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无个性成因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可是,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经常丢掉“个性”去适应老师。笔者认为,造成学生作文“大众化”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以应试本身为指归,把充满人文精神和个性化的写作行为异化为机器生产所特有的模式化、批量化,认为通过模拟和训练就能复制出批量性的合格产品。现在,各种“应试作文”的指导书卖得红红火火。它的功利性再明确不过,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悦改卷老师,获得较高的分数。笔者曾经听过某语文老师的高考作文指导课,他的结束语是:“高考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最后一道大题,请注意,它只是一道试题,而不是让你写文章。写文章可以自由地发挥,而做题就必须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如果不按要求写就是跑题。只要你根据老师指导的步骤去训练,在短时间内,你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少,然而你的作文分数却可以提高很多。”当时,笔者听了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以设想,如果学生从小就开始这样的作文训练,要想多产生几位巴金、老舍、钱钟书、余秋雨那样的作家是多么艰难。
  其次,部分教师用过于成人化的、沉重的思想去诱导学生往自己想好的路子上套。一次,笔者在游览漓江时看到某老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日记,内容就是今天的见闻,请大家仔细观察江水,你们说,江水像什么呀?”在学生观察之后,老师又诱导说:“江水是不是绿得像无瑕的翡翠?是不是自得像一块没有斑点的玉石?”笔者听了哑然失笑:江水又绿又白?这些孩子中有几个见过翡翠和玉石?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他们的话有几句是真话,他们的作文又怎能有个性?
  再次,知识化倾向,把作文变成语文知识累积的仓库。这完全偏离了作文课的性质和目的。造成了知识记忆对能力培养的排挤,忽视了对生活的洞察,对情感的宣泄。笔者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作文辅导课,发现所有学校的作文指导课中不约而同都有这样的内容:印发作文素材给学生读背,再印发一些好的开头、好的结尾、优美的句子给学生诵读。某老师上“不打无准备之仗——材料积累”的作文指导课,居然重点教学生怎么背材料,怎么套材料,相同的材料用在不同的题材中怎么改头换面。如杨立伟的例子,可以用在“为科学献身”、“英勇无畏的探索”、“勇于尝试”等不同的话题中,甚至还可以用在完全不相关的话题中,他说:“杨立伟的例子跟学习语文的关系,在别人眼里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聪明的人总能找到关联点。你想,杨立伟一走出‘神五’将面对世界各国记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好能行吗?这不就跟语文联系上了吗?”像该老师这样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作文的误导很大。
  
  责编 雷 靖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国人以为,孔子的思想,无外乎一些道德说教,教人从善,修身正己,讲孝导道,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关乎人生观、价值观的说词,而不是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当下国学有一种
目的:探讨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病人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头痛或多肌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丰富的实践意蕴和现实意义,它凸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逻辑之间的内在统一,其行动力和感召力生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国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自我革命精神,提出的新时代党建的总体方略。走进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观点形成的"原初语境",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心理压力,对此,可开展团体咨询活动,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心态,成功就业。  关键词 高职生 就业 心理压力 团体咨询    当前。由于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困难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主要以中小企业、民办企业为就业方向的高职生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更是首当其冲,其就业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团体咨询活动对缓解高职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