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的吞咽功能发生障碍称为吞咽功能障碍,其造成水和其它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急性期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急性期是指发病6小时至2周这一段时间。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療合并症和并发症,改善其摄取—吞咽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本社区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的3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明显。
1 资料本组
38例,男23例,年龄45~76岁;女1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昏迷及语言理解障碍。对每例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1]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轻度15例,在5秒内30ml温水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中度17例,在5~10秒内30ml温水分两次以上咽下,有呛咳。重度6例,屡屡呛咳,30ml温水咽下困难。
2 评估明确患者脑卒中的类型、病灶部位及卒中次数
患者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向患者解释康复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了解饮食状况,包括营养补给的方法;进食时是否有呛咳、进食所需时间、进食量及种类、每日食量,以及患者既往饮食习惯。
3 心理护理
脑卒中多见于老年人,起病突然,且多合并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普遍存在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故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启发诱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尊重、体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多安慰、多鼓励,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家人陪伴,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4 康复训练
急性期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开始训练。防止长期卧床造成的生理机能减退,促进患者争取康复的欲望,为顺利进行恢复期康复治疗打下基础。
4.1 口腔、颜面肌、颈部屈肌的肌力强化用促通技术进行皱眉、闭眼、鼓腮、微笑等表情动作训练和双侧面部按摩,每日3~4次。改善有关诸肌的紧张性、促进主动收缩功能的恢复,尤其要注意咀嚼肌的肌力和肌张力。
4.2 舌做牵伸、后缩、侧方按摩颊、清洁牙齿、卷动等主动活动同时用压舌板在舌上进行压、滑动等刺激或舌抵压舌板练习抗阻运动可改善舌的运动;护士用纱布包住舌尖用手向各个方向运动舌,每日3次。可降低舌肌肌张力[2]。
4.3 做吞咽动作把棉棒浸在冷却水中后,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咽后壁,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连续反复5~10次,每日2次,逐渐增加至每日3~4次。可很好地刺激咽反射,从而取得良好的引起咽反射的效果。成功的吞咽是口腔进食最基本的条件,没有一致的、可靠的吞咽动作,病人是不能完成更复杂的进食技巧[3]。
4.4 颈部操取坐位, 面向前方,抬头,低头,左转头,右转头,反复进行,每日40次,锻炼颈部肌肉。
4.5 阶段性摄食训练选择体位以躯干后倾轻度颈屈曲位进食为好。在偏瘫患者,健侧在下的卧位,颈部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多可减少误咽。先选择较容易在口腔内移动又不易出现误咽的是胶冻样食物(如果冻)。一般先用胶冻样、均质糊状食物进行训练。进食时使用5~8ml的金属勺给患者喂食,每次进食量约1/2勺,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后用勺背轻压舌部,以刺激吞咽,嘱患者注意力要集中于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也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少量水1~2ml,既有利于刺激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患者下颌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除去隐窝内的残留食物;会厌谷是另一处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当颈部后屈时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每日三餐进行进食训练,进食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普食。
4.6 呛咳的处理呛咳是吞咽困难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病人应腰、颈弯曲,身体前倾,下颌低向前胸[4]。当咳嗽清洁气道时,这种体位可防止残渣再次侵入气道。如果食物残渣卡在喉部,危及呼吸,病人应再次弯腰低头。治疗师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使残渣移出。
4.7 鼻饲饮食护理 首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若发现饮水时有水泡声、舌下神经损害、口唇不能完全闭合时应选用鼻饲饮食,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灌注鼻饲饮食要注意食物的量、性状、温度及注入速度。在注入食物前先缓慢推注温开水20ml,润滑冲洗胃管,如患者不返呛,再缓慢推注流质或匀浆饮食,量由每日5次、每次150~200ml,逐渐改为每日4次、每次300ml。食物温度一般为40~50℃,推注速度以每餐15~20min为宜。每次注入食物前先回抽胃液,若发现有上次注入的食物时,则须暂停1次灌注或减少注入量。
5 结果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有19例患者能够正常进食,14例能够缓慢进食,5例呛咳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6 讨论
吞咽障碍的康复是神经康复中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但需要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介入,也需要病区护士的参与。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在病房的延续,护士24小时负责制。为强化患者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正常吞咽功能,摄取营养,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需要护理人员的耐心和患者的毅力,训练中对患者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只要护患双方密切合作,就能帮助大多数患者摆脱卒中后进食不便的困忧。
参考文献
[1]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21
[2] 赵利芬,辛志芳.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31
[3] 高怀民,于增杰,瓮长水,等.改善吞咽动作的训练方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现代康复,2001;5(11):30
[4] 汪洁.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6):1553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四厂医院五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资料本组
38例,男23例,年龄45~76岁;女1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昏迷及语言理解障碍。对每例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1]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轻度15例,在5秒内30ml温水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中度17例,在5~10秒内30ml温水分两次以上咽下,有呛咳。重度6例,屡屡呛咳,30ml温水咽下困难。
2 评估明确患者脑卒中的类型、病灶部位及卒中次数
患者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向患者解释康复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了解饮食状况,包括营养补给的方法;进食时是否有呛咳、进食所需时间、进食量及种类、每日食量,以及患者既往饮食习惯。
3 心理护理
脑卒中多见于老年人,起病突然,且多合并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普遍存在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故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启发诱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尊重、体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多安慰、多鼓励,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家人陪伴,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4 康复训练
急性期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开始训练。防止长期卧床造成的生理机能减退,促进患者争取康复的欲望,为顺利进行恢复期康复治疗打下基础。
4.1 口腔、颜面肌、颈部屈肌的肌力强化用促通技术进行皱眉、闭眼、鼓腮、微笑等表情动作训练和双侧面部按摩,每日3~4次。改善有关诸肌的紧张性、促进主动收缩功能的恢复,尤其要注意咀嚼肌的肌力和肌张力。
4.2 舌做牵伸、后缩、侧方按摩颊、清洁牙齿、卷动等主动活动同时用压舌板在舌上进行压、滑动等刺激或舌抵压舌板练习抗阻运动可改善舌的运动;护士用纱布包住舌尖用手向各个方向运动舌,每日3次。可降低舌肌肌张力[2]。
4.3 做吞咽动作把棉棒浸在冷却水中后,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咽后壁,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连续反复5~10次,每日2次,逐渐增加至每日3~4次。可很好地刺激咽反射,从而取得良好的引起咽反射的效果。成功的吞咽是口腔进食最基本的条件,没有一致的、可靠的吞咽动作,病人是不能完成更复杂的进食技巧[3]。
4.4 颈部操取坐位, 面向前方,抬头,低头,左转头,右转头,反复进行,每日40次,锻炼颈部肌肉。
4.5 阶段性摄食训练选择体位以躯干后倾轻度颈屈曲位进食为好。在偏瘫患者,健侧在下的卧位,颈部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多可减少误咽。先选择较容易在口腔内移动又不易出现误咽的是胶冻样食物(如果冻)。一般先用胶冻样、均质糊状食物进行训练。进食时使用5~8ml的金属勺给患者喂食,每次进食量约1/2勺,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后用勺背轻压舌部,以刺激吞咽,嘱患者注意力要集中于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也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少量水1~2ml,既有利于刺激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患者下颌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除去隐窝内的残留食物;会厌谷是另一处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当颈部后屈时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每日三餐进行进食训练,进食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普食。
4.6 呛咳的处理呛咳是吞咽困难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病人应腰、颈弯曲,身体前倾,下颌低向前胸[4]。当咳嗽清洁气道时,这种体位可防止残渣再次侵入气道。如果食物残渣卡在喉部,危及呼吸,病人应再次弯腰低头。治疗师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使残渣移出。
4.7 鼻饲饮食护理 首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若发现饮水时有水泡声、舌下神经损害、口唇不能完全闭合时应选用鼻饲饮食,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灌注鼻饲饮食要注意食物的量、性状、温度及注入速度。在注入食物前先缓慢推注温开水20ml,润滑冲洗胃管,如患者不返呛,再缓慢推注流质或匀浆饮食,量由每日5次、每次150~200ml,逐渐改为每日4次、每次300ml。食物温度一般为40~50℃,推注速度以每餐15~20min为宜。每次注入食物前先回抽胃液,若发现有上次注入的食物时,则须暂停1次灌注或减少注入量。
5 结果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有19例患者能够正常进食,14例能够缓慢进食,5例呛咳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6 讨论
吞咽障碍的康复是神经康复中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但需要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介入,也需要病区护士的参与。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在病房的延续,护士24小时负责制。为强化患者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正常吞咽功能,摄取营养,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需要护理人员的耐心和患者的毅力,训练中对患者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只要护患双方密切合作,就能帮助大多数患者摆脱卒中后进食不便的困忧。
参考文献
[1]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21
[2] 赵利芬,辛志芳.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31
[3] 高怀民,于增杰,瓮长水,等.改善吞咽动作的训练方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现代康复,2001;5(11):30
[4] 汪洁.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6):1553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四厂医院五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