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思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深入探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有效地探索出良好的互动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思想品德课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构建平等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关注到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课程并不感兴趣,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地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但由于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以及对课程的排斥使思品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师方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思品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不平等师生关系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设计课堂活动,很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使课堂气氛沉闷,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学生端正态度,接受思品教育。
  初中生接受思品教育,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建设自身的思想道德,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开设思品课程,目的是为了实现育人目的,而不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所以,学生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本质上体会到思品课程对自己成长的意义。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一言不发、保持沉默的听课状态。课堂上教师虽然可以观察到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的样子,却不知道其思维能不能有效地跟上课程的进度。但良好的师生互动可有效地改变现状。为此,初中生必须要积极地转变学习观念,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之下,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动大脑,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时时关注新闻,善于思考,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提高思品课堂师生互动中的思维表达能力,更好地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
  2.教师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方法。
  在思品课堂中,教师是积极互动的组织者,良好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以及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通过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吸收知识。
  另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地创新教育方法。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喜欢上这门课程。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下,要重视自己能力的提升及个性的发展,积极有效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扩大视野。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有效地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师生互动方式。
  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灾难片《后天》,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并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就热心环保事业、保护地球、爱護生命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再如,在《做自立自强的人》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舞蹈,引导其从“热爱生命,不放弃生命”的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讨论之中,利于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点评,同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上碰撞出火花,有效地产生共鸣。这样,可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在思品课堂中,良好的互动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21世纪,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思品教学的目标及任务,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头道白河水域水獭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獭在冬季的活动行为主要有3种,包括领域、活动和警戒。其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开放式课堂具有"不拘泥于授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使课堂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书本知识外,还要将政治教学生活化,使政治课堂具有时代感,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于高中生而言,此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政治课程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习内容略显枯燥。因此,
在我国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这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新课改理念要求历史课程要积极进行改革,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紧迫性  1.教师授课方式存在问题。  传统历史教学重视知识积淀,对于技巧和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缺乏有效方法的指导,使历史教学理论化严
由于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是当前热点议题之一。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践的方法,对生物炭及其特性、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生物炭在传统农业、环境保护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及
朗读是将无声文章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朗读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必须要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运用实践效果,在一定层次上取决于其内心的认同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化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内心的认同感,造成教学效率及实践效果低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笔者在本文就将以此教学方式为视角进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