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自由是福尔斯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他认为:意志的自由是人类最高的善[1],自由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并将这种思想赋予生命。《乌木塔》通过比较亨利和戴维两位艺术家的异同,阐释了自由对艺术创作以及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乌木塔》 自由
引言
《乌木塔》是福尔斯中短篇小说集《乌木塔》的首篇,也是该小说集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抽象派年轻艺术家、评论家、教师戴维,欲为侨居法国的英裔老艺术家亨利写书评的前言,从英国出发,来到科德庄园,对亨利进行专访。原本有妻儿一起陪同的戴维,因女儿生病,最终独自驱车前往拜会亨利。这篇故事主要以科德庄园为背景,详细描述了戴维在科德所待三天里的所见所闻:他的艺术观点遭到亨利的无情批判,他与戴安娜的恋情也最终搁浅。该故事以戴安娜关闭了那扇为戴维打开的门、以及戴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选择离开庄园,回到妻子身旁而结束。细读该作,不难发现,福尔斯仍继续讨论了以下主题。
一、自由主题
亨利崇尚自由,虽然隐居在与世隔绝的、没落庄园,却没有将自己与外在世界隔绝,他通过艺术家的“自我流放”摆脱了自我封闭的“乌木塔”。在艺术创作方面,他将“他感受到的画下来”[2],他的创作理念与自我、现实息息相关。对前人的艺术传统,他采取扬弃的态度,“让真实的自我在再现艺术中自由奔放,让再现艺术重塑一个内在的自我”[3]。正是亨利的“野性”让他真实的自我自由奔腾,让年近八旬的他永葆艺术青春。
这老人的怪异表情反倒使他的真实自我自由奔放。他不是生活在庄园中,而是生活在野外的森林中。他的一生一定充满着对隐居之地的渴望;一定带有深刻的羞涩与胆怯;并且迫使自己按照完全相反的方式生活。起初,这种生活方式将他从英格兰赶出来;可是,一旦来到法国,他就会用他的“英国性”来保护自己免受法国文化的侵入。[4]
亨利虽然流放自己却不封闭自我,虽然选择隐居庄园但不抛弃本性,自我在森林与艺术中自由驰骋。
戴维死守抽象派艺术理念,将艺术与现实、生活隔离,遁入“乌木塔”之中,不可自拔。他虽然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与生活,但是,他将自我禁锢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深陷泥沼。他死死守住抽象主义,放弃对表现主义的追求,最终必将走向自我幽闭。在爱情方面,他对真实的爱情望而止步,选择平淡且干瘪的婚姻,最终放弃了对戴安娜的追求,而回归毫无生机的现实生活之中。正是因为在艺术创作中、生活中,放弃对自由的追寻,戴维失去了享受艺术自由、生活自由的权利。
二、两性关系
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乌木塔》的又一关注点。在《智者》中,他如此评价创世纪神话:“亚当是静态的,保守的;夏娃是动态的,进步的。她严厉地批判了‘男性的自私暴政’”[1]。福尔斯认为:女性控制着男性。男性是艺术,而女性是现实。一方是冷静的理想,另一方是热情的现实[5]。“男性看到的是事物,而女性关注的是其间的联系”[6],男性向女性这方发展,而不是相反。
《乌木塔》中女性引导了男性,但以失败告终。戴安娜是理想女人的代表,她是亨利眼里的缪斯,是戴维的引路人,她帮助戴维重塑他分裂了的自我。戴安娜引导戴维追求艺术自由、在与口齿不清的亨利的交流过程中,她是戴维的翻译。她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抽象艺术否定了人类的生活事实,因而具有内在的危险性。她崇尚爱情自由,以裸体吸引戴维,并同他一起裸泳,在她不断的激情刺激下,戴维想背叛、逃离婚姻,追求爱情,走向戴安娜,但因犹豫不决,最终被戴安娜拒绝而失败:“此刻他才知道:他已经拒绝了一次重新生活的机会……”[4]他俩如同两条弧线,非常切近,但永不相交。
三、少者与多者的关系
《智者》中,福尔斯认为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将人类分为两种:拥有道德和智慧的精英,无思想而盲从的大众[1]。前者为“少者”,后者为“多者”,双方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少者与多者之间的分界线会穿过所有人的内心,而不是在个体之间穿行,即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不完美的[1]。也就是说,个体内部就包含有少者和多者的特点,少者的特点在个体内部多一些就成为智者,而多者的特点多一些就可能成为大众。个体将自己内在的方面连接并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多者既不知道如何去听从,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述,而少者则比前者强一万倍。少者虽是社会精英,但这并不意味着少者能成为社会的领导力量。多者可能拒绝听从少者,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听从。
《乌木塔》旨在分析少者与多者之间的冲突。亨利属于少者,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观点犀利、深刻。他认为抽象艺术“人工合成的立体垃圾”[4]是“背叛”,是“血腥的太监的胜利”[4],是对艺术美的阉割。他对戴维的艺术作品与抽象艺术观进行猛烈抨击,对抽象艺术的隐喻是“乌木塔”,认为“在离开现实经过没有感情的生活和没有情感的艺术之后,乌木塔时代对生活构成威胁,……它既害怕创造生活,又害怕实践生活”[7]。
戴维属于多者,他缺少成为真正艺术家的激情、内驱力和动力,他惧怕挑战,这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在艺术创作中他扼杀掉所有冒险,拒绝一切挑战,他刻意隐藏自己,他的作品除了可以装饰墙壁之外,什么也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戴维支持传统,在科特的三天,他很少有没有想起妻子、女儿和家庭的时候:“他因自己独享感到愧疚,预料之外,没有珀斯的陪伴……”[4]“要是戴安娜就是珀斯……”[4]正是这种犹豫,将他牢牢地绑在无情的现实婚姻之中,苦苦挣扎,不能享受生活自由。他“在麻木中感到某种东西开始无可挽回地溜走了。一张脸的影子,褶皱的头发,真正合拢的大门”[4]。
亨利试图通过自己对戴维的猛烈抨击与说教,将戴维引上少者之路,他试图教会戴维“没有恨,就不能爱;不能爱,就不能画”[3],但戴维作为多者却没有善于纳良言的耳朵,对之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另外,亨利鼓励戴维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鼓励他追求戴安娜,抛弃干瘪的婚姻,并制造语言障碍使得戴安娜成为引导戴维的信使。戴安娜是即将走向少者的多者,她对戴维的引导是性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但因戴维的迟疑,她最终关闭了她的敞开的大门。 结语
科特庄园是没落的领地,是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此处的森林与野性孕育了亨利这样优秀的艺术家。科特是神秘的、自由的,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戴维在此进行思考:“他的存在方式无情地坐在那里用镜子表面反思、解剖自己……他看起来多么蹩脚,多么平淡无奇,多么没有棱角”[4]。虽然戴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离开庄园,堕入现实,在科特的经历与经验或多或少对他有所触动与改变,尽管他并未摆脱“乌木塔”。科特告诉我们:艺术若不能反映现实,不能与传统融合,不能实现自由与自我,必将走向穷途末路。 语
参考文献
[1]Fowles,John.TheAristos:ASelf-PortraitinIdeas.Boston:LittleBrown,1965(25):89、157.
[2]LynneS.Veith,“TheRe-HumanizationofArt:PictorialAestheticsinJohnFowles’sTheEbonyTowerandDanielMartin,”ModernFictionStudies37(No.21992):223.
[3]张合龙.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49.
[4]Fowles,John.TheEbonyTower.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5:75.
[5]Fowels,John.Notesonanunfinishednovel.In:MalcolmBradbury,ed.TheNovelToday:ContemporaryWritersonModernFiction.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77:146.
[6]约翰·福尔斯著.陈安全译.巫术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24.
[7]Huffaker,Robert.JohnFowles.Boston:TwaynePublisher.1980:121.
【201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阅读策略训练在医学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32400410397;本论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英国成长小说发展史(2012-ZD-065)和青年项目:福尔斯小说艺术研究(2012-QN-4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乌木塔》 自由
引言
《乌木塔》是福尔斯中短篇小说集《乌木塔》的首篇,也是该小说集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抽象派年轻艺术家、评论家、教师戴维,欲为侨居法国的英裔老艺术家亨利写书评的前言,从英国出发,来到科德庄园,对亨利进行专访。原本有妻儿一起陪同的戴维,因女儿生病,最终独自驱车前往拜会亨利。这篇故事主要以科德庄园为背景,详细描述了戴维在科德所待三天里的所见所闻:他的艺术观点遭到亨利的无情批判,他与戴安娜的恋情也最终搁浅。该故事以戴安娜关闭了那扇为戴维打开的门、以及戴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选择离开庄园,回到妻子身旁而结束。细读该作,不难发现,福尔斯仍继续讨论了以下主题。
一、自由主题
亨利崇尚自由,虽然隐居在与世隔绝的、没落庄园,却没有将自己与外在世界隔绝,他通过艺术家的“自我流放”摆脱了自我封闭的“乌木塔”。在艺术创作方面,他将“他感受到的画下来”[2],他的创作理念与自我、现实息息相关。对前人的艺术传统,他采取扬弃的态度,“让真实的自我在再现艺术中自由奔放,让再现艺术重塑一个内在的自我”[3]。正是亨利的“野性”让他真实的自我自由奔腾,让年近八旬的他永葆艺术青春。
这老人的怪异表情反倒使他的真实自我自由奔放。他不是生活在庄园中,而是生活在野外的森林中。他的一生一定充满着对隐居之地的渴望;一定带有深刻的羞涩与胆怯;并且迫使自己按照完全相反的方式生活。起初,这种生活方式将他从英格兰赶出来;可是,一旦来到法国,他就会用他的“英国性”来保护自己免受法国文化的侵入。[4]
亨利虽然流放自己却不封闭自我,虽然选择隐居庄园但不抛弃本性,自我在森林与艺术中自由驰骋。
戴维死守抽象派艺术理念,将艺术与现实、生活隔离,遁入“乌木塔”之中,不可自拔。他虽然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与生活,但是,他将自我禁锢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深陷泥沼。他死死守住抽象主义,放弃对表现主义的追求,最终必将走向自我幽闭。在爱情方面,他对真实的爱情望而止步,选择平淡且干瘪的婚姻,最终放弃了对戴安娜的追求,而回归毫无生机的现实生活之中。正是因为在艺术创作中、生活中,放弃对自由的追寻,戴维失去了享受艺术自由、生活自由的权利。
二、两性关系
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乌木塔》的又一关注点。在《智者》中,他如此评价创世纪神话:“亚当是静态的,保守的;夏娃是动态的,进步的。她严厉地批判了‘男性的自私暴政’”[1]。福尔斯认为:女性控制着男性。男性是艺术,而女性是现实。一方是冷静的理想,另一方是热情的现实[5]。“男性看到的是事物,而女性关注的是其间的联系”[6],男性向女性这方发展,而不是相反。
《乌木塔》中女性引导了男性,但以失败告终。戴安娜是理想女人的代表,她是亨利眼里的缪斯,是戴维的引路人,她帮助戴维重塑他分裂了的自我。戴安娜引导戴维追求艺术自由、在与口齿不清的亨利的交流过程中,她是戴维的翻译。她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抽象艺术否定了人类的生活事实,因而具有内在的危险性。她崇尚爱情自由,以裸体吸引戴维,并同他一起裸泳,在她不断的激情刺激下,戴维想背叛、逃离婚姻,追求爱情,走向戴安娜,但因犹豫不决,最终被戴安娜拒绝而失败:“此刻他才知道:他已经拒绝了一次重新生活的机会……”[4]他俩如同两条弧线,非常切近,但永不相交。
三、少者与多者的关系
《智者》中,福尔斯认为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将人类分为两种:拥有道德和智慧的精英,无思想而盲从的大众[1]。前者为“少者”,后者为“多者”,双方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少者与多者之间的分界线会穿过所有人的内心,而不是在个体之间穿行,即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不完美的[1]。也就是说,个体内部就包含有少者和多者的特点,少者的特点在个体内部多一些就成为智者,而多者的特点多一些就可能成为大众。个体将自己内在的方面连接并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多者既不知道如何去听从,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述,而少者则比前者强一万倍。少者虽是社会精英,但这并不意味着少者能成为社会的领导力量。多者可能拒绝听从少者,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听从。
《乌木塔》旨在分析少者与多者之间的冲突。亨利属于少者,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观点犀利、深刻。他认为抽象艺术“人工合成的立体垃圾”[4]是“背叛”,是“血腥的太监的胜利”[4],是对艺术美的阉割。他对戴维的艺术作品与抽象艺术观进行猛烈抨击,对抽象艺术的隐喻是“乌木塔”,认为“在离开现实经过没有感情的生活和没有情感的艺术之后,乌木塔时代对生活构成威胁,……它既害怕创造生活,又害怕实践生活”[7]。
戴维属于多者,他缺少成为真正艺术家的激情、内驱力和动力,他惧怕挑战,这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在艺术创作中他扼杀掉所有冒险,拒绝一切挑战,他刻意隐藏自己,他的作品除了可以装饰墙壁之外,什么也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戴维支持传统,在科特的三天,他很少有没有想起妻子、女儿和家庭的时候:“他因自己独享感到愧疚,预料之外,没有珀斯的陪伴……”[4]“要是戴安娜就是珀斯……”[4]正是这种犹豫,将他牢牢地绑在无情的现实婚姻之中,苦苦挣扎,不能享受生活自由。他“在麻木中感到某种东西开始无可挽回地溜走了。一张脸的影子,褶皱的头发,真正合拢的大门”[4]。
亨利试图通过自己对戴维的猛烈抨击与说教,将戴维引上少者之路,他试图教会戴维“没有恨,就不能爱;不能爱,就不能画”[3],但戴维作为多者却没有善于纳良言的耳朵,对之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另外,亨利鼓励戴维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鼓励他追求戴安娜,抛弃干瘪的婚姻,并制造语言障碍使得戴安娜成为引导戴维的信使。戴安娜是即将走向少者的多者,她对戴维的引导是性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但因戴维的迟疑,她最终关闭了她的敞开的大门。 结语
科特庄园是没落的领地,是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此处的森林与野性孕育了亨利这样优秀的艺术家。科特是神秘的、自由的,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戴维在此进行思考:“他的存在方式无情地坐在那里用镜子表面反思、解剖自己……他看起来多么蹩脚,多么平淡无奇,多么没有棱角”[4]。虽然戴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离开庄园,堕入现实,在科特的经历与经验或多或少对他有所触动与改变,尽管他并未摆脱“乌木塔”。科特告诉我们:艺术若不能反映现实,不能与传统融合,不能实现自由与自我,必将走向穷途末路。 语
参考文献
[1]Fowles,John.TheAristos:ASelf-PortraitinIdeas.Boston:LittleBrown,1965(25):89、157.
[2]LynneS.Veith,“TheRe-HumanizationofArt:PictorialAestheticsinJohnFowles’sTheEbonyTowerandDanielMartin,”ModernFictionStudies37(No.21992):223.
[3]张合龙.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49.
[4]Fowles,John.TheEbonyTower.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5:75.
[5]Fowels,John.Notesonanunfinishednovel.In:MalcolmBradbury,ed.TheNovelToday:ContemporaryWritersonModernFiction.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77:146.
[6]约翰·福尔斯著.陈安全译.巫术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24.
[7]Huffaker,Robert.JohnFowles.Boston:TwaynePublisher.1980:121.
【201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阅读策略训练在医学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32400410397;本论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英国成长小说发展史(2012-ZD-065)和青年项目:福尔斯小说艺术研究(2012-QN-4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