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大量建设,使得城市环境出现污染现象,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损害,对生活质量水平大大降低,所以,我国目前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仍然不足,使得建筑消耗了大量资源。因此,如何促进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体现低碳排放理念,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策略进行分析,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行业设计关注,注重低碳理念,提高建筑设计效果质量。
关键词:低碳理念;建筑;设计
节约资源、树立低碳理念、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的长期目标,已在我国各行业实施。在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体现低碳理念,可以有效地达到节约能源、资源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建设存在较大的资源消耗问题。因此,为适应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的效果,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的有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概述
1.1利于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学
我国的传统建筑模式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南北差异明显,建筑本身没有明显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碳建筑设计逐渐应用到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可以激发建筑美学,使建筑设计更加突出地方特色,使建筑更加舒适,因此,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与美学的有效融合,符合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1.2节能环保,降低能耗
低碳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节能环保效益较好,可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耗。从大量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分析中发现,如果建筑行业采用传统模式,会导致形成大量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但是,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很多国家已经提出了零污染、零损失的要求。
1.3打造更舒适的建筑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的体现,可以促进建筑生态环保特性的提升,也可以充分保障生命和生命健康。在低碳设计理念下,建筑施工项目比建筑传统项目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更加注重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让生活场所更加舒适安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2 低碳节能在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2.1外墙保温
2.1.1选择节能环保的外墙建筑材料。就我国传统建筑而言,外墙的设计占据了建筑的大部分空间。因此,在相应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选择环保型外墙或结构墙材料。为提高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性能,选择环保、科学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外护墙的占地面积,还可以全面提高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能力。
2.1.2隔离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建筑墙壁的设计必须考虑隔离太阳辐射的热量,以提高室内环境的生活舒适度。因此,在保温墙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2建筑门窗
2.2.1科学合理地调整门窗墙体比例数据。在建筑的门窗、墙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门窗内部能提供更好的空气流通,保证空气的顺畅流通。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现场环境,适当调整门窗墙体的比例,以提高生活和环境的舒适度。建筑物内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门窗墙体比例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空气流动性,还要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尽量降低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最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国家规定合理控制建筑不同方向的门窗比例。
2.2.2提高建筑物内部的保温隔热性。由于建筑门窗的施工很容易造成能量损失,尤其是在门窗的后续使用中,会损失大量的热量。因此,在门窗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外门窗防护结构的保温能力,在能够满足住户日常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门窗占地面积。从而减少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2.2.3安装相应的遮光设备。门窗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朝向进行设计。此外,门窗各部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改进。如果当地日照时间长,可以适当增加遮阳设备。
2.2屋面保温
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水平是保证建筑物接受外界温度的重要依据。我国传统的节能屋面设计大多采用前铺方式并相应节能。材料放置在两个屋顶楼层的建筑材料中间。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正面铺装方式已被淘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倒铺法,即在防日照层下放置保温层,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隔热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屋顶的防水性能。
3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3.1施工场地合理选择
低碳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方面是施工场地的选择。对施工场地合理选择可以使建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应对场地环境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施工区域,增强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3.2建筑功能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形式,客观衡量建筑时间功能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控制能源损失和资源浪费,节约投资成本。此外,要严格控制住宅面积标准,降低建筑能耗指标,实现低碳设计目标。
3.3注意墙体结构的设计
在墙体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墙体材料、颜色、结构形状等,科学控制建筑内外温差,避免过度能耗。例如,双层包层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隔热性能,从而达到节能设计的效果。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积极应用新型环保环保材料。在外观结构设计过程中,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吸收和释放能量,以达到低碳设计标准。例如,瑞士温室大棚的墙壁主要采用TWD复合材料,夏季不仅可以阻挡热辐射,冬季还可以吸收太阳能,提高环境适应性。
3.4选择合适的材料
高层建筑若要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美观和舒适性要求,选择最好的建筑材料。合适的建筑符合环保和低碳排放的理念,必须控制材料的强度和弹性。如果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弹塑性达不到工程标准,高层建筑就不能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就会发生倒塌等严重危害。还要注意外墙技术的优势,因为建筑工程外墙的解耦是整体结构的主要维护,其能耗巨大,基本可以占到25%左右。整个建筑在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选用的建筑材料均为轻质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传统的保温材料不仅功能性差、复杂度高,而且抗震效果也很微不足道,所以在外墙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保温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更高,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因此,在选择建筑工程材料时,要保证其性能合格,并尽可能满足环保和低碳排放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低碳理念在建筑行业的渗透和应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越来越注重融入相应的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设计通过实施得到优化和充分优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筑设计和多元化的低碳设计理念,如建筑设计中基于环境协调发展的工地选择,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建筑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冰娥.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计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0).
[2]张千仓,韩艳.园林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相关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3]毛伟娟,解丹(指导).基于低碳理念的民宿设计策略浅析——以莫干山裸心谷民宿为例[J].建筑节能,2019,23(5):86-89.
[4]张露允,杨尚达.简析基于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7):118-119.
[5]林鑫.探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桂林市临桂新城中心公园为例[J].低碳世界,2019(9):14-16.
[8]孔俊婷,杨森.基于低碳理念的智慧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乌村景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8,16(9):45-46.
关键词:低碳理念;建筑;设计
节约资源、树立低碳理念、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的长期目标,已在我国各行业实施。在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体现低碳理念,可以有效地达到节约能源、资源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建设存在较大的资源消耗问题。因此,为适应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的效果,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的有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概述
1.1利于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学
我国的传统建筑模式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南北差异明显,建筑本身没有明显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碳建筑设计逐渐应用到实践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可以激发建筑美学,使建筑设计更加突出地方特色,使建筑更加舒适,因此,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与美学的有效融合,符合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1.2节能环保,降低能耗
低碳设计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节能环保效益较好,可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耗。从大量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分析中发现,如果建筑行业采用传统模式,会导致形成大量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但是,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很多国家已经提出了零污染、零损失的要求。
1.3打造更舒适的建筑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的体现,可以促进建筑生态环保特性的提升,也可以充分保障生命和生命健康。在低碳设计理念下,建筑施工项目比建筑传统项目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更加注重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让生活场所更加舒适安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2 低碳节能在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2.1外墙保温
2.1.1选择节能环保的外墙建筑材料。就我国传统建筑而言,外墙的设计占据了建筑的大部分空间。因此,在相应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选择环保型外墙或结构墙材料。为提高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性能,选择环保、科学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外护墙的占地面积,还可以全面提高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能力。
2.1.2隔离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建筑墙壁的设计必须考虑隔离太阳辐射的热量,以提高室内环境的生活舒适度。因此,在保温墙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2建筑门窗
2.2.1科学合理地调整门窗墙体比例数据。在建筑的门窗、墙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门窗内部能提供更好的空气流通,保证空气的顺畅流通。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现场环境,适当调整门窗墙体的比例,以提高生活和环境的舒适度。建筑物内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门窗墙体比例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空气流动性,还要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尽量降低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最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国家规定合理控制建筑不同方向的门窗比例。
2.2.2提高建筑物内部的保温隔热性。由于建筑门窗的施工很容易造成能量损失,尤其是在门窗的后续使用中,会损失大量的热量。因此,在门窗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外门窗防护结构的保温能力,在能够满足住户日常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门窗占地面积。从而减少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2.2.3安装相应的遮光设备。门窗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朝向进行设计。此外,门窗各部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改进。如果当地日照时间长,可以适当增加遮阳设备。
2.2屋面保温
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水平是保证建筑物接受外界温度的重要依据。我国传统的节能屋面设计大多采用前铺方式并相应节能。材料放置在两个屋顶楼层的建筑材料中间。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正面铺装方式已被淘汰。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倒铺法,即在防日照层下放置保温层,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隔热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屋顶的防水性能。
3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3.1施工场地合理选择
低碳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方面是施工场地的选择。对施工场地合理选择可以使建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应对场地环境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施工区域,增强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3.2建筑功能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形式,客观衡量建筑时间功能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控制能源损失和资源浪费,节约投资成本。此外,要严格控制住宅面积标准,降低建筑能耗指标,实现低碳设计目标。
3.3注意墙体结构的设计
在墙体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墙体材料、颜色、结构形状等,科学控制建筑内外温差,避免过度能耗。例如,双层包层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隔热性能,从而达到节能设计的效果。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积极应用新型环保环保材料。在外观结构设计过程中,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吸收和释放能量,以达到低碳设计标准。例如,瑞士温室大棚的墙壁主要采用TWD复合材料,夏季不仅可以阻挡热辐射,冬季还可以吸收太阳能,提高环境适应性。
3.4选择合适的材料
高层建筑若要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美观和舒适性要求,选择最好的建筑材料。合适的建筑符合环保和低碳排放的理念,必须控制材料的强度和弹性。如果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弹塑性达不到工程标准,高层建筑就不能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就会发生倒塌等严重危害。还要注意外墙技术的优势,因为建筑工程外墙的解耦是整体结构的主要维护,其能耗巨大,基本可以占到25%左右。整个建筑在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选用的建筑材料均为轻质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传统的保温材料不仅功能性差、复杂度高,而且抗震效果也很微不足道,所以在外墙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保温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更高,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因此,在选择建筑工程材料时,要保证其性能合格,并尽可能满足环保和低碳排放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低碳理念在建筑行业的渗透和应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越来越注重融入相应的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设计通过实施得到优化和充分优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筑设计和多元化的低碳设计理念,如建筑设计中基于环境协调发展的工地选择,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建筑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冰娥.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计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0).
[2]张千仓,韩艳.园林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相关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3]毛伟娟,解丹(指导).基于低碳理念的民宿设计策略浅析——以莫干山裸心谷民宿为例[J].建筑节能,2019,23(5):86-89.
[4]张露允,杨尚达.简析基于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7):118-119.
[5]林鑫.探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桂林市临桂新城中心公园为例[J].低碳世界,2019(9):14-16.
[8]孔俊婷,杨森.基于低碳理念的智慧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乌村景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8,16(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