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可延长导管保留时间,缩短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發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在肿瘤护理过程中,置管技术方法应用广泛,但不同的置管技术方法的效果不同。因此,择优选择高效的置管技术方法非常关键,能够有效提升肿瘤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1]。本研究旨在评价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3.9±1.1)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2例,直肠癌10例,肺癌12例,肝癌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7~71岁,平均(53.8±1.2)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1例,直肠癌11例,肺癌13例,肝癌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留置针,以15°角插入皮下,回血后妥善固定好套管,拔除枕芯,拧紧肝素帽,与输液装置进行连接。
1.2.2 观察组 采取PICC技术置管。以与锁骨中下方相距1 cm位置为穿刺点,消毒及局部麻醉处理后,针尖对准锁骨内侧,缓慢刺入直至静脉血回流。穿刺以贵要静脉为首选,其次选择头静脉或正中静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置管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为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及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40例,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34例,成功率为80.9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肢体肿胀1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肢体肿胀3例、感染2例、导管滑脱2例、静脉炎2例,总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8,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患者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存在较多局限性,如穿刺保留时间较短,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够高,增加患者痛苦,引发静脉炎、感染及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安全性有待考量[2~3]。PICC置管技术能大大延长导管保留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控制多次穿刺引发的血管壁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肿瘤护理采取PICC技术可延长导管保留时间,缩短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双.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6):156.
[2]李玲.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63-164.
[3]江水花.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2):245-248.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在肿瘤护理过程中,置管技术方法应用广泛,但不同的置管技术方法的效果不同。因此,择优选择高效的置管技术方法非常关键,能够有效提升肿瘤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1]。本研究旨在评价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3.9±1.1)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2例,直肠癌10例,肺癌12例,肝癌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7~71岁,平均(53.8±1.2)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1例,直肠癌11例,肺癌13例,肝癌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留置针,以15°角插入皮下,回血后妥善固定好套管,拔除枕芯,拧紧肝素帽,与输液装置进行连接。
1.2.2 观察组 采取PICC技术置管。以与锁骨中下方相距1 cm位置为穿刺点,消毒及局部麻醉处理后,针尖对准锁骨内侧,缓慢刺入直至静脉血回流。穿刺以贵要静脉为首选,其次选择头静脉或正中静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置管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为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及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40例,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34例,成功率为80.9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肢体肿胀1例、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肢体肿胀3例、感染2例、导管滑脱2例、静脉炎2例,总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8,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患者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存在较多局限性,如穿刺保留时间较短,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够高,增加患者痛苦,引发静脉炎、感染及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安全性有待考量[2~3]。PICC置管技术能大大延长导管保留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控制多次穿刺引发的血管壁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肿瘤护理采取PICC技术可延长导管保留时间,缩短导管置管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双.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6):156.
[2]李玲.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63-164.
[3]江水花.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2):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