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存境遇的孤独与觉醒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醒来的女性》被誉为小说版的《第二性》,小说通过小镇女孩米拉的成长历程以及与之相关女性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呈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反映了在那个年代从传统价值观走出的女性自我价值的觉醒、挣扎与蜕变。该书的叙述是理性而克制的,笔触是真实而细致的,这也是其出版后引发巨大反响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醒来的女性》;女权意识;觉醒;身份确定
  【作者单位】郭培粉,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3.030
  《醒来的女性》是美国女作家玛丽莲·弗伦奇的小说,该书自1977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被翻译成22种语言版本,成为现象级的话题之作,被誉为小说版的《第二性》,甚至间接推动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小说通过小镇女孩米拉的成长历程以及与之相关女性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呈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尽管该书描写的是在特定年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女性,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女性读者的共鸣。文章拟从理性而克制的女权主义、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和醒来以后的孤独三个方面,来阐述该书出版的意义。
  一、理智而克制的女权主义
  近代以来,女权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波伏娃的《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唤醒了女性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促进了女性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要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独立。与那些激烈的女权主义不同,《醒来的女性》在女权的表达上是相对理智而克制的,它并不过分强调女性应有的权利,而是借由女性对生活的敏感触觉和实际际遇中的真实心理、情绪和状态的体验去引导读者感受、体味。
  毋庸置疑,《醒来的女性》是一本具有女权色彩的小说。书中作者描述了诸多女性的琐碎生活经历,她们按照既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比如,一个女孩最好的归宿就是要找个好人家,举止优雅、持家有道,努力成为贤妻良母;有的人虽然意识到自己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但没有抗争,通过压抑本性、封闭内心和放弃梦想,在相夫教子和锅碗瓢盆中过完一生。而在这些道德准则之外的第三类女性,则像书中主人公米拉一样,在彷徨和思考后,开始重新寻找另一种人生价值。这也是小说要提醒和告诉读者的,女性应该关注自身的权益,应该醒来,不再按照既有的条条框框束缚自己,而应找到真正的自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具有自我意识,为了个体的幸福感、价值感而积极争取。
  二、细腻而真实的笔触
  女作家玛丽莲·弗伦奇的这部《醒来的女性》的另一特色是细腻和真实的笔触。这部小说号称小说版《第二性》,但作者本身的经历与故事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很相似。她凭借自身的天资和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一般女性无法达到的学识、无法具备的独立见解,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励志鸡汤,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体验来忠实记录女性的生活境遇,细致描绘生而为女子所要面临的种种精神枷锁。这正像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女孩在出生后就开始被要求要有女孩的样子,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小说的细腻之处在于其从女性视角细致入微地呈现。
  一方面,作者作为女性作家细腻描绘了女性的心理体验,这是身为女性才能够切身体验到的,并且作者将其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细节都进行了描写和探讨,甚至包括许多人跟最亲密的知己都不会谈论的生活细节,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种身份幸福感以外的厌烦时刻,即使是深爱的孩子,也会在自己眼里不再是可爱的、柔弱的和值得保护的……这些隐匿的、难于启齿的生活细节,以及被身份剥夺自我的困惑和迷失,都被作者披露出来。这些细腻的呈现让读者在阅读书中文字的同时与人物一起经历了人生,关注到自己未曾留意的生活中那些困扰自己,而不得解脱问题的心理根源,从而能够与人物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其中的喜乐参半、五味杂陈。
  另一方面,在叙事方面,作者并不是用具体的人物活动来推动故事情节,而是通过大量的对话、心理描写和议论来呈现女性生活的细节和心理感受的独特性,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该书并不像通常的小说那样,对话不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典型化人物塑造服务的,而是成为作者发表意见的一种工具。小说中某一次聚会本质的不同在这里是不重要的,而这次聚会带给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才更为重要。比如,作者在文中借主人公米拉的视角,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岩石上的蜗牛,“它们每只都待在自己那块小小的地方,丝毫不去侵占更多的空间。它们不必创造秩序,也不必创造生活,那些东西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它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活着。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好像幻象……”这些描写看似与小说的主线并不相关,但这正是作者借由蜗牛对女性处境的一种隐喻,而这也成为这部小说独特细腻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醒来以后的孤独
  《醒来的女性》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着重写那个时代女性的遭遇——结婚、怀孕、生子和养育,像蜗牛一样在岩石上过着不真实的生活;下册则着重写主人公米拉的小团体中各个女性的醒来。米拉醒来,在接近40岁的年纪攻读研究生,并成为一名教师;伊索醒来,正视自己的女同身份,降低对生活的期望值,以便更容易获得满足感;瓦尔醒来,在一件强奸案的斗争中死于警察的枪下……然而,醒来以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以主人公米拉为例,考入哈佛的她认识了一帮思想先进而又聪明的朋友,孩子渐渐长大并成为她亲密的朋友,她甚至在40岁的年纪遇到了自己的真爱,比她年轻的、富有魅力的男子,他们三观相符、精神相通……按常规来说,故事到这里可以圆满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或者作者想让我们认识到的并不是一个具有圆满结局的故事。
  尽管米拉已经比身边的其他女性看得更深远、更明白,并通过自身努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比觉醒更可怕的是醒来之后,她依然孤独,身为女性的困境和肩上的枷锁并没有真正地消失。“我一直都期待能有什么东西能让生活变得更轻松,就像那些蜗牛,除了存在,它们什么都不用做。这不是我期待的世界。”“你可以打破社会规则,也可以对它置之不理,可这样做了以后,能有什么回报呢?你只会陷入永恒的孤独。”女性的生存困惑在小说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尽管在不断的女权运动中,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被动或主动地脱离了传统观念对女性身份的设定,开始走出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积极地参与社会运动,呼吁女性权益,但即便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书中并没有对米拉和她的朋友们下一代的生活進行交代,她们是否比她们的母亲更加幸运?我们亦未可知。性别的差异不会突然消失,但我们依然看到了,今天的美国女性要比过去更加独立和自由,许多理念、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多的女性可以为自己而活。她们也许迷惘,也许孤独,但对自我身份一次比一次清醒的认识让她们拥有更蓬勃的生命力,更有拥抱生活的热情,也更容易遇见她们所期待的世界。
  四、《醒来的女性》的思考
  《醒来的女性》作为一部现象级小说,其成功有必然的原因。女性的生存境遇可以不分时代、不分国界地令每一位普通女性产生共鸣,这也是《醒来的女性》改编为电影后,获艾美奖3项提名的原因。作者用女性作家特有的视角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探索美国女性在生活中可能经历的各种各样关系,男女关系、女性关系,母女关系、母子关系等,以及在这些关系中女性所要扮演的复杂的、被扭曲了的角色。作者在理性克制地表达自己的女权思想,呼吁美国女性关注自身权益,突破既有的观念牢笼,争取自身的自由和独立,并通过真实而细腻的笔触,记录、描绘女性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并不单纯地专注于讲一个完满的故事,而是通过女性觉醒以后进一步的际遇,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
  女性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是一个漫长、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独地觉醒”“觉醒后的孤独”是徒劳的。马克思说,“没有女性的醒来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毫无疑问,一百年后的女性比一百年前的女性更加自由和独立,而这也就是女性觉醒的意义之所在。与此同时,作者所要追求的,也并不是所谓片面的女性主义,而是要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找到女性自我身份的准确定位。个体与个体的交流应该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而不是镜面的投射关系,各个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并相互刺激、碰撞,从而擦出美丽的人性火花。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第二性[M]. 郑克鲁,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姜波. 醒来的追梦人——论当代文学中女性的困惑与追求[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71-73.
其他文献
【摘 要】 《厚积落叶听雨声》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首部经典作品精编,书中精选了数十篇文章以及近 60 幅东西方艺术名作, 为我们展现了平常人不曾看见或不曾留意的美。正如书名“厚积落叶听雨声”的意蕴,朱光潜借助文字引导读者去感悟生命的绽放,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发现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精神之美。  【关 键 词】朱光潜;美感经验;情趣;人生的艺术化  【作者单位】王赫佳,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中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电视问政节目逐步兴起,成为视听传播领域的亮点节目,目的在于问计民生、管理政事。此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架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面对面沟通公共事务,创建协商机制,既符合受眾需求、执政需要,又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优势,实现了新闻与政治的有机结合,是新传播环境下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关 键 词】传播仪式感;电视问政;《请人民阅卷》  【作者单位】李嘉,陕西科技大学设
期刊
【摘 要】 终身学习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全体教育内容的总和。澳大利亚作家大卫·N·阿斯平等著的《哲学视角下的终身学习》,从哲学角度对终身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将终身学习的哲学理论展示给读者,为我国学者研究终身学习提供思路。  【关 键 词】终身学习;哲学视角;案例;借鉴  【作者单位】李春花,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
【摘 要】 文化类节目如何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观复嘟嘟》通过开拓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发挥意见领袖的功能,走亲民路线,精准定位受众,增加受众黏度,以独特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大而全的传播模式,在泛文化时代背景下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关 键 词】文化类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交互传播;创新;窄播  【作者单位】马丽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刘麟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杨
期刊
【摘 要】 2018年,实体书店整体上呈现经营回暖与复兴的态势。书店变革的热潮引发行业经营层面的理性思考,酝酿着新时代背景下的身份自觉与价值建构。  【关 键 词】实体书店;2018;经营回暖;理性思考;价值建构  【作者单位】张国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
期刊
【摘 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不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还通过教育类APP市场的内向细分和外缘延展,重构了教育的既定内涵。学界对带有市场基因的用户体验的关注亦随之高涨。在用户与移动融媒介交互的U-DPMFC模型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和框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用户体验视角,从设备、平台、媒介、形态和内容等五大层级对“英语流利说”APP这一移动融媒介产品展开分析和评述
期刊
【摘 要】 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期间,聂震宁践行文化管理,主张“抚民以静”,建立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同时整合社内外资源,不断推出新产品,注重建构和维系企业品牌形象,成效显著。他的治社理念和实务,既富哲思兼具人文情怀,也赓续了中国现代出版的优良传统,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  【关 键 词】文化管理;激励机制;品牌;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刘火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暨出版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文本与数据挖掘技术在促进期刊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引发了新的版权问题,成为阻碍这项技术更广泛和深入实践的法律障碍。对此,国际期刊出版界给予密切关注,积极主动参与版权博弈,不断健全的立法为文本与数据挖掘行为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制度规范。  【关 键 词】期刊;文本与数据挖掘;版权  【作者单位】杨继慧,沈阳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期刊
【摘 要】 刘硕良先生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出版家,以其亲身经历,用书信的形式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史。这些书信不仅承载着刘先生与译著者的思想情感和图书组稿、编辑、设计、发行等史事,还展示了媒体人、评论者、读者对那个时代漓江版图书的评价,从一个人、一个社折射出了中国出版改革的宏大场景。  【关 键 词】刘硕良;漓江出版社;出版业;史料价值  【作者单位】李庭华,《当代广西》杂志社。  【中
期刊
【摘 要】 目前,陕西省的儿童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陕西省儿童阶梯阅读方案提出,在理论上要建构适合陕西省儿童阅读生态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健康、经典、丰富且具有公益性质的书目体系;在实践中要加强陕西省师范类高校与小学的合作,研究儿童阅读策略,建构智能阅读体系,带动陕西省儿童阅读风潮,改善陕西省儿童阅读生态环境。  【关 键 词】儿童;阶梯阅读;陕西省;推广实践  【作者简介】赵燕,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