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中的关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很客观,但是只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增强质检人员的责任心,积极且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混凝土中的一些通病,这样就能尽可能地搞好工程质量,消除工程中的隐疾。本文提出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能够和钢筋牢固地结合,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坚固、抗震、经济且耐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成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逐步提高,及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特别重要。。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为特殊的环节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施工现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质量控制难度更大,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更高。目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包括以下几种:
1、蜂窝。即由于配合比选取不当、原材料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空隙的现象。
2、麻面。即由于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坏、混凝土失水过多、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的现象。
3、孔洞。即由于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且振捣不够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形成较大空隙,且钢筋外露的现象。
4、裂缝。即混凝土内形成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的现象,混凝土裂缝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以及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等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标准
(1)水泥。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为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骨料。房屋建设中使用的骨料(砂、石) 要求比较严格,所选骨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相关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减少10kg 水泥,温度降低1℃。
(3)外加剂。为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措施。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整体上降低水化热。4) 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好坏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
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混凝土浇筑的流程如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在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向混凝土中加水,如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须将其退回搅拌站重新搅拌。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进行浇注,若在浇筑前出现初凝现象,必须将混凝土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若在浇筑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也需重新搅拌后再实施浇筑。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两米。为了防止施工裂缝的产生,须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将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另外,气象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避免在天气变化较大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振捣技术控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和全面性,须分别在混凝土的坡角、坡中间及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应尽量均匀,以行列式等方式进行均匀移动,避免漏振。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振捣的方法主要有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两种。垂直振捣,顾名思义是指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振捣,斜向振捣是指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呈40~50 度角进行振捣。另外,为了使振捣达到预期的效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且须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一般来讲,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 毫米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 毫米左右即可。振捣之后的混凝土在终凝前须对其表面进行两次以上的抹平。
4、混凝土养护技术控制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便会使混凝土出现凝结和硬化现象。为了缩短混凝土硬化时间,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使水泥充分水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浇筑后的混凝土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避免因风吹、曝晒、寒冷、干燥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很多建筑工程都在拼命抢工期,以致忽略了混凝土养护这一关键环节,混凝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施工时的气候温度不同,养护开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若最高气温高于25℃,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六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若最高气温低于25℃,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十二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而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不同品种的水泥所需要的洒水时间也不尽相同。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洒水时间不应小于七天;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搅拌的混凝土的洒水时间不应小于十四天。
5、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强度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强度、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必检指标。因此,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强度指标,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实验合理确定配合比,以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符合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混凝土,即漏配、少配或者错配的混凝土均不允许入仓。另外,砂石的含水率对配合比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同时,现场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和强度的控制,一旦發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水泥、砂、石,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总之,房屋建筑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计民生,质量重于泰山。对于混凝土施工,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士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9)
[2] 邓小芳.浅谈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大众科技,2009(10).
[3]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能够和钢筋牢固地结合,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坚固、抗震、经济且耐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成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逐步提高,及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特别重要。。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为特殊的环节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施工现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质量控制难度更大,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更高。目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包括以下几种:
1、蜂窝。即由于配合比选取不当、原材料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空隙的现象。
2、麻面。即由于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坏、混凝土失水过多、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的现象。
3、孔洞。即由于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且振捣不够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形成较大空隙,且钢筋外露的现象。
4、裂缝。即混凝土内形成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的现象,混凝土裂缝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以及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等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标准
(1)水泥。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为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骨料。房屋建设中使用的骨料(砂、石) 要求比较严格,所选骨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相关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减少10kg 水泥,温度降低1℃。
(3)外加剂。为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措施。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整体上降低水化热。4) 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好坏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
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混凝土浇筑的流程如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在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向混凝土中加水,如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须将其退回搅拌站重新搅拌。混凝土必须在初凝前进行浇注,若在浇筑前出现初凝现象,必须将混凝土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使其恢复流动性。若在浇筑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也需重新搅拌后再实施浇筑。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两米。为了防止施工裂缝的产生,须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将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另外,气象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避免在天气变化较大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振捣技术控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和全面性,须分别在混凝土的坡角、坡中间及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应尽量均匀,以行列式等方式进行均匀移动,避免漏振。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振捣的方法主要有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两种。垂直振捣,顾名思义是指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振捣,斜向振捣是指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呈40~50 度角进行振捣。另外,为了使振捣达到预期的效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且须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一般来讲,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 毫米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 毫米左右即可。振捣之后的混凝土在终凝前须对其表面进行两次以上的抹平。
4、混凝土养护技术控制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便会使混凝土出现凝结和硬化现象。为了缩短混凝土硬化时间,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使水泥充分水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浇筑后的混凝土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避免因风吹、曝晒、寒冷、干燥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很多建筑工程都在拼命抢工期,以致忽略了混凝土养护这一关键环节,混凝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施工时的气候温度不同,养护开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若最高气温高于25℃,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六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若最高气温低于25℃,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十二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而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不同品种的水泥所需要的洒水时间也不尽相同。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洒水时间不应小于七天;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搅拌的混凝土的洒水时间不应小于十四天。
5、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强度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强度、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必检指标。因此,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强度指标,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实验合理确定配合比,以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符合技术指标,符合施工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混凝土,即漏配、少配或者错配的混凝土均不允许入仓。另外,砂石的含水率对配合比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同时,现场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和强度的控制,一旦發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水泥、砂、石,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总之,房屋建筑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计民生,质量重于泰山。对于混凝土施工,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士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9)
[2] 邓小芳.浅谈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大众科技,2009(10).
[3]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