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应确立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与理念,然后由培养人才的定位与理念来确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再根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以此来保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
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与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产学研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里所说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高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着重需要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
这些本来已不需赘述,但其实不然。据业内专家统计,在全国独立设置的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至少50%以上的院校、70%以上的专业没有真正确立这样的定位与理念。根据全国人大教育专业委员会2005年的调查结果,目前全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技术工人严重紧缺,有些地方已出现技工荒,严重缺乏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不但缺乏培养这样高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而且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按其课程设计也培养不出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了,最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高中毕业的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好一些的考进了本科院校,成绩差一些的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成绩再差一些的直接进了工厂去当学徒工。3年以后,这些学徒工出徒了,由于他们有高中的文化基础,很快就成为生产骨干。在最近举办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大赛上,就有很多桂冠被他们摘取。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也毕业了,但他们走进工厂、企业却不能上岗顶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感到汗颜的同时,常常这样安慰自己:高职学生有后劲,因为他们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实际上,理论知识恰恰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弱项。
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地反思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理念和定位了。
二、关于课程开发与创新
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它不能沿用学科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核心是课程创新。因此,学科型教育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的“三层楼”式实践教学模式,有的要大力改造,有的要全部推翻,重建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在人才培养中,实行了两种课程创新模式。
1.借鉴北美CBE(以能力为本位)职教模式,改造现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采用倒推法: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由现场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定该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技能——岗位能力;二是开发专业课,保证学生技能的获得;三是开发专业基础课,保证专业课的开设;四是开发基础课,保证专业基础课的开设。
我院的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这样的课程模式,虽有“老三段”的痕迹,但内容已大不相同。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工厂的机电师,因此,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定工厂机电师应具备的岗位技能为:数控机床的维修、机械与电气设备的维修、厂区临时变电所的设计和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围绕以上4项岗位技能,首先以专业教师和现场专业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所要开设的专业课,如“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厂区变电所设计”等;其次为保证专业课的开设,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和“电工学”等;最后根据专业基础课选开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多余的不开。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与大纲要求选教材,授课时恪守教学计划与大纲,但不墨守教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针对性强,与现场保持零距离对接,具有很好的职业性。
2.借鉴英国BTEC证书教育的理念,实行模块化教学
我院按岗位能力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授课与实训实操,彻底打破了学科型教育“老三段”的授课模式和“三层楼”的实习实训模式,授课地点改普通教室为专业教室,考查以完成课业代替试卷形式的考试。实践证明,采用模块化教学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强、取证率高、就业率高。
我院在模块划分中,按现场的岗位设定课程模块,同时把职业标准也融入了课程标准中,如生物技术专业设定4个模块进行教学,分别是生物制药、生物分离、细胞培养、分析检验。学生在专业教室上课时分别完成4个模块的学习,授课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对于所用的基础知识用到哪儿,讲到哪儿,只讲应用,不讲推导过程,以培养动手能力、完成技能培训为主。这些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拿到药剂员、生物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也有一些优秀学生可拿到高级工或技师的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在完成了模块教学后,可以取得双证书、多证书。我院这个专业的学生连续3年就业率100%,2007年的毕业生已被用人单位全部预订。
三、保证定位、发挥特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保证毕业生与现场零距离对接和毕业生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在这方面我院东校区、西校区走过了两条不同的路子。
我院西校区1999年由原北京一轻工业学校和北京市轻工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后,把原有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室改建为实训室,具体做法是:增加设备的类型与套数,使学生人人动手参加实训。但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哪个专业如果不融入数字化,这个专业就会成为不成熟的专业。因此,我院决定:实训基地融入数字化,扩大其功能。我们与亚龙教学仪器公司合作,把数字化融入到实训室,使其成为专业教室。这样的专业教室要实现4个功能,即演练、编程、模拟和虚拟功能,要求学生:一要熟练掌握专业教室内的设备;二要会用这些设备组成工艺流水线,会编程;三要在计算机上模拟现场演练;四要虚拟未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我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学生入学从专业教室的这个门进来,完成了4项训练,毕业时从另一个门出去,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了。这样的专业教室在我院西校区共有32个,基本涵盖了工科类的所有专业。
我院东校区的实训体系建设则走过了一条与西校区完全不同的路子。东校区是原邮电工业学校,2003年合并后,我们没有按实验室——实训室——专业教室的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而是摒弃原不成规模的实验室,直接组建由数个相关专业教室组成的实训基地。我们与亚龙教学仪器公司合作,新建了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这3个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东校区10个IT类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例如,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将电工、电子、电子元件、电路、数字电路、机床电路等6个专业教室合为一体,同时也涵盖了一些边缘专业,如电力拖动等。它的优点在于资源整合度高,如检测类的仪表、工具等可以减少配备,相同类型的设备可以统一调度使用。实训基地虽然初期投资大,但总投资可以比单独建专业教室节省1/3 ~ 1/4。
这样的实训基地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我院东校区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水平得到跨越性提升。我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实训基地。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敏]
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与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产学研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里所说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高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着重需要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
这些本来已不需赘述,但其实不然。据业内专家统计,在全国独立设置的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至少50%以上的院校、70%以上的专业没有真正确立这样的定位与理念。根据全国人大教育专业委员会2005年的调查结果,目前全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技术工人严重紧缺,有些地方已出现技工荒,严重缺乏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不但缺乏培养这样高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而且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按其课程设计也培养不出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了,最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高中毕业的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好一些的考进了本科院校,成绩差一些的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成绩再差一些的直接进了工厂去当学徒工。3年以后,这些学徒工出徒了,由于他们有高中的文化基础,很快就成为生产骨干。在最近举办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大赛上,就有很多桂冠被他们摘取。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也毕业了,但他们走进工厂、企业却不能上岗顶用。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感到汗颜的同时,常常这样安慰自己:高职学生有后劲,因为他们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实际上,理论知识恰恰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弱项。
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地反思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理念和定位了。
二、关于课程开发与创新
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它不能沿用学科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核心是课程创新。因此,学科型教育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的“三层楼”式实践教学模式,有的要大力改造,有的要全部推翻,重建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在人才培养中,实行了两种课程创新模式。
1.借鉴北美CBE(以能力为本位)职教模式,改造现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采用倒推法: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由现场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定该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技能——岗位能力;二是开发专业课,保证学生技能的获得;三是开发专业基础课,保证专业课的开设;四是开发基础课,保证专业基础课的开设。
我院的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这样的课程模式,虽有“老三段”的痕迹,但内容已大不相同。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工厂的机电师,因此,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定工厂机电师应具备的岗位技能为:数控机床的维修、机械与电气设备的维修、厂区临时变电所的设计和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围绕以上4项岗位技能,首先以专业教师和现场专业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所要开设的专业课,如“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厂区变电所设计”等;其次为保证专业课的开设,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和“电工学”等;最后根据专业基础课选开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多余的不开。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与大纲要求选教材,授课时恪守教学计划与大纲,但不墨守教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针对性强,与现场保持零距离对接,具有很好的职业性。
2.借鉴英国BTEC证书教育的理念,实行模块化教学
我院按岗位能力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授课与实训实操,彻底打破了学科型教育“老三段”的授课模式和“三层楼”的实习实训模式,授课地点改普通教室为专业教室,考查以完成课业代替试卷形式的考试。实践证明,采用模块化教学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强、取证率高、就业率高。
我院在模块划分中,按现场的岗位设定课程模块,同时把职业标准也融入了课程标准中,如生物技术专业设定4个模块进行教学,分别是生物制药、生物分离、细胞培养、分析检验。学生在专业教室上课时分别完成4个模块的学习,授课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对于所用的基础知识用到哪儿,讲到哪儿,只讲应用,不讲推导过程,以培养动手能力、完成技能培训为主。这些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拿到药剂员、生物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也有一些优秀学生可拿到高级工或技师的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在完成了模块教学后,可以取得双证书、多证书。我院这个专业的学生连续3年就业率100%,2007年的毕业生已被用人单位全部预订。
三、保证定位、发挥特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保证毕业生与现场零距离对接和毕业生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在这方面我院东校区、西校区走过了两条不同的路子。
我院西校区1999年由原北京一轻工业学校和北京市轻工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后,把原有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室改建为实训室,具体做法是:增加设备的类型与套数,使学生人人动手参加实训。但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哪个专业如果不融入数字化,这个专业就会成为不成熟的专业。因此,我院决定:实训基地融入数字化,扩大其功能。我们与亚龙教学仪器公司合作,把数字化融入到实训室,使其成为专业教室。这样的专业教室要实现4个功能,即演练、编程、模拟和虚拟功能,要求学生:一要熟练掌握专业教室内的设备;二要会用这些设备组成工艺流水线,会编程;三要在计算机上模拟现场演练;四要虚拟未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我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学生入学从专业教室的这个门进来,完成了4项训练,毕业时从另一个门出去,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了。这样的专业教室在我院西校区共有32个,基本涵盖了工科类的所有专业。
我院东校区的实训体系建设则走过了一条与西校区完全不同的路子。东校区是原邮电工业学校,2003年合并后,我们没有按实验室——实训室——专业教室的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而是摒弃原不成规模的实验室,直接组建由数个相关专业教室组成的实训基地。我们与亚龙教学仪器公司合作,新建了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这3个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东校区10个IT类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例如,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将电工、电子、电子元件、电路、数字电路、机床电路等6个专业教室合为一体,同时也涵盖了一些边缘专业,如电力拖动等。它的优点在于资源整合度高,如检测类的仪表、工具等可以减少配备,相同类型的设备可以统一调度使用。实训基地虽然初期投资大,但总投资可以比单独建专业教室节省1/3 ~ 1/4。
这样的实训基地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我院东校区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水平得到跨越性提升。我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实训基地。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