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91-0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属于获得性、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该病常起病隐袭[1-2]。临床上多采用放血治疗,常见的放血方式包括:①经静脉采血降低患者外周血液红细胞,每次放血250~400mL;②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TE治疗,祛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红细胞,进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3-5]。由于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法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逐渐被医疗机构认可[6]。本研究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对患者的HCT、RBC、Hb的指标进行观察。现将研究取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患者资料
选择2018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0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3±2.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均满足WHO最新的PV诊断标准,患者有头晕、头疼、麻木、皮肤红紫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颅内压增高、脾肿大、血栓形成。治療前,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所有患者均进行骨髓象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有增生且明显活跃或活跃,患者的粒、红与巨核细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且以红细胞系统增生最为显著。
1.2仪器与耗材
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COM.TEC型,德国),耗材为费森尤斯配套配件,平衡液、生理盐水等(本院自制);血液保存液(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治疗方法
按照COM.TEC型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操作规程,安装好耗材,设定好程序后输入患者的主要信息(包括体重、身高等),根据计算出的血容量、治疗前HCT值以及患者自身情况,设定目标HCT值。以平衡液或生理盐水为置换液,流速40~60 mL/min,其他各项用量参考机器推荐数值。采血时尽量选择粗大、较深的肘部静脉血管,回输端选择其他部位的外周血管(多选择股静脉)。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防枸橼酸钠中毒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对部分虚弱患者采用全程心电监护。治疗后,所有患者24 h复查血常规。
1.4评价方法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观察指标将治疗效果分为整体缓解、部分缓解、好转及无效等4种情况。整体缓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异常,红细胞容量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部分缓解:血常规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但患者红细胞容量未恢复正常;好转:血红蛋白下降大于30 g/L,临床症状有改善,但未消失;无效:患者体征、血常规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各项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并给患者发放治疗满意度调查表
1.5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指标采用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x2检验(α=0.05,双侧检验),以P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91-0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属于获得性、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该病常起病隐袭[1-2]。临床上多采用放血治疗,常见的放血方式包括:①经静脉采血降低患者外周血液红细胞,每次放血250~400mL;②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TE治疗,祛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红细胞,进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3-5]。由于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法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逐渐被医疗机构认可[6]。本研究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对患者的HCT、RBC、Hb的指标进行观察。现将研究取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2018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0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3±2.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均满足WHO最新的PV诊断标准,患者有头晕、头疼、麻木、皮肤红紫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颅内压增高、脾肿大、血栓形成。治療前,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所有患者均进行骨髓象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有增生且明显活跃或活跃,患者的粒、红与巨核细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且以红细胞系统增生最为显著。
1.2仪器与耗材
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COM.TEC型,德国),耗材为费森尤斯配套配件,平衡液、生理盐水等(本院自制);血液保存液(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治疗方法
按照COM.TEC型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操作规程,安装好耗材,设定好程序后输入患者的主要信息(包括体重、身高等),根据计算出的血容量、治疗前HCT值以及患者自身情况,设定目标HCT值。以平衡液或生理盐水为置换液,流速40~60 mL/min,其他各项用量参考机器推荐数值。采血时尽量选择粗大、较深的肘部静脉血管,回输端选择其他部位的外周血管(多选择股静脉)。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防枸橼酸钠中毒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对部分虚弱患者采用全程心电监护。治疗后,所有患者24 h复查血常规。
1.4评价方法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观察指标将治疗效果分为整体缓解、部分缓解、好转及无效等4种情况。整体缓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异常,红细胞容量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部分缓解:血常规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但患者红细胞容量未恢复正常;好转:血红蛋白下降大于30 g/L,临床症状有改善,但未消失;无效:患者体征、血常规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各项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并给患者发放治疗满意度调查表
1.5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指标采用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x2检验(α=0.05,双侧检验),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