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热缺血因素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pri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合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情况,探讨供肾热缺血因素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施行的肾移植术供、受者临床资料。移植术后1年根据受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和<60 mL·min-1·(1.73 m2)-1将受者分为高肾功能组与低肾功能组,最终纳入340例受者,其中高肾功能组259例,低肾功能组81例。根据DCD供者手术记录表,整理分析两组供者不同收缩压(SBP)及血氧饱和度(SpO2)热缺血时间段。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高、低肾功能组供、受者一般资料、供者不同SBP和SpO2热缺血时间段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供肾获取时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评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供、受者性别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截至2016年6月,所有受者随访(28.4±2.8)个月(13.1~62.5个月)。术后1年内高、低肾功能组DGF发生率分别为14.7%(38/259)、22.2%(1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7,P>0.05)。高肾功能组平均年龄和BMI均低于低肾功能组,男性比例和捐献时eGFR高于低肾功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63、-2.049、4.190, χ2=4.863,P均<0.05);高肾功能组供肾获取时肾小球病理评分低于低肾功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6,P<0.05)。高肾功能组受者年龄小于低肾功能组,而男性比例高于低肾功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0, χ2=9.658,P均<0.05)。高、低肾功能组初始SpO2降低40%、撤除生命支持至SpO2测不出以及90%、80%、70%、60%初始SpO2至SpO2测不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9±4.3)和(4.8±3.3)、(8.0±5.2)和(6.1±4.4)、(4.5±3.6)和(3.5±2.8)、(4.0±3.7)和(2.9±2.4)、(4.0±3.6)和(2.8±2.7)、(3.6±3.5)和(2.4±2.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8、2.983、2.328、2.622、2.557、2.759,P均<0.05)。高、低肾功能组初始SpO2降低10%、40%、撤除生命支持至SpO2测不出、60%初始SpO2至SpO2测不出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2.40±1.78)和(2.90±1.70)、(8.71±6.96)和(15.01±12.97)、(19.60±17.49)和(25.80±22.85)、(22.41±15.94)和(29.93±19.3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0、-5.647、-2.577、-3.514,P均<0.05)。

结论

DCD肾移植预后受供、受者年龄、BMI等一般因素影响。供者高、低SpO2时间段长短及变化速率与移植肾功能相关,DCD供肾移植过程中可通过优化手术流程等方法缩短低SpO2时期时间,以减少供肾热缺血损伤,改善受者预后。

其他文献
阐述了一种离散元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编制了可应用于细观模拟的二维程序,对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均匀材料和非均匀材料的响应特征进行了计算,并对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计算
通过高速录像对3种量级(5、20、50 kg)FAE装置的静爆实验进行了现场记录,通过对燃料爆炸抛撒形成云雾的成长过程的实时记录结果,把燃料的爆炸抛撒过程分为3个阶段:喷出阶段、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纳税人隐瞒收入存在"最优隐瞒收入比例",尽管税务机关按"最优概率"进行检查,但还是有一定比例的纳税人向往冒险,从而得出诚信纳税存
目的总结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的27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免疫诱导方案均为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术后免疫抑制维持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术后定期随访,每次随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记录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定期监测是否发生肿瘤。结果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