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葆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大千世界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用故事来表达。有时,让你熟视无睹的物件也有关于你们的故事。我们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见证者。
请以“我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拟;(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这虽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但仍给同学们很大的开放性。写作时,大家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审题,发现自我
从题目可以看出,本题的题眼是“故事”,限制性的词是“我们”,不是“我”或“你”,而是“我”和他人或物件之间的故事。如你和你的同学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都会发生故事。你和你的家乡、老屋、等都会发生故事。总之,要善于发现,写出自己和另一人物或物件间的故事。
2.回顾故事,巧设结构
故事总有前因后果,正如记叙文有起因、经过、结果一样,这个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本次写作是让你从记忆的仓库里取出故事,而不是杜撰,这是前提。但如果写小说,还是可以虚构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妙的结构自然可以让故事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3.总结提升,引发共鸣
故事写出来,是为了引发读者共鸣,所以,在故事中或故事结尾,要不吝笔墨地写出你的心理活动、感受评价,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让故事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写作思路一:将某一事物作为主要写作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故事
钟梓铉
我的故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宾馆。它很有特色,四周都是玻璃墙,阳光照射下来时,它会向四面八方发出耀眼的光,熠熠生辉,夺人眼球。
我们一家的故事就在这座宾馆里不断上演。
1993年,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和伯伯向亲戚朋友借了钱,盖了这栋宾馆。但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宾馆的生意挺好,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得到了改善。
到了2000年,为了招揽更多的顧客,爷爷奶奶一咬牙,又将宾馆扩建了。慢慢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管理宾馆已力不从心,爸爸和伯伯便辞去了原本的工作,来到宾馆帮工。
我自从能独立活动后,便在这宾馆里玩耍。可以说,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这座宾馆里度过的。
小时候,因为宾馆的楼梯错综复杂,我和哥哥最爱玩的便是捉迷藏。可每次都有人找不到——因为这里实在太大了!我常常在房间里躲着,但哥哥就是找不到我。那时,我便一人和这间房子独处,只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一想到自己在自己家里,心里就没来由地感到安定。这份安稳是这座宾馆给我的。
到了寒假,爷爷会给台阶铺上崭新的红地毯,而我和哥哥则化身“小帮工”一起给房子换上新装。每次用的胶水都黏性超强,我刷胶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手指黏在一起了。这种时刻,我便随意地在地上一抹,然后再次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爷爷每次看见这个场景都会哈哈大笑。
为使地毯粘得牢些,我会细致地在四个边角处多刷一些,中间也轻轻刷上几刷,再把红地毯缓慢地放下一阶,而哥哥则趁此时机急忙把红毯压实,手脚并用,好不快活。爸爸和伯伯轮番上阵,前来帮忙。大家的手都黏糊糊的,脸上也都是汗淋淋的。一家人一齐干活,没过多久,便把地毯铺好了。
这座宾馆承载着我们一家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在这座宾馆里不断上演。后来,我们又添了可爱的弟弟,哥哥也要离开这里去外地求学,一家人与宾馆之间的故事仍在继续……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选取宾馆作为写作对象,这是属于小作者的独特故事。小作者巧设结构,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宾馆从建造到修建,从自己出生前到长大后发生在宾馆里的故事。文中,有交代性句子,即宾馆的历史;有描写,如宾馆的外形等,都写得非常详细。
读着故事,让人在感慨世事变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创业的艰辛以及家人间的深情厚谊。
写作思路二:写“我”与家人间发生的故事,满含真情实感。
我们的故事
陈诗涵
在我上初中前,我总在外婆家、奶奶家和自己家之间奔波,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骑着电瓶车就载我在外婆家附近转来转去。在电瓶车上,我不停地骚扰外婆,企图让她偏离“轨道”,外婆被我骚扰怕了,随手从包里抓了个东西来打发我。哦,是一个漂亮的荷包,让我爱不释手。咦,这个小荷包里还装了很多花花绿绿的纸,傻乎乎的我只知道这纸影响了包的美观,于是抽一张扔一张……扔了没多久,后面有人喊:“大娘,你钱掉了。”外婆回头看着傻笑的我,无奈地摇摇头。
等我差不多上小学了,外婆就经常带我去附近买萝卜丝饼。饼是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奶奶做的,人虽然老,但做的饼很好吃。白生生的萝卜丝被老奶奶的筷子毫不留情地夹住,我仿佛听到萝卜丝“嗞嗞”的喊叫。老奶奶把萝卜丝放入圆柱形的铁勺里,铁勺扁扁的,然后在如白油漆般的稀面糊里一浸,一个“哭哭啼啼”的小面饼就好了。“刺拉——”面饼下锅,白白的外皮逐渐变得金黄,像一个白嫩的少女在沙滩上晒太阳,最后晒成了一个成熟的“萝卜丝饼”。饼子炸好后,外婆拿了一根竹签,把它串起来,淋上可口的甜面酱递给我。萝卜入口即化,外脆里嫩,一口咬下去,令人回味无穷。
外婆家的房子不大,厨房与客厅链在一起,床放在卧室中间,右边是衣柜,左边是书桌与卫生间。这么一间屋,要住我、外婆、外公三人。我们全家都是地地道道的绍兴人,可我却不太会讲绍兴话。每每外婆要我吃饭时,都用绍兴话说:“随她啦,随她。”我也跟着学。外婆的邻居养了几只鸡,但这里都是窄窄的平房,哪儿来的地方养鸡呢?别说鸡,三个人都无法同时并肩过巷子。于是,为了这鸡粪的问题,我们经常跟邻居吵架。
夜色笼罩着外婆家,如同被墨染黑的牛皮纸。逝去的童年像风一般不可捉摸,又像氤氲在雨天中的那抹光影,可望而不可即。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习作讲述了“我”和外婆间的生活点滴,可以说是故事里面套故事。外婆带着“我”吃美食,外婆带着“我”的琐碎日常,一一展示在我们眼前。故事具有浓浓的绍兴水乡的老城特色,涉及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让人深思。
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葆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大千世界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用故事来表达。有时,让你熟视无睹的物件也有关于你们的故事。我们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见证者。
请以“我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拟;(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这虽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但仍给同学们很大的开放性。写作时,大家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审题,发现自我
从题目可以看出,本题的题眼是“故事”,限制性的词是“我们”,不是“我”或“你”,而是“我”和他人或物件之间的故事。如你和你的同学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都会发生故事。你和你的家乡、老屋、等都会发生故事。总之,要善于发现,写出自己和另一人物或物件间的故事。
2.回顾故事,巧设结构
故事总有前因后果,正如记叙文有起因、经过、结果一样,这个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本次写作是让你从记忆的仓库里取出故事,而不是杜撰,这是前提。但如果写小说,还是可以虚构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精妙的结构自然可以让故事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3.总结提升,引发共鸣
故事写出来,是为了引发读者共鸣,所以,在故事中或故事结尾,要不吝笔墨地写出你的心理活动、感受评价,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让故事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写作思路一:将某一事物作为主要写作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故事
钟梓铉
我的故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宾馆。它很有特色,四周都是玻璃墙,阳光照射下来时,它会向四面八方发出耀眼的光,熠熠生辉,夺人眼球。
我们一家的故事就在这座宾馆里不断上演。
1993年,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和伯伯向亲戚朋友借了钱,盖了这栋宾馆。但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宾馆的生意挺好,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得到了改善。
到了2000年,为了招揽更多的顧客,爷爷奶奶一咬牙,又将宾馆扩建了。慢慢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管理宾馆已力不从心,爸爸和伯伯便辞去了原本的工作,来到宾馆帮工。
我自从能独立活动后,便在这宾馆里玩耍。可以说,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这座宾馆里度过的。
小时候,因为宾馆的楼梯错综复杂,我和哥哥最爱玩的便是捉迷藏。可每次都有人找不到——因为这里实在太大了!我常常在房间里躲着,但哥哥就是找不到我。那时,我便一人和这间房子独处,只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一想到自己在自己家里,心里就没来由地感到安定。这份安稳是这座宾馆给我的。
到了寒假,爷爷会给台阶铺上崭新的红地毯,而我和哥哥则化身“小帮工”一起给房子换上新装。每次用的胶水都黏性超强,我刷胶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手指黏在一起了。这种时刻,我便随意地在地上一抹,然后再次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爷爷每次看见这个场景都会哈哈大笑。
为使地毯粘得牢些,我会细致地在四个边角处多刷一些,中间也轻轻刷上几刷,再把红地毯缓慢地放下一阶,而哥哥则趁此时机急忙把红毯压实,手脚并用,好不快活。爸爸和伯伯轮番上阵,前来帮忙。大家的手都黏糊糊的,脸上也都是汗淋淋的。一家人一齐干活,没过多久,便把地毯铺好了。
这座宾馆承载着我们一家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在这座宾馆里不断上演。后来,我们又添了可爱的弟弟,哥哥也要离开这里去外地求学,一家人与宾馆之间的故事仍在继续……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选取宾馆作为写作对象,这是属于小作者的独特故事。小作者巧设结构,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宾馆从建造到修建,从自己出生前到长大后发生在宾馆里的故事。文中,有交代性句子,即宾馆的历史;有描写,如宾馆的外形等,都写得非常详细。
读着故事,让人在感慨世事变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创业的艰辛以及家人间的深情厚谊。
写作思路二:写“我”与家人间发生的故事,满含真情实感。
我们的故事
陈诗涵
在我上初中前,我总在外婆家、奶奶家和自己家之间奔波,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骑着电瓶车就载我在外婆家附近转来转去。在电瓶车上,我不停地骚扰外婆,企图让她偏离“轨道”,外婆被我骚扰怕了,随手从包里抓了个东西来打发我。哦,是一个漂亮的荷包,让我爱不释手。咦,这个小荷包里还装了很多花花绿绿的纸,傻乎乎的我只知道这纸影响了包的美观,于是抽一张扔一张……扔了没多久,后面有人喊:“大娘,你钱掉了。”外婆回头看着傻笑的我,无奈地摇摇头。
等我差不多上小学了,外婆就经常带我去附近买萝卜丝饼。饼是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奶奶做的,人虽然老,但做的饼很好吃。白生生的萝卜丝被老奶奶的筷子毫不留情地夹住,我仿佛听到萝卜丝“嗞嗞”的喊叫。老奶奶把萝卜丝放入圆柱形的铁勺里,铁勺扁扁的,然后在如白油漆般的稀面糊里一浸,一个“哭哭啼啼”的小面饼就好了。“刺拉——”面饼下锅,白白的外皮逐渐变得金黄,像一个白嫩的少女在沙滩上晒太阳,最后晒成了一个成熟的“萝卜丝饼”。饼子炸好后,外婆拿了一根竹签,把它串起来,淋上可口的甜面酱递给我。萝卜入口即化,外脆里嫩,一口咬下去,令人回味无穷。
外婆家的房子不大,厨房与客厅链在一起,床放在卧室中间,右边是衣柜,左边是书桌与卫生间。这么一间屋,要住我、外婆、外公三人。我们全家都是地地道道的绍兴人,可我却不太会讲绍兴话。每每外婆要我吃饭时,都用绍兴话说:“随她啦,随她。”我也跟着学。外婆的邻居养了几只鸡,但这里都是窄窄的平房,哪儿来的地方养鸡呢?别说鸡,三个人都无法同时并肩过巷子。于是,为了这鸡粪的问题,我们经常跟邻居吵架。
夜色笼罩着外婆家,如同被墨染黑的牛皮纸。逝去的童年像风一般不可捉摸,又像氤氲在雨天中的那抹光影,可望而不可即。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浙光中学)
点评
习作讲述了“我”和外婆间的生活点滴,可以说是故事里面套故事。外婆带着“我”吃美食,外婆带着“我”的琐碎日常,一一展示在我们眼前。故事具有浓浓的绍兴水乡的老城特色,涉及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