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变传统只注重甄别和选拔的评价模式,通过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策略、实施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目的性 普遍性 激励性 朗读过程评价 阅读过程评价 作文过程评价 提高素质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重视终端的评价,完全以考试的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能力,即对学生某单元或某个知识点进行检测,而完全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检测。学生原本有着广泛的爱好,正是因为只注重最终的成绩的评价模式,弱化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长处于“题海战术”的苦难之中,其基本素质低下就成必然。
  为了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彻底贯彻新课标的精神,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进行尝试,不断摸索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策略
  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可分为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四种。
  教师评价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某个学习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让学生的学习有正确的导向,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师生共同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哪种过程是最优化的,哪种过程还存在着什么缺陷,知道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最优化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相互评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相互对学习过程进行判断,通过理性的思考,亲身的体验让学生具体说出好好在哪,不合理又在什么地方,它是在师生共同评价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自我评价,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自我评价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自我评价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尺度与他人尺度的比照,对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获得个体言行、社会形象的解释,这是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一是要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二是要教技术,三是要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四是要有评价措施。
  我觉得以下的几个方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一)评价的目的性;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即通过上面三种评价过程的交替进行,要达到什么目的,使学生学会、理解或掌握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也要让学生清楚明白,不能随意留于表面形式的评价。比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综合性活动课《探索月球奥秘》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和参与精神。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对进行评价,达到的标准是什么样的,这样使整个评价过程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盲目,这样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应该说是有目的。
  (二)评价的普遍性;就是说评价要渗透在我们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要让学生在经常性的评价中得到潜移默化教育和启迪,抓住每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提高、升华,使学生时时处处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即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刨根问底追求其所以然。
  (三)评价的激励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烁出的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作的评价首先应该是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由学生自己获得正确认识后再予以否定。
  如果此时能先用肯定、赞赏的口吻进行评价,再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来参与这样的讨论,不但是对这位同学是个鼓励,也是对全体学生是个信号,老师希望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别出心裁,学习中的创新能够得到教师的赏识,所以评价的激励变成了创新精神的一种原动力。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共同讨论中科学客观,一分为二,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这样一个讨论就不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发表看法,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育人”的真正目的同时也贯穿其中了。
  二、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方法
  为了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教师应该重视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中,要为过程性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要考虑通过怎样的评价才能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而过程性评价恰恰是达到这样目标的有效途径。下面谈一谈我在实施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几种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1.朗读的过程性评价: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及时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日后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慢慢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语感”。
  2.作文的过程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中,作文一直都是家长、老师和学生为之头疼的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作文于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每周布置学生写两篇周记,这两篇周记其中一篇我规定学生写的范围或题目,另一篇学生写自己有感而发的内容。两篇周记的重点就是要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注他人甚至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或写自己这一周身边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坚持写,并且坚持写好。好的作品积累下来打印编辑成册,成为班级作品,向兄弟班级宣传发放,这样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就极其高涨,促进了她们的写作兴趣与动力!
  以上便是我在语文过程性评价方面所做的比较浅薄的尝试,但是通过这些过程性评价,已经能够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加深,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明显优化。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全面实现教学的改革,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将对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从根本上改变对学生的评估体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重复无效、繁琐机械的练习,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既不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不利于提高审美情趣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样不但制约了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而且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缩小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而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钥匙;提倡自主阅读,注重专题性阅读,突出探究性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良方。
期刊
【摘要】探索语文学习课程的改革,着力基础,对现有教材的重组与选择,着眼发展,把握随机性的学习内容。探索语文学习中教师更多起着指导作用,在相互的学习与合作中,教师以自己的智能优势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  【关键词】探索学习  语文探索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
期刊
初中语文课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  一、学习课标,转变观念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段时间,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
期刊
因为天然砂的高成本运输以及资源短缺,机制砂的使用越来越多,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普通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钢筋混凝土.但存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学生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更为重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谈几点在阅读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
期刊
自20世纪末起,人类就已经进入“风险社会”。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环境危机,采取怎样的公关策略和公关手段是政
内蒙古检验检疫职能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进出口产品、食品、出入境人员、出入境动植物以及相关产品、进出口公司等相关对象进行管理,对以上对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严格监控以及预防。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企业大都展开了跨国贸易活动且进展迅速,因此检验检疫业务也越来越繁重,目前为止,检验检疫机构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检验检疫业务量的工作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传统的检验检疫
抓好了朗读,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的价值及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背景下,BIM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有所增加,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应用实例,阐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