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举旗定向,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如何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推进河东区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范少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面前,河东区如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贏?
范少军:河东区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新发展格局的明确定位,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明确“六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思路,打造“六场硬仗”升级版,加快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宜居宜业承载区、直沽文化繁荣区。
一是坚持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四战”要求,下好“一盘棋”、构建“一键通”、织密“一张网”、确保“一条心”,层层压实防控责任,不断巩固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更加精细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把“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防疫网络体系建得更牢,持续紧盯“入城口、落脚处、流动中、隔离点、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严格入境人员无缝管道式管控,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疫情防控,筑牢阻断疫情传播的铜墙铁壁,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重点抓好各类学校返校复学和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学校与医疗、疾控机构的“绿色通道”建设,精心周密做好中考、高考有关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营造安全、安心、安稳的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攻坚克难,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打通堵点,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业各项工作,加大“接链”“促需”“惠企”工作力度,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持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升,利用政府手段、政府场景全力协助市场主体共渡难关。目前,全区已复工复产各类市场主体及建设项目2.2万家,复工率达96.2%。排除难点,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狠抓“21条”“27条”等惠企政策落地,认真落实“132”工作机制,组织千名干部开展“向企业报到”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截至5月15日,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508笔、34.05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纾减困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市场主体成本,1—5月累计减税降费1.2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推动减免租金政策落实,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截至6月,为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六个科技园区共计减免房租1.5亿元。解决痛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抓好“一制三化”改革2.0版,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兜牢民生底线,全力做好优先稳就业、促民生工作,2020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5184人。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重点做好海河东岸、金贸产业园、红星路、工业大学地块等片区规划,深度挖掘老旧产房、闲置楼宇等载体潜能。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运用网上洽谈、“云签约”等方式,促进更多大项目大企业落户河东,1—5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易众包信息技术、腾隆产业服务等6家北京投资企业落地。深化战略合作,聚焦城市保障、城市更新、金融投资、新兴产业四大板块,与华勘集团、津联集团、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等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资本与资产”深度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大力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楼宇招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利用租税联动的方式发挥楼宇主办方招商引资作用。加强智慧建设,探索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信息化效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新引擎。
四是坚持精细精准,全面实施老旧城区改造。加强土地整理,加快红星路地块公建企业、汪庄子冶金医院等土地收购工作,推进已整理地块尽快达到出让标准,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把土地规划与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加快东宿舍、东孙台等地块推介出让,推进中海、金茂府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城市更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完善城区承载功能,解决好淹泡点积水和雨污混接点难题,全力推动大直沽泵站建设和南大桥泵站投入使用,力争2020年底前区域内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更新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推进龙峰路等工程建设,全力打通林枫路、博山道等“断头路”,加大区管道路养护维修,完善天津站交通枢纽指挥平台建设。用好专项债券,利用债券加快推进体育场改扩建、幼儿园学位建设、金贸产业园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城区改造,推进大直沽文宫里、和进里、文华里等试点项目建设。开展“飞地”整治工作,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与东丽区健全完善区区联动、街街联动机制,共同解决难题。
记者: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决策,是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河东区如何打好消除绝对贫困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范少军:河东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时间节点,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升级加力,确保圆满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产业帮扶再升级。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立足受援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当地产业优势和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帮扶。着力推动“万企帮万村”活动全覆盖,落实好“津企陇上行”活动,组织企业考察对接。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的关键时刻,及时对接已落户受援县企业,积极帮助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帮扶项目开工复工。截至6月,完成全年财政资金拨付任务,并利用专项资金建设帮扶项目7个,带动2家企业落地注册,带动98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二是消费扶贫再加力。坚持大小结合、线上线下结合、重大活动与平时消费结合,推动消费产品和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洽谈,通过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等方式,重点推介对口帮扶地区消费扶贫产品,助推受援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向京津冀“首都经济圈”拓展。通过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签约额达3140万元,促成驻区企业与挂牌督战重点帮扶迭部县次哇村签订10万元消费扶贫购销协议。截至6月,消费扶贫任务完成5400万元。
三是人才支持再提升。加大人才支援力度,提高受援地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帮扶能力和水平,帮助受援地区群众掌握生活所需的技术技能。组织专家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和业务指导,提高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骨干专业技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年内将再选派56名专业技术人才实地帮助受援地区。
四是就业帮扶再精准。加大招聘力度,发挥“万企帮万村”和消费扶贫点位作用,实现点对点帮扶,吸引更多企业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来津就业。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有效对接,推行“不见面”就业服务,落实好对返岗劳动力补贴的政策措施。邀请农科院专家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对接1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323个,为受援县提供“点对点”来津务工服务,截至6月,累计安置来津就业65人,就地就近就业560人,转移就业1596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河东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哪些部署?
范少军:河东区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一老一小”等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一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城市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推进健康河东建设。加速补齐基层卫生服务短板,加强社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河东区中医医院,推广特色中医诊疗服务,打造河东特色中医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妇产科医院改制,完成妇儿保健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提升改造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加强学前幼儿教育供给。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年底前完成金茂府幼儿园、原造纸五厂配套幼儿园接收改造工作,力争完成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正式启用,确保全年新增5000个学位。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做到普惠优质并重,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关爱社区困难群体。密切关注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特殊群体,强化基层组织空白点和重点扶助人员“双摸排双到位”工作,落实社区网格员每月入户走访制度。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巩固拓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经验,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为老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建设16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四是扮靓市容环境面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全面推广社区绿化养护管理下沉街道新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口袋公园”,对“一团四线”、桥园公园等区域进行绿化提升改造。组织全员开展创文创卫创城工作,有效治理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小区楼道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把拆除违章建筑作为市容整治重中之重,减少存量、遏制增量,有力维护环境秩序。开展“停车难”问题专项治理,以六纬路地段为试点对桥下空间停车场进行整合及技术升级,探索建立全区智能一体化停车管理系统,精准提升民生获得感。
记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党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各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担当作为。河东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哪些举措?
范少军:特殊时期需要拿出特殊的精神状态、特殊的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保持拼劲韧劲,越是艰难越向前。河东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是坚持“从严抓”。从严抓党的政治建设,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决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从严抓理论武装,以党校为阵地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抓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组织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学,领导干部带头学,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从严抓政治生态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坚决铲除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滋生土壤,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二是坚持“抓书记”。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每季度听取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汇报,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警示诫勉,紧盯“关键少数”,聚焦“两个责任”,抓实主责主业,层层传导压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事择人,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功能结构,注重在基层一线、维稳一线、发展一线、抗疫一线识别考察干部。2020年以来,共交流提拔干部39人,晋升职级42人,其中在疫情期间火线晋升有突出表现的干部5人。持之以恒抓好正风反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用好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三是坚持“抓支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向群众汇报”长效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开展挂牌上岗、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互联网企业、律师事务所、商圈市场等行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抓好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党性坚强、素质过硬、群众拥护的优秀党组织书记。
四是坚持“抓引领”。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1号”工程,落实街道属地责任、部门属事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实“吹哨”机制,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健全网格员服务管理“九全”工作机制。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守牢底线,推行智慧党建引领智慧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主官事、主官上”“主官责、主官为”,及时高效解决好群众切实利益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责任编辑:双艳珍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面前,河东区如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贏?
范少军:河东区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新发展格局的明确定位,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明确“六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思路,打造“六场硬仗”升级版,加快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宜居宜业承载区、直沽文化繁荣区。
一是坚持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四战”要求,下好“一盘棋”、构建“一键通”、织密“一张网”、确保“一条心”,层层压实防控责任,不断巩固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动摇,更加精细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把“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防疫网络体系建得更牢,持续紧盯“入城口、落脚处、流动中、隔离点、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严格入境人员无缝管道式管控,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疫情防控,筑牢阻断疫情传播的铜墙铁壁,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重点抓好各类学校返校复学和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学校与医疗、疾控机构的“绿色通道”建设,精心周密做好中考、高考有关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营造安全、安心、安稳的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攻坚克难,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打通堵点,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业各项工作,加大“接链”“促需”“惠企”工作力度,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持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升,利用政府手段、政府场景全力协助市场主体共渡难关。目前,全区已复工复产各类市场主体及建设项目2.2万家,复工率达96.2%。排除难点,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狠抓“21条”“27条”等惠企政策落地,认真落实“132”工作机制,组织千名干部开展“向企业报到”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截至5月15日,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508笔、34.05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纾减困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市场主体成本,1—5月累计减税降费1.2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推动减免租金政策落实,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截至6月,为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六个科技园区共计减免房租1.5亿元。解决痛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抓好“一制三化”改革2.0版,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兜牢民生底线,全力做好优先稳就业、促民生工作,2020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5184人。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重点做好海河东岸、金贸产业园、红星路、工业大学地块等片区规划,深度挖掘老旧产房、闲置楼宇等载体潜能。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运用网上洽谈、“云签约”等方式,促进更多大项目大企业落户河东,1—5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易众包信息技术、腾隆产业服务等6家北京投资企业落地。深化战略合作,聚焦城市保障、城市更新、金融投资、新兴产业四大板块,与华勘集团、津联集团、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等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资本与资产”深度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大力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楼宇招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利用租税联动的方式发挥楼宇主办方招商引资作用。加强智慧建设,探索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信息化效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新引擎。
四是坚持精细精准,全面实施老旧城区改造。加强土地整理,加快红星路地块公建企业、汪庄子冶金医院等土地收购工作,推进已整理地块尽快达到出让标准,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把土地规划与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加快东宿舍、东孙台等地块推介出让,推进中海、金茂府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城市更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完善城区承载功能,解决好淹泡点积水和雨污混接点难题,全力推动大直沽泵站建设和南大桥泵站投入使用,力争2020年底前区域内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更新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推进龙峰路等工程建设,全力打通林枫路、博山道等“断头路”,加大区管道路养护维修,完善天津站交通枢纽指挥平台建设。用好专项债券,利用债券加快推进体育场改扩建、幼儿园学位建设、金贸产业园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城区改造,推进大直沽文宫里、和进里、文华里等试点项目建设。开展“飞地”整治工作,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与东丽区健全完善区区联动、街街联动机制,共同解决难题。
记者: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决策,是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河东区如何打好消除绝对贫困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范少军:河东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对标对表时间节点,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升级加力,确保圆满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产业帮扶再升级。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立足受援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当地产业优势和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帮扶。着力推动“万企帮万村”活动全覆盖,落实好“津企陇上行”活动,组织企业考察对接。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的关键时刻,及时对接已落户受援县企业,积极帮助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帮扶项目开工复工。截至6月,完成全年财政资金拨付任务,并利用专项资金建设帮扶项目7个,带动2家企业落地注册,带动98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二是消费扶贫再加力。坚持大小结合、线上线下结合、重大活动与平时消费结合,推动消费产品和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洽谈,通过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等方式,重点推介对口帮扶地区消费扶贫产品,助推受援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向京津冀“首都经济圈”拓展。通过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签约额达3140万元,促成驻区企业与挂牌督战重点帮扶迭部县次哇村签订10万元消费扶贫购销协议。截至6月,消费扶贫任务完成5400万元。
三是人才支持再提升。加大人才支援力度,提高受援地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帮扶能力和水平,帮助受援地区群众掌握生活所需的技术技能。组织专家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和业务指导,提高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骨干专业技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年内将再选派56名专业技术人才实地帮助受援地区。
四是就业帮扶再精准。加大招聘力度,发挥“万企帮万村”和消费扶贫点位作用,实现点对点帮扶,吸引更多企业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来津就业。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有效对接,推行“不见面”就业服务,落实好对返岗劳动力补贴的政策措施。邀请农科院专家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对接1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323个,为受援县提供“点对点”来津务工服务,截至6月,累计安置来津就业65人,就地就近就业560人,转移就业1596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河东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哪些部署?
范少军:河东区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一老一小”等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一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城市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推进健康河东建设。加速补齐基层卫生服务短板,加强社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河东区中医医院,推广特色中医诊疗服务,打造河东特色中医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妇产科医院改制,完成妇儿保健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提升改造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加强学前幼儿教育供给。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年底前完成金茂府幼儿园、原造纸五厂配套幼儿园接收改造工作,力争完成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正式启用,确保全年新增5000个学位。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做到普惠优质并重,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关爱社区困难群体。密切关注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特殊群体,强化基层组织空白点和重点扶助人员“双摸排双到位”工作,落实社区网格员每月入户走访制度。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巩固拓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经验,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优化为老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建设16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四是扮靓市容环境面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全面推广社区绿化养护管理下沉街道新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口袋公园”,对“一团四线”、桥园公园等区域进行绿化提升改造。组织全员开展创文创卫创城工作,有效治理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小区楼道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把拆除违章建筑作为市容整治重中之重,减少存量、遏制增量,有力维护环境秩序。开展“停车难”问题专项治理,以六纬路地段为试点对桥下空间停车场进行整合及技术升级,探索建立全区智能一体化停车管理系统,精准提升民生获得感。
记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党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各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担当作为。河东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哪些举措?
范少军:特殊时期需要拿出特殊的精神状态、特殊的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保持拼劲韧劲,越是艰难越向前。河东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是坚持“从严抓”。从严抓党的政治建设,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决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从严抓理论武装,以党校为阵地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抓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组织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学,领导干部带头学,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从严抓政治生态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坚决铲除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滋生土壤,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二是坚持“抓书记”。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每季度听取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汇报,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警示诫勉,紧盯“关键少数”,聚焦“两个责任”,抓实主责主业,层层传导压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事择人,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功能结构,注重在基层一线、维稳一线、发展一线、抗疫一线识别考察干部。2020年以来,共交流提拔干部39人,晋升职级42人,其中在疫情期间火线晋升有突出表现的干部5人。持之以恒抓好正风反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用好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三是坚持“抓支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向群众汇报”长效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开展挂牌上岗、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互联网企业、律师事务所、商圈市场等行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抓好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党性坚强、素质过硬、群众拥护的优秀党组织书记。
四是坚持“抓引领”。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1号”工程,落实街道属地责任、部门属事责任和领导责任,做实“吹哨”机制,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健全网格员服务管理“九全”工作机制。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守牢底线,推行智慧党建引领智慧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主官事、主官上”“主官责、主官为”,及时高效解决好群众切实利益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