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可延长导管保留时间,缩短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發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在肿瘤护理过程中,置管技术方法应用广泛,但不同的置管技术方法的效果不同。因此,择优选择高效的置管技术方法非常关键,能够有效提升肿瘤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1]。本研究旨在评价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3.9±1.1)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2例,直肠癌10例,肺癌12例,肝癌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7~71岁,平均(53.8±1.2)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1例,直肠癌11例,肺癌13例,肝癌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留置针,以15°角插入皮下,回血后妥善固定好套管,拔除枕芯,拧紧肝素帽,与输液装置进行连接。
  1.2.2   观察组  采取PICC技术置管。以与锁骨中下方相距1 cm位置为穿刺点,消毒及局部麻醉处理后,针尖对准锁骨内侧,缓慢刺入直至静脉血回流。穿刺以贵要静脉为首选,其次选择头静脉或正中静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置管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为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及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40例,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34例,成功率为80.9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肢体肿胀1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肢体肿胀3例、感染2例、导管滑脱2例、静脉炎2例,总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8,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患者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存在较多局限性,如穿刺保留时间较短,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够高,增加患者痛苦,引发静脉炎、感染及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安全性有待考量[2~3]。PICC置管技术能大大延长导管保留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控制多次穿刺引发的血管壁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肿瘤护理采取PICC技术可延长导管保留时间,缩短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双.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6):156.
  [2]李玲.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63-164.
  [3]江水花.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2):245-2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常规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性肠病是临床上常见一种的疾病,在临床上采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有着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硅胶带槽引流管和负压引流球对减少肝胆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肝胆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放置皮下负压带槽引流管和负压引流球,对照组术后未放置皮下引流管。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1.56%,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带槽负压引流管和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余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CT诊断,研究组进行MR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式诊断肿瘤残余和复发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喉罩全麻通气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于我院实施妇产科手术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62例实施喉罩全麻通气,参照组61例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均符合手术指征;且自愿参与研究。排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与Χ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10月选取我院肠梗阻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螺旋CT(观察组)与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照组),观察诊断符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梗阻诊断符合率100.00%,梗阻原因符合率89.23%,绞窄性梗阻符合率26.15%,梗阻部位符合率96.9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期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呼吸护理对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诊治的7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对比两组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间,要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后续临床干预通过数据参考。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脑血栓分为合并组以及非合并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冠心病、血尿酸等指标均存在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风险因素较多,临床治疗需要控制血糖之外还需要进行血尿酸等指标进行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体位护理对妇产科长时间手术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妇产科长时间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体位护理,统计两组压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将分娩球、自由体位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产科收治的50例产妇,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受常规助产,观察组给予分娩球、自由体位联合助产士全程陪伴,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自由体位与助产士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质量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91例患者,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分层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分层组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配合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分层组患者满意度、配合度、护理质量及护理技术评分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