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根基,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根基。离开这一根基,教学就会处于“不在家”的状态。对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的“不在家”状态。
一、教学案例
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同课异构”的历史公开课,课题是《解放战争》。
第一节课由戴老师(女)执教。全课设有导入、板书、讲解、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环节,面面俱到。整体看来,这节课的效果还不错,但细细想来,该教师依旧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在这节课上,只有课本,没有课标,教师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在教师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课后,该教师无奈地说:一上到战争题材的课,我就头皮发麻,对军事知之甚少,真不知道该怎么上?
第二节课由吴老师(男)执教。整节课以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战略决胜四个阶段为主线,贯穿毛泽东与蒋介石军事思想的对比,结合双方将领、兵力、装备等信息,以详解经典战略、战术、战例为内容,运用多媒体讲解、剖析主要战役的过程、伤亡人数、结果等,精彩纷呈。然而,对比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可知,这节课更像是专业的军事史课,而非历史课。
二、教学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缺乏目标导向”,即教学的“出家”;后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偏离目标”,即教学的“离家”。
戴老师虽按照课程标准上课,但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虽按照考试说明讲课,但过于功利,缺乏人文性。也就是说,她基于教材、不忘考试、凭借经验,上了一堂“不在家”的公开课。
吴老师为了使公开课既符合评课标准,又具有新意,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国共双方军事斗争为主线,开设“讲武堂”,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为学生揭秘解放战争军事史。客观来讲,虽说吴老师的课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目标,但却明显有“跑偏”之嫌。
三、教学建议
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完全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多都像吴老师这样只是偏离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以吴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避免教学的“不在家”状态。
吴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析,帮助学生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内战背景(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②利用一些典型的历史材料、历史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②加深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1 明确行为主体。
既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目标的行为主体也应是学生。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常常混淆目标行为主体。
例如,在上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第①点是要求学生“知道……基本史实”,第②点却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2 正确定位目标。
从目标的阶段性、层次性来看,目标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在单独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当是课时目标。而吴老师所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显然是宏观的课程目标。
3 有效设计目标。
由于行为目标具有具体性、统一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重使用行为目标,如上述目标中“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然而,行为目标的统一性、可测量性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层次需求和过程追求,难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历史教学,降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因此,在设计目标时,教师要将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有机统一,避免目标的无效设计。
4 全面设计目标。
首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可独立存在的子目标。三维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分离呈现,二是整合呈现。笔者认为,课时目标宜以整合的方式呈现,因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方法的运用与情感的投入。
其次,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会因课程内容、学情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刻意地平等看待三个维度,也不能随意忽视某一纬度。由于吴老师错误定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导致了这一目标维度被忽视。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情将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的层级,如认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等层级。
5 规范目标陈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不了解目标陈述规范而致使目标陈述极为混乱。一般来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只要其中有一项要素不规范,都会导致目标陈述混乱。
以“知道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这一目标陈述为例。首先,它省略了行为主体。虽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省略行为主体,但要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永远是学生。其次,“知道……”这一行为动词过于模糊,难以测量、评价,而且陈述中缺少达成目标的条件限制或特定范围。再次,“基本事实”是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表现程度除了可以用不同层级的行为动词加以区分外,还可以量化界定。
参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一目标陈述修改如下:通过10分钟自主预习(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说出(行为动词)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表现程度)。
6 有机结合目标与教学、评价。
没有目标的无目标教学、忽视目标的假目标教学、有目标但不正确的错目标教学都会导致目标与教学、评价相脱节。无论是戴老师的无目标教学,还是吴老师的假目标、错目标教学,都提醒我们要加强目标教学意识,提升目标设计技能,探寻目标设计的多元途径,实现历史课程的高效教学。
一、教学案例
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同课异构”的历史公开课,课题是《解放战争》。
第一节课由戴老师(女)执教。全课设有导入、板书、讲解、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环节,面面俱到。整体看来,这节课的效果还不错,但细细想来,该教师依旧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在这节课上,只有课本,没有课标,教师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在教师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课后,该教师无奈地说:一上到战争题材的课,我就头皮发麻,对军事知之甚少,真不知道该怎么上?
第二节课由吴老师(男)执教。整节课以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战略决胜四个阶段为主线,贯穿毛泽东与蒋介石军事思想的对比,结合双方将领、兵力、装备等信息,以详解经典战略、战术、战例为内容,运用多媒体讲解、剖析主要战役的过程、伤亡人数、结果等,精彩纷呈。然而,对比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可知,这节课更像是专业的军事史课,而非历史课。
二、教学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缺乏目标导向”,即教学的“出家”;后者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偏离目标”,即教学的“离家”。
戴老师虽按照课程标准上课,但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虽按照考试说明讲课,但过于功利,缺乏人文性。也就是说,她基于教材、不忘考试、凭借经验,上了一堂“不在家”的公开课。
吴老师为了使公开课既符合评课标准,又具有新意,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国共双方军事斗争为主线,开设“讲武堂”,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为学生揭秘解放战争军事史。客观来讲,虽说吴老师的课没有完全脱离教学目标,但却明显有“跑偏”之嫌。
三、教学建议
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完全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多都像吴老师这样只是偏离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以吴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避免教学的“不在家”状态。
吴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析,帮助学生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内战背景(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②利用一些典型的历史材料、历史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②加深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1 明确行为主体。
既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目标的行为主体也应是学生。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常常混淆目标行为主体。
例如,在上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第①点是要求学生“知道……基本史实”,第②点却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2 正确定位目标。
从目标的阶段性、层次性来看,目标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在单独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当是课时目标。而吴老师所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显然是宏观的课程目标。
3 有效设计目标。
由于行为目标具有具体性、统一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重使用行为目标,如上述目标中“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然而,行为目标的统一性、可测量性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层次需求和过程追求,难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历史教学,降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因此,在设计目标时,教师要将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有机统一,避免目标的无效设计。
4 全面设计目标。
首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可独立存在的子目标。三维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分离呈现,二是整合呈现。笔者认为,课时目标宜以整合的方式呈现,因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方法的运用与情感的投入。
其次,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会因课程内容、学情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刻意地平等看待三个维度,也不能随意忽视某一纬度。由于吴老师错误定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导致了这一目标维度被忽视。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情将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的层级,如认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等层级。
5 规范目标陈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不了解目标陈述规范而致使目标陈述极为混乱。一般来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只要其中有一项要素不规范,都会导致目标陈述混乱。
以“知道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这一目标陈述为例。首先,它省略了行为主体。虽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省略行为主体,但要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永远是学生。其次,“知道……”这一行为动词过于模糊,难以测量、评价,而且陈述中缺少达成目标的条件限制或特定范围。再次,“基本事实”是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表现程度除了可以用不同层级的行为动词加以区分外,还可以量化界定。
参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一目标陈述修改如下:通过10分钟自主预习(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说出(行为动词)内战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表现程度)。
6 有机结合目标与教学、评价。
没有目标的无目标教学、忽视目标的假目标教学、有目标但不正确的错目标教学都会导致目标与教学、评价相脱节。无论是戴老师的无目标教学,还是吴老师的假目标、错目标教学,都提醒我们要加强目标教学意识,提升目标设计技能,探寻目标设计的多元途径,实现历史课程的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