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是一种持久自然的心理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终身受用。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在低年级固然要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爱学、会学、爱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而且,只有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既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么重要,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呢?在语文教学中,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勇敢地说话,倾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的进行。教师要努力使语文课堂有趣味,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广泛地听,不仅听教师的,也听同学、家长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听时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姿势要正确,听的过程中要有点头、微笑、关注之类的眼神、表情及简短的语言表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的校门,可用游戏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说话的训练,如玩传话游戏,就要求学生听得认真,传话要清楚,并让他们进行小组比赛,哪组传得又快又对,就给予奖励,句子也由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后,不但写字好,还能使人细心、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实实在在地磨练人的意志、恒心。因此,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人的一生。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低年级学生,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可塑性大,教师要加以指导,运用教师示范作用。此外,平时可在班上开展作业展览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展览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写字兴趣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书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培养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这就会成为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阅读水平低,教师对孩子的阅读要加以指导,循序渐进,孩子尚未认字之时,不妨先讲给他们听,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儿歌短诗。从看图到学文、从短文到长文、从听到说,从说到写,以说写促阅读。同时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教学生在书上画记号,在书的天头和地角写批注和心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爱读、会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算真正的形成。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受。一、二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具有童趣的,在他们眼里大部分事物是活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儿童的整体认知规律和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从一年级起,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写话练习,为以后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写话练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看图写话,可利用课文上丰富多彩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然后写几句话。生活中无处不是课堂,写作活动无处不在。教师可带领孩子们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等,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反复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检查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方法,做到精心、耐心、有恒心,只有持之以恒,有意识地逐步训练,才能得以形成和体现,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领悟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小,各种感官很不成熟,所以自主学生能力差,作为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多引导、多扶持、多示范。教师板书一定要规范整洁,不潦草,日久天长,学生模仿教师也就形成书写、计算方面的良好习惯。
3.教师应从身边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说到做到。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功到自然成。
总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精神教育和意志毅力磨练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训练,不断巩固。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语文能力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石。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勇敢地说话,倾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的进行。教师要努力使语文课堂有趣味,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广泛地听,不仅听教师的,也听同学、家长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听时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姿势要正确,听的过程中要有点头、微笑、关注之类的眼神、表情及简短的语言表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的校门,可用游戏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说话的训练,如玩传话游戏,就要求学生听得认真,传话要清楚,并让他们进行小组比赛,哪组传得又快又对,就给予奖励,句子也由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后,不但写字好,还能使人细心、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实实在在地磨练人的意志、恒心。因此,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人的一生。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低年级学生,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可塑性大,教师要加以指导,运用教师示范作用。此外,平时可在班上开展作业展览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展览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写字兴趣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书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培养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这就会成为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阅读水平低,教师对孩子的阅读要加以指导,循序渐进,孩子尚未认字之时,不妨先讲给他们听,内容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儿歌短诗。从看图到学文、从短文到长文、从听到说,从说到写,以说写促阅读。同时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教学生在书上画记号,在书的天头和地角写批注和心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爱读、会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算真正的形成。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受。一、二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具有童趣的,在他们眼里大部分事物是活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儿童的整体认知规律和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从一年级起,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写话练习,为以后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写话练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看图写话,可利用课文上丰富多彩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然后写几句话。生活中无处不是课堂,写作活动无处不在。教师可带领孩子们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等,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反复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检查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方法,做到精心、耐心、有恒心,只有持之以恒,有意识地逐步训练,才能得以形成和体现,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领悟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小,各种感官很不成熟,所以自主学生能力差,作为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多引导、多扶持、多示范。教师板书一定要规范整洁,不潦草,日久天长,学生模仿教师也就形成书写、计算方面的良好习惯。
3.教师应从身边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说到做到。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功到自然成。
总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精神教育和意志毅力磨练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训练,不断巩固。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语文能力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