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中职生行为障碍的案例,通过积极引导、行为纠正,从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中职生
一、案例:学校表现情况
马某,男,16岁,2012年9月就读我校汽修专业。该生聪明贪玩、学习很不认真,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有早恋行为,常在校制造一些事端,多次教育,屡教不改。上课不听课,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学此门课。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经调查我了解到,马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极少陪伴孩子,马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马某在家霸道任性,爱发脾气,无心学习,喜欢到处乱跑。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
三、案例分析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即经验我断定,马某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依赖、退缩行为、品德行为等。马某缺少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祖父母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自制力差。马某虽物质上较优越,但内心极其孤独、空虚,形成了乱花钱,讲吃穿,攀比、早恋、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和个案处理
辅导前,针对马某的不良行为,我认真分析其因。针对隔代抚养现象,决定从他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措施如下:
1.真诚接纳、以同理心沟通交流
“关系大于教育”。刚开始我就设法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马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他的信任。利用“意向对话”技巧,同理心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以会谈法、积极倾听、共情等技术为主,知道他的内心世界。起初他不愿说,我以真诚、同理心的引导,先帮他宣泄情绪,接着通过及时肯定和积极聆听,从中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父母的报怨,以及对友谊、对理解、对学习进步的渴望。通过沟通他告诉我在与父母相处的极少时间里,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遭到的也是严厉的批评、教育。在父母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故而形成了与父母的对抗心理。
2.交往辅导,以积极疏导树立自信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马某的行为,我们不能粗暴地指责训斥,而要耐心引导: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关键是及时觉察总结,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只有这样心灵才能成长。我通过交往辅导叫他描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表达对家长、同学指责的感受,及时疏导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
经验告诉我,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与他真诚交流并肯定激励,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我还常常和他聊师哥师姐的成功案例;讲述汽修行业的榜样人物如何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一举成名的经历;讲述中外闻名的成功人士虽以往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使他懂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3.家校结合,以理解肯定播种信念
一位亲子专家说过:“一个孩子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马某平时与父母接触少,父母对其有着较强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在校表现不好或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对他责骂、惩罚,使他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是一种仇视。而爷爷、奶奶对他的溺爱又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我首先以同理心帮他宣泄情绪,后引导使他理解爷爷奶奶及父母对他爱的表达方式可能有问题,但对他的爱是真心的。从而明白父母的苦心,感受父母的爱。
另外,我通过有效沟通与孩子父母建立关系,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亲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让父母接纳孩子,做到理解信赖、及时肯定、支持与鼓励孩子。与其祖父母沟通,通过实例让他们明白一味的溺爱会害了孩子。使家长明白只有自己先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先接纳孩子的行为,才能有效的协助到孩子,把爱有效的传递给孩子。
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生活中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孩子孝亲尊师,如:做一些家务、第一碗饭应先给长辈等。对马某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爱与感恩,以持续激励促使改变
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与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的最大源泉。记得第一次与他沟通离开时我引导他:“你想对我说声谢谢吗?”以致到后来他每次都会主动表达感谢,加上我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唤起他的感恩心。有次家访结束,我准备离开,奶奶要送我,他一个箭步跑过去扶起年迈的奶奶,下楼梯时他还要背奶奶,看得出他特别爱自己的奶奶,对奶奶和我的爱与尊重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爱心、亲情。我不失时机的给予了表扬,他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听奶奶说,他还主动的给奶奶洗过脚,当时奶奶都感动得流下了泪。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而恰当地给予激发和促进,而激发与促进的关键又在于赏识。我和班主任老师作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我们的方案告诉了执教该班的所有老师:无论上下课都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及时地予以激励性的赏识是非常有利于教育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厌学与抵触心理有了极大的转变,开始爱帮助同学,开始与同学真诚交流,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咨询效果评估和案例反思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一生。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辅导,马某的变化叫大家欣喜。我坚信只要家长配合,大家持之以恒的正确引导,不断的学习改变,孩子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以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持续关注他们,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大的增强,才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从而产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成长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尤为值得关注与积极疏导,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积极引导他们。“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播种正确信念!协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2.明宏:《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世界图书出版北京公司,2007.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宋才华(1978—),女,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 CETTIC亲子咨询师师资;心理健康辅导员(中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亲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2012年10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杯”说课比赛获《心理健康》全国一等奖。〗
(作者单位: 835000新疆伊宁市解放南路57号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中职生
一、案例:学校表现情况
马某,男,16岁,2012年9月就读我校汽修专业。该生聪明贪玩、学习很不认真,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有早恋行为,常在校制造一些事端,多次教育,屡教不改。上课不听课,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学此门课。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经调查我了解到,马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极少陪伴孩子,马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马某在家霸道任性,爱发脾气,无心学习,喜欢到处乱跑。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
三、案例分析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即经验我断定,马某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依赖、退缩行为、品德行为等。马某缺少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祖父母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自制力差。马某虽物质上较优越,但内心极其孤独、空虚,形成了乱花钱,讲吃穿,攀比、早恋、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和个案处理
辅导前,针对马某的不良行为,我认真分析其因。针对隔代抚养现象,决定从他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措施如下:
1.真诚接纳、以同理心沟通交流
“关系大于教育”。刚开始我就设法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马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他的信任。利用“意向对话”技巧,同理心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以会谈法、积极倾听、共情等技术为主,知道他的内心世界。起初他不愿说,我以真诚、同理心的引导,先帮他宣泄情绪,接着通过及时肯定和积极聆听,从中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父母的报怨,以及对友谊、对理解、对学习进步的渴望。通过沟通他告诉我在与父母相处的极少时间里,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遭到的也是严厉的批评、教育。在父母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故而形成了与父母的对抗心理。
2.交往辅导,以积极疏导树立自信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马某的行为,我们不能粗暴地指责训斥,而要耐心引导: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关键是及时觉察总结,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只有这样心灵才能成长。我通过交往辅导叫他描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表达对家长、同学指责的感受,及时疏导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
经验告诉我,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与他真诚交流并肯定激励,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我还常常和他聊师哥师姐的成功案例;讲述汽修行业的榜样人物如何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一举成名的经历;讲述中外闻名的成功人士虽以往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使他懂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3.家校结合,以理解肯定播种信念
一位亲子专家说过:“一个孩子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马某平时与父母接触少,父母对其有着较强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在校表现不好或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对他责骂、惩罚,使他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是一种仇视。而爷爷、奶奶对他的溺爱又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我首先以同理心帮他宣泄情绪,后引导使他理解爷爷奶奶及父母对他爱的表达方式可能有问题,但对他的爱是真心的。从而明白父母的苦心,感受父母的爱。
另外,我通过有效沟通与孩子父母建立关系,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亲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让父母接纳孩子,做到理解信赖、及时肯定、支持与鼓励孩子。与其祖父母沟通,通过实例让他们明白一味的溺爱会害了孩子。使家长明白只有自己先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先接纳孩子的行为,才能有效的协助到孩子,把爱有效的传递给孩子。
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生活中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孩子孝亲尊师,如:做一些家务、第一碗饭应先给长辈等。对马某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爱与感恩,以持续激励促使改变
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与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的最大源泉。记得第一次与他沟通离开时我引导他:“你想对我说声谢谢吗?”以致到后来他每次都会主动表达感谢,加上我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唤起他的感恩心。有次家访结束,我准备离开,奶奶要送我,他一个箭步跑过去扶起年迈的奶奶,下楼梯时他还要背奶奶,看得出他特别爱自己的奶奶,对奶奶和我的爱与尊重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爱心、亲情。我不失时机的给予了表扬,他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听奶奶说,他还主动的给奶奶洗过脚,当时奶奶都感动得流下了泪。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而恰当地给予激发和促进,而激发与促进的关键又在于赏识。我和班主任老师作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我们的方案告诉了执教该班的所有老师:无论上下课都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及时地予以激励性的赏识是非常有利于教育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厌学与抵触心理有了极大的转变,开始爱帮助同学,开始与同学真诚交流,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咨询效果评估和案例反思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一生。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辅导,马某的变化叫大家欣喜。我坚信只要家长配合,大家持之以恒的正确引导,不断的学习改变,孩子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以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持续关注他们,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大的增强,才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从而产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成长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尤为值得关注与积极疏导,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积极引导他们。“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播种正确信念!协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2.明宏:《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世界图书出版北京公司,2007.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宋才华(1978—),女,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 CETTIC亲子咨询师师资;心理健康辅导员(中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亲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2012年10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杯”说课比赛获《心理健康》全国一等奖。〗
(作者单位: 835000新疆伊宁市解放南路57号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