一遍地数着以数字表示的财富后,当人生一回回地目睹生离死别后,有的人发生了心震: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人终将到哪里去?人和自己,准确地说是人和自己灵魂的关系问题,在一些人心中终丁成为了问题——人应该有境界,灵魂应该有家。
境界对于人生是不是可有可无呢?不是的,应该说境界的有无、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和结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就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被限制自由的“大人物”们,当他们家里金银玉器不计其数、钞票不曾用过已经发霉时,还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财富,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曾认真地思考过境界问题,或者境界本来就很低。像他们这样的“大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境界?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时就给出了答案——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们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吗?大概不是。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所以他们的心变成了地狱,最终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反过来思考,如果他们有白求恩那样的境界,现在一定是淡定、自由和快乐的。用“大人物”这面镜子照一照当下的国人们,境界是否可以这样描述——在曾经沧海的执着之后,让自己放下自在一些;在体验了金钱权势的诱惑之后,过一些粗茶淡饭的日子;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在杯光斛影歌舞升平中走出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思考;在天涯海角的奔波中回家过年,看一眼父母亲逝去的时光——如果这算是境界的话,国人能达到吗?人生的境界总是在经历、反省和空悟之后才形成的。
佛家说,人生的境界有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或者正如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很多的人一辈子只在第一层生活,为衣食忙碌,徘徊在山水前;有一些人则喜欢到第二层生活,或为艺术、科学消得人憔悴,或为众生疾苦鞠躬尽瘁,在他们爬山涉水之后,就有山高人为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更难免有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疑惑。还有一些人偏要爬到第三层生活,在经历了山重水复之后,站在柳暗花明的又一村村口,凝望远处的山水顿悟——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推崇仁义,景仰圣贤,追求境界。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试问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有这样的胸襟、境界?今天的中国梦,不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山水境界吗?
人生需要正能量,需要用正能量修炼史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